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节车厢原来的乘客,都被分流到了后面三节车厢里,朱由检带着小玄子、徐光启、张国纪以及羽林亲兵卫的几个亲兵和锦衣卫,还有宋应星,登上了第一节车厢。
第二节车厢,也被朱由检带来的羽林亲兵卫和锦衣卫的密探给完全控制住了,而原本的大工曹庆生,则接替了宋应星的工作,坐在了第一节车厢前面露出在外面的一小块车厢板上,拿起马鞭,成为了马夫和驾驶员。
上了车后,朱由检在靠窗的一个位子上坐了下来,宋应星、徐光启、张国纪等人,则在朱由检对面,有些拘谨地坐了下来。
而小玄子和锦衣卫、羽林亲兵卫的亲兵,则分散开在其他的位子上,或站着,或坐着。
坐下之后,朱由检这才又对徐光启说道:徐学士,工部最近不是搞出来了个新鲜玩意儿吗?带来了没有?
回皇上,带来了。徐光启急忙躬身说道,说着,伸手掏出一块巴掌大的怀表,双手捧着,送到了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拿过怀表,翻来覆去的瞧了好一会儿,说道:不错,做工很精美,只是不知道计时准不准。
回皇上,西洋表虽然做工精美,但计时跟我大明的漏刻和线香,还是完全没有可比性。且一盘线香,仅需一文钱,一架西洋钟,却需数两,甚至是数十两,上百两之巨!徐光启躬身说道。
朱由检轻笑了一下,说道:但不可否认,这西洋钟,做工的确远在我大明之上。座钟也好,又或者是这种怀表,嗯,特别是这种怀表,携带方便,让人随时随地都能知道准确的时间,这一点,就比刻漏和线香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才又说道:不过也没关系,这西洋钟虽然是西夷发明的,但我大明,能工巧匠无数,制造起来,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不,工部不是就造出了这么精美小巧的怀表来了么?
说着,朱由检又翻来覆去地看了一下手上的怀表,说道: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西夷进口的西洋钟里,还没有这么精美小巧的怀表吧?
是的皇上。徐光启急忙躬身应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嗯,做得不错,计时准不准?
回皇上,这块怀表,是工部做出来的六块块表中,计时最准的一块,十二个时辰,误差不过一刻钟。
一刻钟?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误差还是有点大啊,二十四个小时,就差了十五分钟,一个小时都差了快一分钟了。
微微沉吟了一下,朱由检才又说道:误差还是很大,证明还有改进的空间,告诉工部,还得继续努力。
是,皇上。徐光启急忙躬身应道,话音未落,却听朱由检又说道:此外,传旨嘉奖做出这块怀表的工匠,赐官一级。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光启不由得又愣了一下,就连一旁的宋应星,也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却听朱由检又说道:做出了成绩嘛,自然应该受到嘉奖了,告诉工部的那些大匠小匠,只要肯努力专研,做出成绩来了,朕绝不吝惜封赏!
是皇上。徐光启急忙躬身应道。
朱由检又斜眼瞧了宋应星一眼,说道:船厂那边也一样,做出成绩的工匠,朕也同样不会吝惜封赏的。
多谢皇上,臣代船厂的工匠,谢皇上隆恩。宋应星急忙也躬身行礼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车站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就发车吧。说着,朱由检还瞧了一眼手上怀表表面上的指针所指的时间。
是,皇上。宋应星急忙应了一声,走到车厢前面,打开车厢板上面的一个小窗口,通过窗口,对窗外面的曹庆生说道:曹大工,发车吧、
是,大人。曹庆生急忙应了一声,拉起驽马缰绳,抖了一下缰绳,甩起马鞭,抖了个响鞭,轻喝一声:驾!~
四匹驽马,在曹庆生的口令的催促下,缓缓扬起蹄子,奔跑了起来,拖动着整个车厢,也跟着在木轨上跑了起来。
每节车厢下面,都有两排八对巨大的车轱辘,严丝合缝的贴合在木轨的轨木上,随着驽马的奔驰,而在轨木上转动着前行着。
整个马车,在行驶过程中,还算是平稳,甚至连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乘坐火车时,常有的哐当哐当的声音,也几乎都没有。嗯,整个来说,还是比较安静的,感觉就像是在坐高铁。
虽然,从速度和舒适度上来说,现在这节最原始的车厢,跟高铁没有任何的可比性,但是从平稳的角度上来说,有轨马车,跟那种老式的火车比起来,噪音可是轻多了,也平稳得多!
只是紧接着,朱由检却听见车头的曹庆生,扯着嗓子大吼了一声:让开,快让开,快让开!
朱由检伸手掀起马车帘子,往车窗外瞧了一眼,却见木轨两旁,十几个围观的百姓,正有些慌乱地往木轨两旁让了开去。
朱由检瞧了一会儿,放下帘子,转过头来,对宋应星说道:宋爱卿,你的嗓子,就是这样喊嘶哑的吧?
宋应星有些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是的皇上。
嗯,这样可不是办法,总不能每次行车,都这样大吼大叫吧?朱由检瞧着宋应星说道,就不能准备个喇叭之类的东西吗?哪怕是汽笛也行啊!
听了朱由检的话,宋应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一旁的徐光启又说道:宋大人,弄个铃铛也可以啊,就像马铃铛一样。
被徐光启提醒了一下,朱由检旋即也说道:是啊,在马脖子上挂几个马铃铛,马儿跑起来的时候,铃铛叮叮当当的响着,听到铃铛响,不就知道马车来了么?
宋应星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行礼说道:是,皇上,之前是臣考虑不周,回去之后,臣马上改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