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歪打正着,本来还在发愁如何给方晨公开身份的李世民,见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说来也是有趣,颜师古为方晨挑选的人师竟然就是萧瑀。
“想都别想!朕是不会承认的!”李渊再次摔了一个酒坛子,就在李世民脚边,破碎的瓦片直接飞溅的满地都是,他不躲不闪,甚至眼皮都没有动一下。
李世民面若阴云,“那平阳就永远不会加封,而作为害死她罪魁祸首的父皇,将一辈子活在悔恨当中!”
“混账!”
“哼!”
两位皇帝置气,最难受的当属萧瑀无二,他哪个都招惹不起,甚至还有些担心,李世民因为这件事情牵连自己萧府全族。
他想躲的远一点,可惜李世民根本不给他机会。
“萧瑀,朕听说,颜师古找你给朕的小玉儿做先生,你作何打算?”
李渊的目光也转移到了他身上,萧瑀犹如针毡,十分难受。
“陛下,臣...臣不知......”
李渊则是不解道:“这事为何由颜师古做主?”
李世民怒道:“若非是父皇您,朕何苦儿在面前难相认?你可知道平阳走后,小玉儿八岁之龄跟在流民之中又多危险?”
李渊禁声,他也有点不好开口。
“臣,臣德行有亏,配不上二皇子殿下!”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还算有点颜色。”
扭过头也就不搭理他了,反而继续和李渊较劲。
两双眼睛对视,最后以李渊的败退结束,许是他还有些良心,低声道了一句“朕错了。”
李世民眼圈通红,整个人的气质瞬间大变,萧瑀立刻就跑,这个殿不能待了。
“父皇!”
李渊身子一颤,抿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
他明白,李世民是被逼的,但他不喜欢李世民的手段,太狠了,连一个苗子都没有剩下......
“他能不能......”
李世民立刻摇头,“八年了,整整八年,儿臣八年才知道他还尚在人世,凭什么给别人,这是孩儿的嫡子啊!您的嫡孙,您难道真的就这么狠心吗?”
李渊又是一口长气叹了出去,这事当真是麻烦。
“你想让朕做什么?”
李世民抹去眼泪,“父皇,儿臣想恢复小玉儿的皇子身份!”
李渊苦笑“你可知,朕为何要让平阳将他带出长安?”
李世民没有答话,既然李渊这么说了,肯定会给自己一个答案。
“袁天罡算了一卦,此子若是生在帝王家,只怕祸害无穷!”
“那个老骗子!”
一提袁天罡,李世民就满脸怒色,“当初他给了皇姐一块黑石头,还骗皇姐,说是什么玉观音能助皇姐度过大劫,让皇姐带了十五年!可结果呢?结果却是,所谓的大劫,不过是皇姐欺骗儿臣,带儿臣的孩儿带出长安的借口!”
李世民没说一句都要上前一步,已经让李渊到了一处软塌前面。
“若这老东西故意而为之,专门设计了这一切,大哥和三弟也是被他故意调拨,那父皇你作何打算!”
“咚”,李渊一屁股坐在软塌上,神情很是落寞。难道,真的是袁天罡?
袁天罡,到底还是历史中的那位袁天罡吗?
李世民缓缓后退,又说了一句“袁天罡已经消失了,就在玄武门的前夕,消失的无影无踪!”
“朕......”李渊也有了一种猜想,或许是下意识催眠自己的结果,告诉他,如果当年没有发生那件事情,李世民不会反。
实际上,李世民只是为李渊编了个借口而已。
至于袁天罡?哼,早就死了,玄武门杀的不止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有一个改变了历史,极度不听话的袁天罡!
若是方晨知晓此事,立刻会判断出来,这位袁天罡可能所言无误,毕竟历史上李承乾并没有双胞胎兄弟,唯一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保命之物,交给了平阳公主。
传说中的,“穿越者前辈”!
