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当王涛赶到南山的时候,已经刮起了大风,细密的雪花不断降落,这一年的第一场雪,已然降落在这片民不聊生的大地上了。
他刚一到,便看到张角正指挥流民,在山坡上挖洞。
“你这是在干嘛?”
张角一张老脸冻的铁青,看了一眼王涛身上的棉袄,下意识的裹了一下身上的粗布短衫,吸溜了一下被冻出来的鼻涕,磕磕绊绊道:
“入冬了,总得给流民一个安身的地方,再过一个月估计就要天寒地冻,流民们好多还是衣不覆体……”
“山洞勉强只能用来避难而已,只是权宜之策。”
张角神色黯然:“这个冬天,怕是要死一些人了。”
他没敢多说,怕恶劣的形势会让王涛失去信心。
王涛如果失去信心,彻底放弃这群流民,那这群流民就真的完了。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每年都有很多流民冻死在路边,这些年来,大汉朝的人口已经因为恶劣的天气而有了显著的减少,若再这样下去……
“再这样下去,大汉朝就他娘的完蛋了。”
王涛这句话一说出口,直接让张角一惊。
这小子怎么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难不成这小子还会读心术?
“这样,张天师,我再给你1万两银子,你去镇上雇些匠人,帮助流民烧砖盖房,咱们还有一个月时间……只要盖起几间能遮风挡雨的大房子,起码能少死一些人!”
张角当即和弟子们一同带着银票,前往天池镇。
然而,他施尽了软硬手段,却也只带回来十来个匠人而已。
十来个匠人看着漫山遍野的流民,其中几个当场就被吓尿了裤子。
“这位道爷,您这是强人所难啊,这群流民啥都不会,就凭咱们这十来个人,怎么都不可能一个月内造几栋大房子出来……您这是开玩笑啊!”
王涛被他们一席话说傻了:“你们不会烧砖?”
匠人们你看我,我看你,窃窃私语一番,最后为首那艺人小声道:“啥是烧砖?”
王涛一下子傻了,历史上烧砖不是西周时期就有了的传统工艺吗?
这他娘的都到三国了,怎么民间的匠人连烧砖都不会?
其中有一匠人忽然灵光一闪道:“王秀才说的是洛阳城城墙那种青砖吧!我见过!”
王涛顿时有点小激动:“你会造?”
那人苦涩一笑:“那可是官家匠人的专属手艺,咱们这些土匠人要是敢学,是要被杀头的!”
王涛顿时明白这些人不会烧砖的原因了。
在这个时代,技术是被垄断的,传统技艺并没有掌握在民间艺人手中,而是专为皇权服务。
最早的烧砖技术是西周就有了,可平民老百姓根本用不到啊!那是皇族的专属。
“你们跟我来。”
十几个匠人屁颠屁颠的跟在王涛屁股后头,来到南山的山坳中,一条小溪旁边。
此时已是四九寒天,王涛不顾寒冷,跳下河去,抓了一把河泥,混着岸上的土,捏成四四方方的样子。
“你们拿河里的河泥,和岸上的土混在一起,放进火窑里烧,最终能烧出这么一块四四方方的东西。”
“这就是我要的砖。”
“但是我不知道河泥和普通泥土的比例是多少,你们得自己琢磨。”
张角等太平道弟子不知道王涛到底在搞什么,匠人们却一看就明白了,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大概知道王涛的意思。
“只给你们一周时间,我要看到四方砖被烧出来。”
匠人们顿时慌了:“这不可能啊!单就烧砖的时间就不知道要多少了,更何况琢磨比例的时间!”
在匠人们看来,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一旁的张角看着场面变嘈杂起来,顿时发怒,抽出一把钝刀,砍在身边石头上,发出金石碰撞的刺耳声响。
“少他娘的给老子在这说闲话!一周时间,造不出来,直接砍脑袋!”
工匠们看着张角手里的刀,脸色惨白,不敢说话。
王涛拿出几张银票:“一周之内,造出来了,拿着这些银票回家。”
他又指着张角的刀:“造不出来,就不用来找我了,去张天师那报道吧。”
一边是萝卜,一边是大棒,工匠们的劲头一下子变足起来了。
不过三天时间,竟然已烧制出了半成品的红砖。
再有两天时间,河泥和泥土的比例不断完善,烧出来的红砖也越来越好。
直到最后两日,工匠们发现,将南山顶上的某种白色石子磨碎之后,加入河泥之中,烧制出的红砖上竟然很少出现孔洞了!
造出来的砖也结实了不少。
也就是说,工匠们烧制出的红砖,终于可以正式用作盖房子了!
张角很是不明白,这是什么原理?
“就是混进了碳酸钙呗。”
王涛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白色的石子,竟然是石灰石。
“这白色石子哪里来的?”
“是咱们从南山山顶找到的。”
将石灰石磨碎了加入河泥,相当于让红砖变成了类似水泥的存在。
王涛非常惊喜,他没想到,南山这么贫瘠一鸟不拉屎的地方,山顶上竟然存在有大量石灰石!
王涛本来准备用混了水的泥土去填补砖与砖之间之间的缝隙,那样非常危险,遇到大风甚至连房子都要刮倒,完全是权宜之计。
而现在,有了石灰石,就可以制造水泥,用水泥固定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就不需要再担心房子不坚固的问题了!
张角一脸懵逼:“碳酸钙是啥?”
王涛:“说了你也不懂。”
他转而对着工匠们说道:“房子我要大一点的,一层楼两排屋子,两排屋子面对面,一排大概十五六间,懂?”
工匠们常年给人盖房建屋,一下子就听懂了王涛的意思。
他们从来没建过这么奇怪的房子,但既然王涛已经要求了,他们也只能照办。
王涛要建的房子,其实也简单。
就是筒子楼!
筒子楼能最大程度容纳流民,用在南山,是再合适不过了!
流民们当天就被发动了起来,采集河泥、石灰石,扔进火窑铸成方砖……
一转眼,大半个月就过去了。
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王涛终于见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可怕。
在3000多人不断努力的情况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竟已盖起了八栋筒子楼!
简直不可思议!
八栋丑陋的筒子楼盖了起来,一栋三层,一层120个小房间,总算是勉勉强强把这3000多人塞进去了。
说来也巧,就在房子盖成的第二天,今年的第二场大雪,终于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