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宋搞山寨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世界之论

我在大宋搞山寨 半园 4523 2024-01-26 19:41

  乾元四年四月,华国的科举考试并没有因为宋金对其大举进攻而停止,相反,府试如期举行,殿试在府试结束五日后在议政殿举行。

  最初,今年参加科举的人员有数千人,通过层层筛选,进入府试的有一千余人,府试结束后,最终参加殿试的人只有一百余人,比预期的少了将近一半。

  留下参加殿试的学子大部分是原籍华国十一州的人士,只有二十多人是新附各州府来的学子,其中又以寒门居多,那些地主家出身的子弟即便通过了府试,听闻宋金大军压境,很多人都放弃了参加殿试,回了原籍,这也在宋杰的预期中。

  今年殿试就只有一道题,何为天下大同,如何实现天下大同。

  几乎所有的考生都能答出这道题,而且都是引用的礼运大同篇之言,宋杰和华国的高层只是粗粗的扫过各考生的试卷,发现没有特别不同的解释。

  于是宋杰在殿试结束后,发了一条名为大同论的制书,并把这次所有参加了殿试的人员全部录取为进士,不区分等级。

  这条名为大同论的制书被张布在与进士录取所在榜单的贡院和王府外,以及颜神城的官衙之外,这也是宋杰作为华国国王发布的第一条没有任何行政和法律内容的制书。

  该令通篇都是在论述,关于大同世界之事。

  “鸿蒙初,天地生,四方为宇,往来为宙,万物之衍,是为易,易之道即为天演,天地之道,分而合之,合而分之,循环往复。”

  “天演有万物,而有人,人为物之灵,又以群居,故有社稷,社稷之道从天演之道。”

  “社稷之道在于公与私也,货寡而不均,为公,货多而不均,为私,货之多寡,在于开物与成务,是为生产之力,生产之力在于格物,格物有术,进而为道。”

  ……

  宋杰通过这篇大同论描述了关于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他引用了马圣人对社会发展的论断,人类社会将是从底到高的发展,这个发展将经历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再到公有制社会的发展阶段。

  这文中宋杰没有一成不变的引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复杂概念,因为处于封建社会的人们是根本无法理解没有出现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后的社会形态。

  如果在这里说这些,无异于夏虫语冰。

  宋杰只是简单的把社会形态表述为公有,私有两种概念,并提到远古之时人类群居生产力不发达,食物和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形式,这是社会产生最初的形态,后来出现了私有制,这是社会的发展,也是生产力的发展。

  再到生产力极大的发展,物产足够丰富,又变成公有的形态,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同世界。

  在文中宋杰提到,在三皇五帝时期,天下为公是因为“货”不足,这个货既指食物、商品、土地等有形生产资料,同时也指经验、语言、信仰和文化等无形的人类智慧产物。当“货”少的时候,大家只能共同分享“货”才能生存和繁衍下去,后来“货”多了,大家可以分了,便出现了私有,但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

  最初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智力、努力程度以及所处环境等条件不同,而导致分得的“货”的多少而不同,但随着时间演变,私有制的建立,“货”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没有“货”的人便只能依附有“货”的人生存,这就出现了社会阶级的分化,与之想关的社会的制度也会随之变化,社会制度就是如何分配“货”的方式。

  而国家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货”的聚集而出现的,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治国方略便是如何生产“货”和如何分配“货”,而以往对于如何治理好国家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宋杰在大同论里提出了土地国有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因为土地国有才让国家在对“货”的分配上有了主动权,而不需要看一家一姓,一族一民之意。

  因此大同论里提到,华国是华国人之华国,天下土地是天下人之土地,君主应当受天命和历史的选择,这里的天命是天演的结果。

  君主是代万民保管和分配“货”的代表,君主在分配“货”时便应当做到公平公正,同时还应让“货”越来越多,这才是君主存在的意义和奋斗的目标。

  当然这里必须要提到宋氏王室是经过了历史的检验的,其合法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不容置疑,不然宋杰搞这么一处便是多余。

  最后大同论提出华国和宋氏王室以及华国国民的使命便是要建立大同世界,这个大同世界是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有所终,鳏寡孤独病皆有所养的社会,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所有人生而平等,不分贵贱,劳而不殆,学而无惰,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安居乐业,对于大道,人们应当奉行求真务实的态度,只要接受这个大同世界的人们便可以成为华夏之民。

  而一切反对和破坏这个大同世界实现的人都是华国和华夏民族的敌人。

  大同论中宋杰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要建立华夏民族为主导的大同国度,把民族国家的概念引入了其中。

  这与其说是一篇制书,不如说是一份宣言,更是一篇开宗立教的纲领。

  最后宋杰在大同论中呼吁华国国民,要为大同社会而结社,要为大同世界的实现而战,要为实现大同而奉献。

  紧接着,刚成立没多久的王府印书馆,便出版了由翰林刘完素等人编撰的《天演论》,而大同论便是其开篇。

  接下来,宋杰发布军令,将在殿试结束后的十日后举行阅兵,阅兵之后他将以华国国王和大元帅的身份亲征登莱和宁海,誓要将宋金大军赶出华国。

  一时间,颜神城和华国境内舆论沸腾了。

  宋杰的这一些列操作直接绕过了文武百官,甚至是华国的高层,就连身为中丞的梁尚君事先也不知道,宋杰的这些举动让他们都有些懵,他们也更加看不懂宋杰这位王上的心思。

  最让百官看不懂的是,宋杰的大同论发出来没多久,以刘完素为首的翰林编撰官便成立了大同社,其结社之宗旨便是以天演论和大同论为指导,实现天下大同。

  而且刘完素更是招揽了今科的进士入社,最后还推举宋杰为大同社的魁首。

  这下文武百官和华国高层总算回过味儿来了,宋杰此举的深意,便不言而喻,王上这是在进一步集权啊!

  其实宋杰的真实想法并非如此。

  不过很快文武百官都反应过来了,纷纷找到刘完素要求加入大同社。

  这个问题成了阅兵前殿议的焦点,甚至一度超过了众人对战争的关注。

  宋杰见自己的目的差不多实现了,于是在朝会殿议中明确了大同社的合法地位,指出大同社是所有华国国民都可加入的社团,重申了其目的是实现大同社会,所有加入大同社的社员大家互相称为志同道合的同道。

  而治国,当然需要同道中人才行,同时宋杰宣布把他名下的部分资产捐献给大同社,作为社产。

  当然宋杰也让刘完素拟出大同社的各项章程和入社要求,原则上所有认同大同世界终会实现,愿为华夏之统一而奋斗的华夏之民皆可入社。

  每一名入社的社员必须要熟读天演论,并向天地起誓。

  让宋杰没有想到的是,阅兵前两天,辛弃疾派人送来一份书信,是他和他率领的宋家军的将领的入社申请,特别是辛弃疾,他在读了天演论和大同论后,对宋杰提出的大同世界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大同世界本就是社稷最为完美的模样,有志之人皆应以实现大同而奋斗。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