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皇帝

第481章 视察船厂

回到明朝当皇帝 小龙家水哥 3796 2024-01-26 20:15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光启急忙躬身应道:是。

  还有就是,在马的脖子下,记着佩戴上几个铃铛,让人隔着很远,就能听见,也好从容避让。嗯,同时,实验一种能够发出巨大声音的管状乐器,用以替代铃铛。

  一边说着,朱由检一边转头瞧着宋应星。

  一旁的宋应星急忙点头,将朱由检的话记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每次行车之后,都需要对轨道沿线以及车厢轮毂等,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绝对不可以马虎,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木轨上行驶的马车,要么载着人,要么拉着货,一旦出了事情,那可绝对不是小事,所有人都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这一点,出了事,朕绝不轻饶!

  是。宋应星、徐光启,也包括张国纪,一起躬身应道。

  停顿了一下,想了想之后,朱由检又说道:还有就是,工部可以着手规划从通州船厂到京西水泥厂之间的木轨线路了,嗯,从广渠门到午门,到正阳门,崇阳门,以及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衙门之间,都应该兴建一条轨道,以备不时之需!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说道:还有京师三大营的驻地,至少也要有一条轨道,直达广渠门。

  说着,朱由检又转头瞧着徐光启说道:这些轨道线路的规划,就交由工部主持好了。

  徐光启急忙躬身应道:是。话音未落,却听朱由检又转头对张国纪说道:太康伯,你若是有兴趣再承建一两条木轨,那可也要抓紧时间勘探线路,拿出方案来才行啊!

  听了朱由检的话,张国纪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躬身应道:是,皇上。

  之前修通广线的时候,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里,从动工到验收合格,到现在,也不过才用了十二天的时间,承包下来的时候的工程款,总共是七千五百两,最后却剩下了一千七百两。

  而这剩下的一千七百两,就全落到了张国纪个人的腰包里,而且还是合法合规的正当收入,连皇上都肯定了的!

  一千七百两,十二天的时间,平均下来,一天可都有一百多两银子呢,这可全都是自己赚到的,可想而知,工程施工,利润何其之大?

  如今,皇上还有修建从广渠门到午门,到正阳门、到五城兵马司衙门,以及城外京师三大营驻地到广渠门之间的轨道建设,这一大片的轨道网,总路程不得几百几千里啊?

  那自己要是能够拿下这个工程,岂不是能够赚得更多?

  而且现在,外人还都不知道这一点,嗯,就算明天这个消息就已经在京师中传开了,可自己至少也比其他人多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对于施工路线的规划,也更加的明确!

  再加之上有了修建通广线的经验,对于如何修筑铺设木轨,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跟其它人比起来,自己的优势可就大得多了,拿下工程的可能性,也更大!

  这,这几乎就是皇上在变着法子,送钱给自己啊!

  想到这些,张国纪的心情,也不由得变得更加的激动起来。

  朱由检淡淡地瞧了张国纪一眼,随后才又转头对宋应星说道:走吧宋爱卿,带朕去看看铁甲船。

  是,皇上。宋应星急忙躬身应道,随后便带着宋应星和徐光启、张国纪等人,向通州造船厂的船坞走了过去。

  通州造船厂,本来就是在靠近通济河的岸边上新建的,在原本荒芜的岸滩地上,一溜烟似的开挖了四个长二十丈,宽五丈的干船坞。

  可以同时建造四条五百料以上,一千五百料以下的大型船舶,或者通过隔断的方式,将四个船坞,隔断成八个船坞,同时开建八条两百料以下的中小型船舶。

  从设计建造通州造船厂之初,通州船厂计划建造的船舶,就是五百料以上的大中型船舶,而且计划中的船坞,也不仅仅只是现在这几个船坞,而是十个,甚至更多!

  计划建造的,也绝对不是木制船舶,而是铁甲船!战船也好,民船也罢,都是覆盖铁甲的铁甲船!

  只不过,在第一个船坞开工建造铁甲船,而且在几乎完工的情况下,船厂的总经理宋应星才猛地察觉到,这种铁甲船中一个最大的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动力的问题。

  五百料的铁甲船,由于自身重量的问题,不管是借用风帆还是水流(洋流),速度几乎都不可能快,至少是没法跟现有的木制风帆船,比速度的!

  因此,要使铁甲船能够在江河湖海上跑起来,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动力系统。在动力系统没有解决之前,停在第一个船坞中的铁甲船,也只有在那摆着的份,根本没法下水。

  至于当时宋应星在朱由检面前提出的解决方案,现在也才落实不久,在一号船坞旁边,就又开挖了二三四号三个船坞。

  而现在,在二三四号这三个船坞里面,就分别用当时宋应星和船厂船工大匠李福芳提出来的方案,正在建造着一艘露桡船,一艘船身蒙皮的铁皮木制船和一艘船首加装钢铁撞角,船身部分改用铁甲的有些不伦不类的船只。

  四个船坞,除了第一个船坞外,另外三个船坞里,现在都在紧张忙碌的建造着,几百上千名船厂工人,正在不停地楔钉,铆接着船板、甲板等。

  一块块几丈长的木料板子,或者被锤炼成不到三寸的铁板,从加工区里抬了出来,然后分别被送到了二三四号船坞之中。

  现场,还有一个个年近半百的船厂大工,在不停地指挥调度着,整个施工现场,虽然紧张忙碌,但却又忙而不乱,没有一丝一毫杂乱无章的感觉。

  朱由检带着徐光启、张国纪等人,从四个船坞旁边,缓缓走过,满意地点着头,一边时不时地转头对身后的宋应星说道:宋爱卿,船厂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绝对不能让外人,特别是敌人的细作,知道船厂的底细,明白吗?

  皇上放心,臣已经按照皇上的吩咐,在船厂里设立了内卫部,保证船厂的安全。船厂的工人,家眷也都接进了船厂中专门划定的住宿区,所有的工人,下班之后,都能够在住宿区,与家人团聚,但是绝不允许,随意出入船厂。

  船坞四周,也都用竹棚遮盖了起来,外人绝对看不到船坞里面的情况!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但也不能松懈,保密这根弦,要一直绷紧,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有任何的麻痹大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