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皇帝

第275章 内阁可有方略

回到明朝当皇帝 小龙家水哥 3717 2024-01-26 20:15

  事后,朱由检又私下召见了徐光启和张维贤,询问四海钱庄和山西晋商之事。

  当时,徐光启的回答是,山西晋商已渐成势力,不可急图,只能徐图之!

  而张维贤,则在私下里觐见朱由检的时候,禀报说,已经派了人去四海钱庄的登州分号,暗中调查四海钱庄之事了,一有眉目,便会上报。

  而张维贤嘴里所说的派人去调查四海钱庄的人,自然就是五城兵马司的校尉李光红了。

  算起来,李光红从年前以‘休假’的名义,返回登州老家,到现在也已经有三个多月四个月的时间了,按说,这么久了,也应该有个结果了吧?

  只是,自从李光红‘休假’离京,返回登州老家后,就一直音讯全无,最开始的时候,张维贤对此还并不在意,直到过了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后,张维贤都还没收到李光红的任何消息,这才开始有些着急了,并且又暗中派人去了登州,打探寻找李光红的下落。

  而派去登州的人,很快就传回来了一条消息,说曾经有人在在海边看到过李光红,好像上了去高丽和东瀛的船!

  得到这个消息后,张维贤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知道李光红是出海了,在大海上,李光红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消息传回来了,要等李光红传回消息,怎么也得等他从海上回来之后才行吧?

  因此,这一两个月里,张维贤才一直在耐心的等待着李光红的消息,派去登州的其他几个密探,也并没有撤回来,而是继续留在了登州,进一步查探和等候李光红回来。

  而既然张维贤和徐光启都这么说了,朱由检自然也只能按耐住性子,暂时先将四海钱庄的事情放一边了。

  只是,四海钱庄的事情能暂时放一放,国库没钱的现状,却不能先放一放!辽东前线要饷要粮,京郊皇陵山中的民伕徭役还要工钱,黄河南北,甚至是长江两岸,遭受冰冻灾害的,救灾赈灾,同样也要钱要粮。

  现在好了,还得再加上一个陕西,而且还不单单只是赈灾救灾,救助那些因为连年干旱而被迫背井离乡,流落他方的流民,还得面对因此而蜂涌四起的乱匪!

  平靖陕西民乱,需要调兵遣将,而调兵遣将,免不了的,就又涉及到了军饷开支,甚至是武器装备的配发等等等等!

  这哪一条哪一项,不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下去啊?而且大把的影子撒下去,都还未必能够听到声回响,偏偏还不能不撒!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无银,朱由检自然也就只能先用输银赎罪的法子,暂时的解一解燃眉之急了!

  至于税赋改革,甚至是货币改革,改变大明朝的银本位制度等等,朱由检的想法很多,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带来的见识和见解也很多,但是要落实起来,却绝对不是三五几日,或者三五几个月就能够完全实现的!

  就连发行纸笔,以缓解大明户部国库岁入不足的问题,在没有重新树立起大明朝的政府信用之前,也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之前发行的大明宝钞,已经将大明朝的政府信用,几乎都给败光完了,而信用一旦丧失,想要再重新树立起来,可就绝对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

  就在朱由检的思想,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时候,内阁辅臣李国、何如宠、刘鸿训、钱象坤、吴宗达、徐光启和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皋等人,已经在乾清宫小太监王义的引领下,走进了乾清宫中。

  陛下,内阁诸位大人以及英国公、定国公他们到了。王义走到朱由检跟前,低声说道,将思想天马行空的朱由检给拉回了现实。

  朱由检抬头朝刚刚走了进来的李国等人望去,而李国等人却已经跪拜于地,行礼说道:臣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请起。朱由检急忙抬了抬手说道。

  谢皇上。众人再次行礼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来人,赐座。朱由检又说道。

  乾清宫中的几个太监,很快便搬来了几张胡椅,放在了李国、徐光启等人的身后。

  这已经差不多形成惯例了,只要朱由检在乾清宫中召集老臣重臣议事的时候,朱由检几乎都会赐座,就连御前朝议也一样。

  等李国等人都在胡椅上坐下之后,朱由检这才又说道:李阁老,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李阁老可有看过?

  回皇上,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是直接送到兵部的,兵部又转呈了内阁,臣与内阁众辅,皆已看过。内阁次辅李国急忙起身,躬身行礼说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瞧着李国说道:既然如此,内阁可有方略?

  皇上,臣与内阁众辅,接到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时,已经商议过了,觉得陕西民乱之事,此前皇上已经下旨,交由三边总督杨鹤,领衔处置。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李国才又接着说道:如今,圣旨刚下,不过旬日之间,陕西布政使司便又有紧急军报送至。只是,这仅仅只是陕西布政使司的军情急报,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尚未有任何军报送达。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李国才又接着说道:皇上何不再耐心等待些时日,想必便有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的军报送达,到时再行决定对陕民乱之方略,亦不为迟。

  听了李国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等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的军报送达,那如果陕西巡抚和三边总督一直没有军报送来呢,那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又或者,等陕西巡抚或者三边总督的军报送来,却是贼势甚大,难以制之,那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些,朱由检又转头瞧着英国公张维贤,说道:英国公,你觉得呢?

  张维贤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又躬身行礼,说道:皇上,所谓兵无常势,瞬息万变。陕西之乱,始于去岁王二、种光道之乱,距今不过半年。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维贤才又接着说道:如今,王二、种光道之乱尚未平靖,陕西乱民便又已经蜂拥四起,为祸乡邻,可见贼势一日复盛一日,若不加以平靖,臣恐陕西之乱,日盛矣!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