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孔子可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这一点无可否认,他提倡的有教无类,也是第一次让教育真正走向平民阶层,仅仅只是这一点,称孔子为伟大的教育家,就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孔子是孔子,孔子的后人,是孔子的后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必须要区别对待!
孔家要祭祀祖宗,可以,那只是私祭,是家祭。国家要祭祀孔子,同样也可以,那是公祭!
就算是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朱由检也经常听到公祭华夏始祖黄帝,公祭孔子的消息,这些都是公祭,有国家出面,或者由社会出面组织,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可要是把孔家的私祭,和国家的公祭,混为一谈,并且还因此而抬高孔家的地位,使之跟孔子牢牢的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可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后世那么多公祭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炎帝的,可也没有说是由黄帝或者炎帝的直系后裔出面组织的,奉祀至圣先师的香火,干嘛就一定要由孔家人来呢?
更何况,孔家从宋朝被封为衍圣公开始,还真就如同那幅对联所写的一样,今日降辽金,明日降蒙元,谁来了,就降谁,还真没表现出哪怕是一星半点的民族气节来!
这样一个毫无骨气的家族,又怎么能够代表天下的读书人,成为读书人的楷模呢?
宋应星的试卷,最终被评为了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之所以没有被评为第一名状元,也是朱由检不想给宋应星树敌,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宋应星的试卷,本就已经有些惊世骇俗了,说不定过些时日,便会被传得满城风雨。在这种情况下,宋应星本就已经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了,若是在做了状元郎,那岂不是更会引起众人的嫉妒,甚至遭受无端的攻击了!
将他放在第二名,也能让他少承受一些攻击和流言蜚语。
而朱由检亲笔写的那幅评价曲阜孔家的对联,最终也没有被送出乾清宫,嗯,也可以说是暂时没有被送出宫去。
但是消息和对联上的文字,以及山东参政刘荣嗣的那份奏章的内容,却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便在宫内外传了开来!
以至于,宋应星得了一甲第二名榜眼的消息,都被淹没在了这个惊天的消息之下,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一时间,朝堂内外,朝野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在私下里评论朱由检的那副对联,但是在朝堂上,却几乎没有哪怕是任何一个臣子,敢上书为孔家争辩上一句的!
朱由检所写的那副对联,还包括他之后所说的那一句‘六十四世家奴,二十一朝贰臣’,虽然很刺耳,但仔细想想,好像朱由检说的也完全是事实,并没有任何一点夸大和不实啊!
只不过,朝代更替,宋亡元兴,天下都成了蒙古人的天下,所有人都成了蒙古人治下的臣民,不独独只有孔家一个,要这样说孔家,对孔家来说,其实还是有点冤的!
只是,至圣先师后裔,衍圣公府,天下却只有这么一个,而且被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视为标榜。
衍圣公府既然继承了至圣先师的荣光,那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带头降金降元,那就是不对!
而且,宋元交替之时,天下的读书人,很多都是在衍圣公府去了蒙元大都,觐见元帝忽必烈之后,才承认蒙元对华夏的统治,将蒙元视为华夏正统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衍圣公府对于华夏为蒙元异族所统治,将近百年的时间,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更何况,元灭明兴之时,衍圣公府就已经对太祖有过不敬之举了,最后还是被太祖皇帝的一封谕旨,恫吓了一番,才乖乖的跑到南京,觐见的太祖皇帝!
更何况,这一次皇上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生这么大的气,将孔家斥为‘六十四世家奴,二十一朝贰臣’,归根究底,还不是因为孔家有错在先!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山野乡里的黎民百姓都知道的道理,孔家世代书香门第,难道这么点道理都不知道?
凤阳朱家,那可是大明皇族!太祖出身虽然卑微,可这大明江山,好歹是他一刀一枪,从蒙元异族手中打下来的。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仅凭这一点,大明太祖皇帝,便足以比肩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君主,比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毫不逊色!
而孔家却当着外人的面,就差指着大明皇帝的鼻子,骂他是凤阳朱,说他是暴发户,太小家子气了!
别说是大明皇帝了,就算是换成普通人家,相邻之间,吵架的时候,有人这样说人家,恐怕都得找人拼命不可,更何况对方还是稳坐天下三百年的大明皇族了!
也难怪朱由检看到山东参政刘荣嗣的奏章后,会火冒三丈,当着内阁一众辅臣的面,这样完全不给孔家面子的说孔家了!
面子都是相互给的!既然孔家不给大明皇族,不给皇上留面子,皇上自然也没必要给孔家留面子了不是?
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据说皇上震怒,要废除从前朝宋时一直传承到现在的衍圣公的封爵,都给废除了,要将孔家人从衍圣公府给赶出府去,废为庶人呢!
总之,从那天晚上,内阁一众辅臣在乾清宫,觐见了皇帝朱由检后,这个消息就从乾清宫中流了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地发酵、扩散着。
到现在,整个大明京师内外,甚至是京师之外的山西、山东、河北等地,都已经传遍了!
而随着消息的不停地扩散和发酵,越来越多的读书人,也开始自觉,不自觉的,在进行着反思。
进而慢慢的,在读书人中间,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批判孔子,批判孔家的苗头来!甚至于,还有人翻找出了先秦时期的典籍记载,尖锐的指出,至圣先师本人,就曾经是‘贰臣’!
而且,孔子上不能匡扶国家,诛除国贼,下不能强盛国家,保国安民,兴盛鲁国,根本不配称之为至圣先师!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