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京城的财富
祥符殿内。
花荣并没有坐那个高高在上的椅子,而只是站在台阶下面。左右两旁前面是文武将领,后面站的都是亲卫营的士卒。倭国的天皇和各个官员都在对面站着,等候他们的最终命运降临。
陈文昭上前一步,拿出一封诏书读将出来:“应上天昭示,王者推赤心以待人,故能得忠怀之臣。鉴丹书而念信,故可取天下之心。王者,应使国家富强,百姓富足安乐。宗仁者,继位之使,毫无寸功,百姓要食米肉而不可得,种其地而无吃食。其却整日碌碌无为,坐高堂而不为百姓谋福祉,犹为可耻,不适其位。今特降下星君花荣与众星将,攻其国,夺其位!尔等不可反抗,不然天雷必将,其身必陨!”
陈文昭自己读着这封上天的诏书都觉得扯淡,什么星君星将的,早在梁山之时,花荣就出来辟谣过了,他也是知道的。再说人家干的不好,自有其国人取代,哪有要外族人过来帮忙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只是随手找了个借口罢了。
梁山众人对这事都是知根知底的,也是知道其中原由,花荣早就坦言相告过他们。
只是在倭国这个信奉鬼神仙佛国度,下面听读的大臣却是很相信。不是星君下凡,怎么可能如此轻松就打了进来?不是星将辅佐,怎么可能势如破竹,十多万大军如无物?不是星君星将驾临,怎么可能每到破城之时就有天雷相助?
只有鸟羽天皇颓然跪在地上,久久不能平复,几次三番想爬起来申辩,却浑身酸软无力? 直如乱泥一般。
他如以往一般想要找那个一直实际掌握着政权的祖父? 巡视一圈没有找到,这才想起? 白河法皇的头颅? 他刚刚还看见过的。本来还在窃喜压在自己头上的一尊大山没了,等自己哄走了这些宋人之后? 就是大权在握之时。可没想到这些人不仅不走了,还要赤裸裸的夺其位。他还没有任何办法阻止。
鸟羽天皇又看向了刚才自己还鄙视过的关白藤原忠通? 想要让其给自己求求情。可是藤原忠通连看都不看他。只要能保的自身平安? 他们藤原家才不会在意一个天皇的。
只有右大臣源景政几次想要开口,不过不知又想到了什么,之后又低下了头,花荣见了? 问道:“源景政? 你可有话要说?”
源景政犹豫了下道:“下官只是想问,我们这些大臣会怎么样?”
“各自回家,安心种地!不可生事,不可反叛!自能安然无恙!”花荣道。
听了这话,下面的群臣都是安静了下来? 更是没有人管瘫坐在地上的鸟羽天皇了。
而读完旨意的陈文昭原本以为倭国朝堂会因此掀起轩然大波,哪知此时朝中反而异常安静。陈文昭心中不禁有些鄙夷起这些倭国大臣? 就因为得了他们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准话,他们就能轻易付出君王的代价。大难来时各自飞? 这算哪门子君臣?还真是什么事都被自家这位大元帅猜准了。
只是他们在那想好事呢,梁山这些文官都知道将来要实行的政策? 这些贵族大臣们最多也就能拥有本来自己的土地? 原先那些寄进式的土地和一直以来的庄园文化都将会被废除? 不准私自买卖土地。只要种地就要老老实实的根据政策交税。无地契的大量土地都将被收归国有,再进行重新分配。而以这些贵族原本的土地,要是不分家,隐瞒人口的话,肯定是养活不了一大家子人的,更不用说养着那些武士了。没办法就只能分家分地,将隐瞒的人口重新报备然后向梁山领取自己的土地。
这些事情都是以后管理地方的文官们要做的事!主要目的就是分化这些贵族!就像汉朝那个著名的无解的阳谋推恩令一样。慢慢的这些贵族就是想要造反也没有那个实力了。