属于那种不打乱历史进程,甚至还要拨乱反正的家伙,可以称得上自作自受。
“朕想去看看他。”
李世民笑道:“那便请父皇,任小玉儿先生一职,不知父皇是否愿意?”
有了这个关系,小玉儿哪怕正身没有亮相之前,也可以随意进出皇宫了。
“好!”李渊一声大喝“朕,准了!”
次日,宫中传下一道谕令,吓坏了整个长安的勋贵。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陛下,臣复议!”
“陛下,老臣以为太上皇收徒,此事太过于玩笑,有失国体!”
“陛......”
朝堂上,全是不同意的声音,而知道内情的秦琼、柴绍、长孙无忌三人,一声不吭。
李世民实在忍不住,喝道:“都给朕闭嘴!”
这才让朝堂重新恢复了秩序,李世民冷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谁在多言,朕不介意让他辞官走人!”
这仅仅是收徒而已,若是恢复方晨的真实身份,只怕更加麻烦。
多出一位皇子,还是嫡皇子的身份,绝对会引起各个皇子党派的紧张和纷争,为了避免这种事情,朝中大臣们绝对不会同意。
李世民为什么一开始不敢说,第一是名不正,如今有了李渊,还缺一个言不顺!
除非太子李承乾犯了大错,不然方晨这个皇子身份,除非等李承乾登基的哪一天,才有恢复的可能。
颜师古立功了,虽然他也在反对这件事,可他确实这件事的发起人,李世民自然不会忘了他。
“颜师古。”
“臣在!”
“朕听闻,你家中子侄颜无忧文采斐然,不若就给方晨当伴读吧。”
颜师古大喜“谢陛下厚恩!”
反对归反对,如今这事已经拍板,若是无忧可以成为方晨的伴读,一同进宫,也算是在陛下面前博了一个面熟,今后前途无量。
要知道,伴读基本上可以算旁听生,半师之恩啊!
朝堂终了,圣旨传至小方庄中,方晨却傻了。
“什么玩意?太上皇?李渊?”
看着面色古怪的传旨内侍刘三成,方晨哭笑不得的问道:“这位...公公,这个能不能不接?”
刘三成笑道:“小方爷,奴才建议您,接下来。”
“那要是不接呢?”
“陛下会生气的!”
“一般不接的人会是个什么下场?赶出长安吗?”
刘三成有点奇怪,怎么这位爷一说这话,还有点小激动呢?不行,就不能让他拒接圣旨。
“此事还未有先例,不过小方爷可以参考史书上那些圣人不喜的家伙。”
方晨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还用参考吗?你还不如直接告诉我,等死吧!
“既然如此,多谢公公了,敢问公公贵姓,小子日后定有厚报。”
那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怎么看都不像是感谢,刘三成心中真是说不出的想笑,二皇子殿下,您可真是个趣人!
“当不得小方爷妙赞,奴家姓刘,是陛下身边的人。”
“来人,取些茶叶送与这位公公!”
竟然是李世民的身边内侍,那可惹不得,倒不如交好。
刘三成赶忙答谢,让方晨差点懵了,怎么感觉这家伙知道自家茶叶呢?
废话,皇宫中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每天都要喝,刘三成能不知道?
到手足有一斤重,刘三成叹气,多了,不敢收,回去交给陛下吧。
余万篇说
加个补充说明吧。
每一位看官的留言万篇都会认真观看,从中汲取经验。
今天有位看官,问了个问题,十亩田,饭都吃不饱。
查阅了诸多资料后,万篇才敢定下这个数。
古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仁慈,田不是民想要就能有的。
他们是佃户,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吃的是地主家的租子。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长安!
长安周边,一千亩养一百多户,绝对不算少。
古代想分田,除非是军勋之后,近乎七成的土地实际上都在世家和大臣手中,百姓说难听点,就是他们收拢钱粮的手段。
初唐时期,不是能不能吃饱的问题,而是会不会饿死!
同时也要感谢那位指出本书问题的看官,你的认真,我的荣幸!
拜谢!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