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轰隆!~”
沉闷的如同闷雷一样的爆炸声,不停地传了过来,传进了女真鞑虏黄台吉的御营大帐之中。
大帐中,黄台吉正焦虑不安地来回走动着。
自打十二岁跟随父汗起兵,上了战场以来,黄台吉打过的仗,亲手杀过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死在黄台吉手上,或者他的命令、谕令之下的女真的、高丽的、汉人的,又或者是蒙古人的首领、将军,没有五十也有三十了!
打了无数次的仗,半辈子的戎马生涯,这样的仗,黄台吉却还是第一次遇上!嗯,很窝心,很窝火,甚至让黄台吉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明明三河县县城就在前面三四十里外的地方,就在那明摆摆的摆着,明明入关之后,所过之处,所遇到的明军,跟以往遇见的明军,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异!
甚至于,跟宁远防线上,那些跟女真八旗旗兵打了无数次仗的百炼精兵比起来,从古北关入关之后,这一路上遇见的明军,无论是从警觉性还是战斗力、组织纪律上来说,都差得远了!
可偏偏现在,在通往通州的最后一道关口——三河县城外,八旗旗兵却遭遇到了入关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阻击!
嗯,更加让黄台吉窝火的是,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来看,到目前为止,投入战斗的镶蓝旗旗兵,甚至根本就还没看到防守三河县城的汉军的人影,八旗旗兵前进的脚步,就被阻拦在了四十里外的地方。
在镶蓝旗前面,就好像是一片死亡地带,一片雷区一样,只要踏足其中,便会遭遇到地下的,或者是来自于空中的明军的炮火(无敌地雷炮)的攻击。
而每一次的爆炸,不管是来自于地下的,还是来自于天空的,几乎都无一例外的,会夺走一两条,甚至是好几条的生命!
到现在,所有跑进黄台吉御营大帐前来禀报的令兵,带来的消息,几乎就没有一个是好消息,而听了那些绝对算不上是好消息的汇报后,黄台吉的心情就更加的郁闷了!
御营大帐外,南书房汉人学士范文程,正双手举着一个黄铜打造的,仿如黄金一般的单筒千里眼,凑在右眼眼前,左眼微微闭合着。
大拇指大小的单筒千里眼的目镜,只能够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圆形的区域,不过却是十几二十里外的区域。
目镜所视的区域里,物体显得有些模糊失真,但这并不影响范文程的观察,甚至于,对于范文程来说,手上的黄铜千里眼,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大金国内,能够得到大汗赏赐的千里眼,总共也没几个人,其余几个,大多数都是女真八旗的旗主、固山额真等贝勒贝子,汉人汉官之中,获得赏赐的,他范文程还是第一个!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汗对他的信任,意味着他范文程在大金国中,在女真和汉民之中,独一无二的身份和地位!
举着单筒千里眼,范文程一点一点的,小心仔细认真的搜索着十几二十里外的区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可疑之处。
突然间,单筒千里眼的目镜之中,在小林山上面的半空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白点,在反射着东边的太阳光,就好像是天空中的一颗星辰一样。
范文程盯着那颗‘星辰’瞧了半晌,放下单筒千里眼,又那样用肉眼瞧去,不过却什么也没看到,或者说,肉眼根本就看不到什么!
举起单筒千里眼,范文程搜索了一下,顿时便又看到了那颗反射着太阳光的“星辰”,一动不动的,静静地漂浮在小林山上空!
“那到底是什么?”范文程心中疑惑地想到,手中单筒千里眼的目镜里,却又出现了四个飞快移动的反光点,而且是一闪而过!
举着单筒千里眼再仔细搜寻时,却又什么都看不见!范文程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但随后,范文程便又听见了四声沉闷的如同闷雷一般的爆炸声!
范文程心中猛地一动,举起单筒千里眼,再次对准了小林山上,仔细认真的搜寻了起来。
又过了约莫十几个呼吸,范文程看得眼睛都有些酸痛了,单筒千里眼的目镜里,却再次出现了四个飞快划过的反射着太阳光的白点!
“轰隆!~”
“轰隆!~”
四声前后间隔不到一个呼吸的时间的爆炸声,再次响起,范文程心中猛地一惊,旋即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神色,转过身去,大步流星地朝御营大帐中走去。
御营大帐中,焦虑不安的黄台吉,这时候正站在一副挂着的地舆图前,双眼紧紧地盯着地舆图上标注出来的城池、村寨,以及连通各个城池、村寨之间的路线。
每一条路线,就代表着一条道路,或是官道,或是小路。官道好走,小路难行!
通往三河县城的官道,就只有眼前这一条道路,而过了三河县城,到通州的官道,同样也只有一条,其余的那些小路小径,或是人迹稀少,或是山路难行,根本不能容许骑兵大部队快速通过,因此,甚至根本就没出现在地舆图上。
原本,黄台吉还以为,大军能够如同之前去古北关,以及遵化那样,直接就能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能力,直抵三河县城之下。
然后在凭借在宁远之战后,大金在沈阳仿制生产的十几门大炮,轰开三河县城那远比遵化城墙低矮薄弱许多的城墙,一鼓作气,冲进三河县城,然后直扑通州,兵锋直指明廷京师!
可谁能想到,自己数万女真蒙古骑兵,却被明军阻拦迟滞在三河县城外围,甚至连三河县城的城门,都还没看到呢!
自己也有大炮,可自己仿制的那些红衣大炮,动辄上千斤,甚至数千斤,可问题是,射程却仅仅只有数百步,连一千步都不到!
而对面的明军呢,现在可是只听见明军的炮火轰鸣,却是连明军的人影影都还没看到!
由此可知,明廷的火炮,已经比两年前的宁远之战时,使用的红衣大炮,先进了许多,射程和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