大殿内安静无声,就像是没有被风吹过的水面,只是他们内心是否平静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花荣挥了挥手,像烂泥一样瘫坐在地上的鸟羽天皇宗仁,被两个梁山士卒架起向着往殿外面走去。而殿内原本的倭国群臣,愣是当作没看见,一个个都是漠不关心。
这位原本历史上,还能叱咤倭国三十多年的天皇陛下,被横空出世的花荣狠狠的撞了一下腰,远远的偏离了原本的轨迹,成为倭国最后一任天皇。而因他而崛起的武士势力也必将没了崛起的机会。
而这位天皇陛下的命运花荣也早就安排好了,济州岛上已经给他准备了一所宅院,足够他和几个嫔妃一起住了。曾是一国之君,花荣也不想折辱他,给他一些钱财,安安心心的做个平民就好了,不出岛就行。
办完这件事情后,花荣也没心情和这些人磨嘴皮子,只是让其们各自回家,等候安排。说完就放他们回去了。
“元帅,咱们就这么让他们回去了?怎么也要榨出点东西啊!听说这些贵族都是很富有的,比之大宋境内的富户也是不差多少的!”现在殿内没了外人,縻胜直接说道。
“哼!果然是本性难移,积习难改。都是要建元的势力了,还总是打着人家辛苦积攒起来的家财!”张叔夜的儿子张伯奋哼声道。他们兄弟两个也是一直跟在他们父亲身边的,这次来倭国,花荣也并没有将他们分开。说起来张叔夜态度缓和,也有他二儿子张仲熊一直做思想工作的缘故。
“怎地!老子就是强盗出身,打破城池不抢他们抢谁?你以为那赵宋打破城池就会分文不取,还把城内的物资再给敌人还回去么!幼稚!”縻胜闻言直接顶到。
“呵呵!縻胜将军不用激动。”眼看着张伯奋脸红脖子粗的还要再说什么,这时许贯中出声缓和道:“元帅早就打算好了,你们几营这就去这些人府上看看吧,把值钱的东西都搬回来,不用客气。他们这些东西也都是压榨下面百姓弄来的,可不是他们自己产出的。”
“好嘞!这个活好,我这就去找个富有的,保证给他搬空了,只是他们要是不给怎么办?”縻胜又问道。
“不会的,这些人的主要财富都在自己的庄园中,在这京师里的只是一小部分,他们不会为了这些东西把命陪上的。”许贯中笑着道。
花荣补充道:“要是真有脑袋不清醒的,那就直接砍了。”花荣对于倭国的贵族杀性还是很大的,毕竟他有着后世的记忆,知道这些人后面会做什么事情来。
等马步军的将领各自领着兵马去抄家了后,花荣对着张叔夜等文官道:“各位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这倭国皇室的库存?”
“当然!”张叔夜首先开口道。他可不会像自己儿子那样说出什么不能抢的幼稚话来。
张叔夜的表态直接让张伯奋傻眼了,看到自己儿子的表情,张叔夜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大啊,你还是太死板了,以后还是要多经历事啊。”
“呵呵!张大郎以后说话还是先想想为什么这么做再说吧,不然容易让人笑话啊!”许贯中说了一句后,不紧不慢的跟着花荣出去了。
只有张伯奋和张仲熊两人留在了后面。张伯奋问道:“二弟,为兄刚才说不让他们抢劫的话错了么?怎么连父亲也不认同的样子?”
张仲熊叹了一口气道:“大兄啊,你也不是笨,就是太爱钻牛角尖了。你也不想想,这世界上为什么要打仗?还不是就是要抢劫?抢对方的土地,粮食,女人,财富,资源等等。不管说什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抢劫。”
“就像以前辽国经常进攻北方边郡一样,他们为了什么?还不是就是要抢劫?现在大宋攻下西夏的城池时,你以为他们就文明了么?大兄你就是一开始就对梁山有意见,所以才经常说出这种让人很难认同的话来!”
