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省温州府。
温州府已经处于温热带地区,即便是寒冬腊月,港口也是不会封冻的。因此,温州府也成为了整个帝国在冬季依然有着大量的商船进出的,繁忙的港口之一!
甚至于因为北边港口的封冻,帝国南边的港口,包括温州府的港口,比平时的时候,还要更加的繁忙一些!
南下过冬的海河舰队的十条船,早在十天前,就已经从温州港外经过,南下到了福州,猫冬去了。
而自从江浙海防舰队的主力,在温州外海遭遇郑芝虎主力舰队,关键时刻被耿仲明、孔有德在背后插了一刀,损失惨重,残余的江浙海防舰队,一直逃到了番禺,之后便一直在番禺港口之中驻扎休整。
而江浙海防提督毛文龙,也因为此战之败,气急攻心,在九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病故了,如今接掌江浙海防舰队残部的,是毛文龙的副将陈继盛。
只是,江浙海防舰队的残部,只剩下了区区几条舰船,连鼎盛时候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基本上也顶不上什么用了,朱由检在两个月前,便已经下旨,取消了江浙海防舰队的番号,将江浙海防舰队残部,改编成了番禺守备舰队,就近驻防在了番禺。
因此,现在的江浙沿海,可以说正处在一个海防力量相对空虚的时候,整个江浙沿海,甚至连一支像样的水师巡逻船队都没有!
只是,津鲁海防舰队虽然有五六十条舰船,可现在全都被封冻在北边的大沽和蓬莱两处军港之中,连港口都出不去,就更别说南下巡防江浙海域了。
而唯一保持有一定的战斗力和机动能力的海河舰队,舰船数量又实在是太少了一些,仅仅只有十条舰船,实在是有些分身乏术!
在大沽造船厂里,倒是还有海军部预定的两条一千两百吨级的飞龙级机帆船和两条八百吨级的飞凤级机帆船,已经建造完毕,正在舾装呢!
只是现在,北方港口封冻,这四条船想要舾装完成,入列服役,怎么也得等到明年开春,港口解冻之后去了。
飞龙级飞凤级机帆船,虽然都装备有一定的钢铁防护装甲,但是在万里冰封的海面上,还是没法破冰挪窝,一旦被封冻在港口里,自然也就寸步难行了!
别说是只有部分钢铁防护装甲的机帆船了,就算是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全钢铁装甲的现代化战舰,一旦被封冻住,想要直接破冰而出,也基本上没那个可能!
除非有专门的破冰船!
破冰船,大明帝国现在自然还没有,在往年,朱由检也根本还没考虑到这一点上去,但是在今年,当津鲁沿海的港口封冻的消息传到紫禁城,送到朱由检面前后,朱由检却是灵光乍现,一下子就想到了破冰船这种特种船只了!
之后,朱由检更是专门召见了一次两院院士宋应星,跟他提起了这件事。皇帝陛下亲自过问的事情,宋应星自然也不敢怠慢!
只是,要研究设计一种专门的特种船只,而且在以往还从来都没有过的全新的船只种类,从研究立项,到设计定稿,再到生产制造,最后下水、舾装,等等等等,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根本没那个可能!
这可跟飞龙飞凤级机帆船不一样,飞龙飞凤级机帆船,那可是三年前就已经完成了设计制造,并且定型生产的船型,现在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成熟完善的船型了,只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生产制造即可。
仅仅只是生产制造这一个环节,也就几个月的生产制造工期,多船坞多舰只制造,自然也没什么问题的!
而破冰船,想要像飞龙飞凤级机帆船这样,同时开工建造好几条,嗯,还是等两三年后,第一条破冰船下水服役之后,再来考虑这件事吧!
因此,在整个冬季,不仅仅是江浙海防,出现了守备空虚的情况,在整个帝国北方,其实整个沿海,都出现了无船可用的情况。
也就在帝国南边,还有海河舰队的十条机帆船,还能够进行海上巡防,可要顾及到从温州台州,直到南边万里海塘的漫长的海岸线,区区十条机帆船,又的确有些捉襟见肘,疲于应付!
冬月初五,温州府沿海某个小渔村。
渔村不是很大,只是沿海常见的一个小小的渔村,十几户渔民,百十号男女老少,分散在沿海一个小小的渔港码头周围两三里的范围内。
白天,家里的男人,三五成群的,驾着小小的扁舟,出海打渔,村里的老弱妇孺,便在渔港码头周围,晾晒鱼干、渔网,修补渔网,缝补衣服什么的。
几个已经老迈的几乎走不动路的老人,斜躺在藤椅上,悠闲自得的晒着冬日,几乎没什么温度的阳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三五个黄毛稚子,围绕着老人,互相追逐着,追鸡逐狗,嬉笑打闹着,留下了一串串银铃般的欢声笑语。
老人们看着追逐打闹的黄毛稚子,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突然,正被孩子们追逐着的一条土黄狗猛地停了下来,支棱起耳朵,眼神炯炯地望着海面上,几个黄毛稚子也跟着停了下来,朝海面上望了过去。
海面上,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片白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明亮。
是阿爸,阿爸他们回来了!~有黄毛稚子惊喜地叫喊了起来,并且拔腿朝小小的渔港码头跑了过去,其他小孩子也跟着一起朝渔港码头跑去。
正在修补渔网,晾晒鱼干的妇人们,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朝海面上望了过去,却见海面上出现了三条小小的帆船,正飞快地朝着渔港码头驶了过来。
妇人们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正奇怪今天家里的男人怎么比往天回来得早些,身后那几个斜躺在藤椅上的老人,却猛地坐直了身子。
还有老人颤抖着身子,双手撑在藤椅扶手上,撑起了身子,伸出手来,颤抖地指着渔港码头外海面上出现的三条帆船。
良久,才有一个老者反应过来,歇斯底里地大叫了一声:倭,倭寇来了,倭寇来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