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女真鞑子,在宁远前线,摆出一副大举进攻的态势,目的却不过是虚张声势,掩饰女真鞑虏黄台吉在沈阳会盟归附的蒙古诸部,并讨伐尚未完全归附的察哈尔部以及草原右翼的蒙古大汗林丹汗这一真实意图罢了。
从辽东传回这个消息的,却是代号为钉子的李义。
代号钉子的李义,原本被派到了用酋大耳代称的郑芝龙身边,专门盯着郑芝龙的动静的。八月份的时候,李义和卢俊勇就已经以流民的身份,加入到了郑家水师之中。
加入郑家水师后,凭借着一身出色的水上本领,李义和卢俊勇甚至在新训结束后不久,就获得了提拔,成为了郑家水师中的一条舰船上的骨干成员。
而郑家之所以在板桥镇大举招募水师水勇,其实是为了将郑家原有的水兵老手从水师队伍中解脱出来,好用在对高丽和辽东的商业贸易往来上。
只不过,郑芝龙没想到的是,高丽,其实最主要还是辽东,市场实在是太大了,他北上登莱的时候,带在身边的几十条商船,被分出去用以对高丽和辽东的贸易往来,根本就填不满辽东和女真鞑子的胃口!
往来了几趟‘高丽’后,在考察了最先招募进入水师的那两百多个流民水勇几个月后,郑芝龙索性便将这两百多个流民水勇连同他们所在的舰船,也全都转入到了商船的队列之中,加入到了对高丽和辽东鞑子的贸易行列中去。
而李义和卢俊勇,恰好就在这两百多个经受住了郑芝龙‘考察’的流民水勇之中。
本来,李义和卢俊勇他们,跑的也只是高丽的航线,往辽东的船只,根本就没有让他们这些才开始跑商贸的新兵加入。
可没想到的是,在某次停靠高丽商港的时候,卢俊勇却在接货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老东家范氏商行,曾经接触过一两次的一个商铺伙计!
只不过当时的商铺伙计,现在却已经成了掌柜,衣着华丽,出手阔绰!
卢俊勇在跟那个伙计,呃,掌柜的接触时,谈着谈着,就谈到了老东家范永斗和范永升。
说起曾经辉煌一时的范家,卢俊勇自然是感触颇多了,甚至长吁短叹的说道:“好端端的一个家,说倒台就倒台了,还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
没想到听了卢俊勇的话后,那个掌柜却轻笑了一声,说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听了掌柜的话,卢俊勇不由得大感奇怪,再三追问之下,那个掌柜的才总算是给卢俊勇说了实话,原来范永斗从海上逃到辽东后,竟然成了辽东鞑酋黄台吉身边的红人,大受重用!
甚至于,范永斗还跟黄台吉身边的汉人文官之首的范文程,攀上了关系,硬是从姓氏和族谱字辈上拉扯了一番,跟范文程攀扯上了亲戚关系,成为了范文程的‘侄子’,虽然,范永斗其实比范文程还要大上几岁。
可是,谁让范文程现在是女真大汗黄台吉身边的书房官,相当于明廷的翰林院学士,或者知制诰的角色呢!
范文程,那可是从女真先可汗努尔哈赤时代,就投靠了女真的汉人,而且是投靠女真的汉人中唯一的读书人,正儿八经饱读诗书,并且还考取了功名的秀才爷!
虽然,范永斗也是从先可汗努尔哈赤的时代,就已经在为女真人做事了,但范永斗为女真人做事,那更多的还是冲着钱去的,女真人同样也清楚这一点。
只不过,大明实行禁边令后,敢于冒着杀头的风险,跟女真人做生意的汉人大商实在是太少了。
而女真人占据的辽东酷寒之地,除了深山老林以及深山老林中的飞禽走兽,遍地山货外,出产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少到辽东产出的粮食,根本就不能跟养活二十万女真部族!
再加之上打仗需要用到的兵器铁器等,无一例外的,都需要从明朝私运,至于南边的高丽,那就是明朝的狗腿子,先不说它本身就是小国寡民,出产的铁器兵器,跟明朝一比,那根本就是垃圾!
高丽人所用的弓箭,在女真人手中,甚至一拉就直接折了!这样粗制滥造的东西,女真人又怎么可能看得上眼?
至于粮食,嗯,高丽人除了一些达官贵族外,普通的野人(乡下人、平民),甚至根本就食不果腹,米面那些精细粮食,根本就不是普通野人能够实用的!
高丽人连养活自己都有点困难,就更别说向女真人提供粮食了!
因此,女真人所需要的粮食、钢铁,同时还包括食盐等急需的物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范永斗等山西晋商之手,私运进辽东的!
也正因为如此,女真鞑子才离不开山西晋商!
可这种离不开,那是在以前,在范永斗他们能够源源不断的给女真鞑子提供各种物资资源的时候!但是现在,范永斗以及整个山西的晋商,几乎都被明廷一扫而空了,这种利用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了!
范永斗虽然人是逃到辽东了,但是在没有了利用价值后,他在辽东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可能多高了,想方设法的抱上范文程的大腿,自然也就是范永斗的必然选择了!
不过好在,范永斗逃到辽东后没多久,曾经私下里达成协议的郑家,便派人找上门来,将已经中断了的从大明朝辽东走私物资的通道,再次给续接了起来!
根据协议,郑家的物资,绝大多数都是直接送到高丽,交给范永斗的人,再由范永斗组织人手,从高丽运送到辽东,交给辽东鞑子。
虽然麻烦了一点,绕了一个大圈,但对于范永斗来说,凭借着重新续接起来的走私通道,他也总算是重新在辽东鞑子头儿黄台吉那里,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势,重新变得阔绰了起来!
从那个掌柜那里了解到这些消息后,回到船上的时候,卢俊勇便对义兄李义说起了这些事。李义本来就身负有特殊使命,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当时便撺掇着卢俊勇前往辽东,转头范永斗门下。
好歹是因为范家,因为大东家范永斗才吃了大半年的牢饭,在牢中受尽了苦楚,现在知道范永斗在辽东发达了,帮衬他们一把,总是应该的吧?
在李义的撺掇下,卢俊勇便给范永斗写了一封信,让岸上的掌柜转交给范永斗。
之后,在第二次送货到高丽的时候,范永斗便让那个接货的掌柜,将卢俊勇和李义给要了过去。
对于郑家来说,不过是船上的两个水手而已,虽然李义和卢俊勇的表现在同一批人中,表现得还算是出色,但郑家也没必要为了区区两个水手,跟范永斗闹翻不是?
就这样,李义和卢俊勇便跟着范永斗的人,到了辽东,最后抵达了沈阳,在沈阳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