张伯奋听了后,喃喃的道:“是这样么?”仔细一想,自己二弟好像还真没有说错。
“走吧,咱们也去看看这个倭国的库藏。”张仲熊道。
不说他们兄弟两个在后面嘀咕。跟着走在前面的焦挺开口道:“军师,你说这座城里能有多少财富?”他却是和花荣一起来的,知道花荣也不会知道,所以就问向了比他们早来倭国的许贯中。只是他也不想想,之前许贯中也没进过这京城啊,又怎么会知道。
只听许贯中道:“你这个问题可是问倒我了。只是想这倭国乃是周围番国中甚为富庶的国家,在这平安京立国也将近四百多年了。其国财肯定汇聚在这里不少。咱们现在就是身在宝山之中啊!这一战下来,不仅没付出多少,而且可能一下子就让咱们梁山变得富可敌国起来。”
“好歹一国京城,可莫要如一般州府那样穷兮兮的没几个钱便好!在梁山时,我只是今日也见蒋敬兄弟叫穷,明日也见蒋敬兄弟叫穷。就没见他有个好脸色过,多些好啊,多些好,怎么着也得让他欢喜欢喜,别再来烦哥哥了!”焦挺见说在一边嘟哝道。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财政部门么,肯定是一往外拿钱就哭穷的,不然都知道好拿的话,都来要了,那这钱可就留不下了。
一行人笑着来到了城中储存粮食的粮仓之前,郝思文他们先前虽然攻下了京师,可是却没有仔细清点府库,只是派了人马守着,只等花荣来了好亲自开门验查,不过大体是了解过了的,刚才郝思文就说了一句,哥哥去看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过吃惊了。要知道当时他知道了大体数目之后,去看了一眼就让人封存守着了,就这样也是让他亢奋了好几天。只是他也是嘴严,也没跟其它人说。
这时花荣等人来到了这个郝思文口中能让他吃惊的粮仓前,让看守士兵打开库门,众人进入其中,只见入眼之处都是一座座好大的米堆,往远处一望,好似看不到头一般。
“这一堆怎么也有二百石吧?这有多少啊?这么大的地方就是走一遍也要一个时辰吧?”程万里看了一下道。
几人也没太过深入,只是在这门口这里转了转,就让人找来了账本。一看之下,都是大惊。这城里的粮仓中,竟然有三百万石还多,就是在大名府见过这么多粮食王万苍也是看的目瞪口呆。别说其它人了。
跟着进来的新任掌旗使郁保四喃喃道:“这要是一个人要吃到什么时候啊。”
“做什么梦呢!还一个人,就是百万人能吃上好几个月了!”吕方道。
“这下就是拿下倭国也不怕没粮食用了。只要有了粮食很多问题都会简单的解决了的。”潘康成已经有点进入角色了!
看着这些粮食其它人也都是各有所想。
“太好了!这下咱们就是将梁山上的十万百姓都移民过来,也不怕没粮食帮其过度了。”许贯中拍掌道。
花荣见了也是颇为兴奋,不过也没在这耽搁,又加派了一个百人队的守卫在这,让士卒好生守着后。一行人又是向着钱库而去。
有了粮库的珠玉在前,众人对于钱库也是充满了期待。
当打开了房门之后,就是早有准备也见过大世面的诸人,仍是被这里面的钱财镇住了。
这个仓库要比粮仓小的多,不过色泽却是要丰富发多了。里面金光银光还有很多的铜钱,竞相的闪烁直晃的人连眼都睁不开了。
这次转都没转,直接取过记录账本,翻到最后,上面的数字让花荣想都不敢想。折合成铜钱的话,足足有三千三百多万贯。这下梁山了可真的是发了,别说还有城内贵族得家财,加一加能有四千万贯。
“好啊,好啊!”许贯中连连叫好,梁山现在正是做大事的时候,有了这些钱粮的支持,正如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