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满座高席,尽是布衣
在秦朝的时候,商人甚至不能穿丝绸衣物,视为贱民。
到了大汉朝,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需要商人帮忙赚钱,才给了商人阶级一些尊严——商人们被允许出入一些高级场合了,但依旧不允许穿丝绸。
别看今天春华流樱里满座高席,都是腰缠万贯的大商人,可他们却没有一个敢穿丝绸的。
满座高席,尽是布衣!
谁能想象得到,能吃得起1万8888两白银一桌酒席的富商,竟连穿戴丝绸的权利都没有!
要知道,以这个时代的购买力,即便是在物价最高的洛阳,十两银子也足够一户五口之家生活一年了。
有能力豪掷1万8888两买一桌酒席,却连丝绸衣服都不能穿,如果商人们敢在大街上穿丝绸,是要被抓进去坐牢的。
这荒诞的现实,实在是令王涛唏嘘不已。
但王涛知道,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王涛曾经想过,商人们的地位为何如此低下呢?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华夏土地上诞生的国家,全是农业国家,而商人是不进行农业生产的。
统治者“四海牧民”,只有发展农业,才能保证百姓的生存,才能保证军队的粮食,才能保证国家的税收——
而商人对此几乎毫无贡献。
商人唯一有贡献的税收,是相当不稳定的,而且极容易偷税避税——朝廷每年清算一次商人家产的政策,就是出于对此的考虑。
商人阶层太不稳定了,而且他们太聪明了,总能想到赚钱的方法,而出现“富可敌国”这种情况。
在这个时代,能“富可敌国”的,全是披着官员皮的商人。
比如曹嵩。
比如往上一代,曹嵩的老爹曹腾,也是精通商业的大官。
再比如王涛,走的其实也是“披着官员皮当商人”这个路子。
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比帝国还有钱,你想干啥?
活得太滋润,生活太平淡,想找点刺激?想造反?
你要是不想造反,赚这么多钱干啥?
因为财富太多而被朝廷找借口抄家的富商,比比皆是。
什么“私藏钦犯”,什么“家产报备不实”,什么“为商无道”,什么“比别家卖的贵了一个铜板”,各种奇葩的抄家理由,只有商人们想不到,没有朝廷做不到。
统治者的思路简单而粗暴——谁敢比我有钱,我就杀了谁!
东汉末年,之所以能出现曹嵩这种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是因为皇室大权旁落,皇帝年幼,外戚掌权,官员结党——
特殊的政治形势,成就了曹嵩的仕途,成就了曹嵩的生意,造就了曹嵩这种富可敌国的强大官员。
可即便是曹嵩,抠门至极的曹嵩,从来都是拿鼻孔看人的曹嵩,在先帝的施压之下,也不得不拿出“一亿钱”,去帮先帝修建西园。
只因为曹嵩经商。
隐藏在官员之下的商人身份,就是他天然的把柄,是重农轻商的王朝之下,他人性的原罪。
王涛也是如此,只是他现在还没做大,暂时没吸引别人的注意罢了。
商人地位低下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秦汉两朝的统治者,都以儒家治国,儒家对商人阶级是很反感的。
子曰:“商人逐利也。”
商人逐利,而儒家思想是“重义而轻利”的。
也就是说,商人的本质,就是儒家最厌恶的存在。
更别说,从汉武帝开始,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儒家思想成了大汉朝的治国之本。
到了东汉末年,经过四百多年的洗脑,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商人身为贱籍,商业是“贱业”的思想,更是被大众所认可。
这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比如嫁女,在古代,嫁女儿很看重男方的身份,一般人宁愿把女儿嫁给平民,都不愿嫁给商人。
女孩子一般是不会嫁给商人的,嫁给商人会很不光彩,如果是当官的,就更不会娶商人的女儿了,这在朝堂上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在升迁的时候,也会被当成把柄,被政敌刁难。
……
要说在儒家的天下行商的商人,到底会不会有好结果?
其实也有。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七百年前战国时代,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天下,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隐姓埋名,开始经商,得了一个“陶朱公”的美名。
范蠡可是正儿八经的从龙之臣,放眼当时的天下,比他聪明的着实没几个了,可即便以他当时的地位和人望,也因为后来经商的原因,被越王勾践所不喜。
范蠡不但没有受到与其功绩平等的历史评价,就连他平生的功绩,也几乎被史官从历史上磨平。
什么仇什么怨?
但范蠡好歹是“善终”。
商人最好的结果,就是善终。
更狠毒的是,朝廷律法有明确规定,商人的孩子不能参加科举!
这条政策直接导致,一个人若决定经商,就必须做好子子孙孙都要顶着贱籍的打算。
这条政策影响最严重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五百年后的诗仙李白。
李白厉不厉害?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成就的巅峰,盛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千年后整个国家都要学习其诗词的恐怖存在。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他诗词文章造诣极高,要是李白去参加科举,什么新科状元,什么士族才俊,什么神童转世,全都得靠边站。
可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呢?
你以为李白不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