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挖骨
就在诸葛临纠结万分的时候,面前的黄门太监忽然小声说道:“诸葛大人,这一次召你回去的旨意,是尚书台的冯大人向皇上求下的旨意。”
诸葛临瞳孔一缩,声音颤抖道:“冯大人……他如今可好?”
黄门太监笑道:“托诸葛大人的福,冯大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的很,前些日子还教皇上读书呐!”
诸葛临低下头,嘴角苦涩至极。
他口中的冯大人,便是如今尚书台的尚书,冯硕。
冯硕是他的恩师,也是当年提携他进入中枢之人。
他那时刚到洛阳,人生地不熟,每到夜晚,只能在自己的宅邸灯下苦读,直到冯硕后来每晚将他带出来,为他引荐朝中各位达人,他的官路才能够通畅,才能为日后进入尚书台,打下基础。
而他进入尚书台之后,却以为自己已经是治世之能臣,他以复兴强汉为己任,一时热血冲脑,硬怼了先帝一波,被震怒的先帝发配到了草原。
在心里,诸葛临知道,自己是对不起冯硕的。
在曾经的十几年里,他曾在无数个日夜梦到了自己的恩师冯硕,每每午夜梦回,便能梦到那双慈祥而精明的眼睛。
直到今天之前,他还在想,自己或许有朝一日,能回到洛阳,见到冯硕,再叩一次头,为自己的不孝请罪。
没想到,今天竟能接到回洛阳的调令!
可如果我走了,这织乌小镇上的百姓怎么办?
镇上的百姓,包括那些曾经跟随着他,在此地渡过无数艰辛岁月的人,他难道要因为一个官职,而抛弃他们吗?
更别说,如今眼看织乌小镇百废待兴,就在重建的紧要关头,一旦他离开,织乌小镇的重建工作就要陷入困境。
不是离了他就不行。
只是如果离了他,织乌小镇的建设就会变得非常慢,慢到王涛根本承受不起。
可是如果留在小镇上,难道这辈子都不见恩师一次了吗?恩师与他,如兄如父,此等恩情,没齿难忘。
诸葛临百感交集,一时之间心中五味陈杂,实在做不出决定来。
黄门太监也不急,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把诸葛临接回去,无论等待多久,只要诸葛临回心转意,跟着他走,便是万事大吉。
忽然之间,旁边响起一个声音。
“诸葛大人不必为难。”
诸葛临一扭头,便看到王涛正站在他身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大人不必担心织乌小镇上的事情,由我来处理便是。”
诸葛临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王涛。
他苦笑道:“我如今的两难境地,是两边同为一个‘义’字,哪一边也舍不得!若能以我一条贱命,换来双义两全,那便好了……”
王涛笑着看着诸葛临的眼睛:“其实诸葛大人本不是如此犹豫不决的人。”
这句平凡无奇的话,传到诸葛临的耳朵里,却像是当头棒喝!
诸葛临先是愣了一下,而后头上出现了一丝冷汗,眼神之中的难过、懊悔、不甘、委屈、怨恨……全在这一刻尽数消散!
是啊!我诸葛临顶天立地大丈夫,遇到困难解决便是!在这里怨天尤人作甚!
他的眼神瞬间恢复清明。
只用了一瞬,诸葛临便已彻底清醒过来,恢复了往日精气神十足的神态,对那黄门太监说道:
“我跟你回去。”
黄门太监大喜,几乎一礼到底,笑的嘴都裂了:“杂家提前贺喜诸葛大人了!如今回去尚书台,必定当得大用!”
而一旁的镇民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却慌张的很,他们习惯了听候诸葛大人的命令,也死心塌地的相信诸葛大人能带领他们把生活过的更好。
可如今,诸葛大人竟然要走了!
这可怎么办?
一些心理素质差的镇民,只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王涛却是笑嘻嘻的,仿佛根本不在乎诸葛临走不走,甚至抱拳对诸葛临道:“诸葛大人,此去洛阳山高路远,行程颠簸,路上无比小心。”
诸葛临神色复杂的抱拳还礼。
黄门太监冷笑着嘲讽道:“不劳王大人费心了,王大人还是多操心操心自己吧,杂家听说啊,朝廷对王大人的惩戒令,马上就要下来了!”
王涛看了他一眼,忽然抬起一脚,踹在他肚子上,直接把他踹倒在地,后脑勺砸在石子路上,顿时就破了。
“你算个什么玩意儿?有资格跟老子说话?这次是谁要阴老子?是曹嵩还是何进?不论是谁,回去告诉他们,让他们滚过来站在老子面前说话!看老子不喷他一脸唾沫星子!”
黄门太监伸出颤抖的手指,捏着兰花指,指着王涛,气的说不出话来,他是侍奉皇帝的太监,一般的官员跟他说话,都要客气几分,哪像这王涛,竟敢对他出手!
“指什么指?信不信老子把你的指头崴断了?”
面对凶神恶煞的王涛,黄门太监终于露出一丝恐惧,赶紧爬起身来逃到诸葛临身后,用怨毒的眼神看着王涛,不再说话。
诸葛临一脸抱歉的对着王涛,抱了抱拳,说道:“我不会辜负王大人的信任。”
他说完,便带着黄门太监,坐上了朝廷来的马车。
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六轮战车,想必不出半个月时间,就能到达洛阳。
王涛站在织乌小镇外,看着马车的影子,消失在地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