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皇帝

第389章 午门之外

回到明朝当皇帝 小龙家水哥 3946 2024-01-26 20:15

  按照惯例,放榜之后,新进的士子,都会前去拜谒座师,也就是当场会试的主考官,并自称门生,从而形成一种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也是官场上的一种政治关系的延续,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政治关系。

  而在同科高中的士子之间,也不论年岁的高低,只以同年相称,并且还会编写一本《同年名录》,记录上当科高中的士子的名讳、籍贯,以及名次等等,人手一本,用于日后的联系和走动。

  而这种同年关系,同样也是官场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政治关系。

  只不过,这一次的会试,跟以往又有些不同,别的不说,就连放榜,都直接延后了五日,而且放榜的榜单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从原来的只公布高中的士子的名讳、籍贯和名次,变成现在的公布所有应试的学子的名讳、籍贯,以及分数和名次,取中的和不中的,都在一个榜单上呢!

  更主要的是,从礼部贡院公布的消息来看,主持此次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考官,现在可全都在闭门待罪呢!

  要拜会的座师,现在竟然成了待罪之人,这让那些正准备去拜会座师,以便能够提前跟座师打好关系的士子们,顿时感觉有些无所适从!

  嗯,听说评审试卷的,跟主持会试的考官,竟然不是同一批人!主持会考的考官,全都在家闭门待罪,而评阅试卷的阅卷官,礼部又根本没有公布他们的名讳、官职,那些士子想要拜会,也根本无路可寻啊!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对宋应星、宋应升两兄弟来说,在这三天里,他两兄弟也能更加安心的准备殿试了。

  殿试,主要是考策论,名义上虽然是皇帝亲自出题,但很多时候,其实皇上还是会征求朝中重臣的意见。

  嗯,或者说,就算真的是皇帝亲自出题,皇帝能出的题目,其实无外乎也就那么几样,无非就是国计民生、治国安邦的军政民事而已!

  只要肯用心准备,默记上几篇出彩的策论,在殿试上写出一篇出彩的策论来,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更何况,从前宋的时候开始,殿试就已经不黜落学子了,也就是说,只要过了会试那一关,最差最差,也能有个同进士出身了。

  若是字写好点,应对称心,当然,是称皇上的心意了,在殿试上,得个一甲二甲,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以说,殿试名次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得看皇帝的心意!

  虽然,殿试就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势,但少了拜会座师这个环节后,同年之间的交往,跟往年的科考比起来,好像也疏远了许多。

  至少,在过去的这三天里,宋应星和宋应升,就很少接到同年的邀约,嗯,就一次,有一个江西的老乡,邀约他们一起出去拜会其他同年,但最后还是被宋应星给婉拒了。

  这三天里,宋应星和宋应升,就一直待在客栈的房间里,准备殿试,就连黄公子也知情识趣的,没有来打扰他们!

  三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转眼间,就已经到了殿试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宋应星和宋应升两兄弟,便起床离开了客栈房间,在客栈外面租了一辆马车,赶往了紫禁城午门外。

  到了午门外时,天还没亮,但午门外却已经三三两两的,聚集起了无数多的士子,而且还在不停地窃窃私语,低声交谈着。

  有善于钻营的士子,更是往来不停地穿梭着,跟一个又一个的学子,不停地拉着关系,小声攀谈着。

  ;这一次参加殿试的人,可不少啊!宋应星有些感慨地对身旁的大哥宋应升说道。

  宋应升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声音却已经代替他回答了:;能不多吗?足足有四百二十一人呢!往科取士,什么时候超过了三百人?三闱取士,总共也不过才三百人而已!这一科,可足足多了一百二十一人!

  宋应星和宋应升转头一瞧,却是一个年级与他们两兄弟相当,嗯,也有可能要比他们两兄弟大的一个中年士子。

  略微停顿了一下,那个中年士子又说道:;要我说啊,三百名之后的那些士子,就不该被取中,更没脸来参加这次的殿试!

  听了那个中年士子的话,宋应星和宋应升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一旁却又有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听阁下所言,想必阁下的名次,应该很高吧?

  宋应星和宋应升一起转头望去,却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士子,不由得又全都愣了一下。

  ;哪里哪里,区区不才,会试之时,偶感风寒,发挥失误,只在二百七十一名。那个中年士子颇为自得地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说道。

  ;哦,失敬失敬,同年感染了风寒,发挥失误,都能考二百七十一名,那这次殿试,怕不是一甲二甲在望了吧?

  ;哪里哪里。中年士子轻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语气中却颇为有些自豪。

  话音刚落,却听那个年轻的士子又说道:;不知同年尊姓大名,籍贯何处?膝下可有儿孙?

  ;在下张可年,河南汝宁人,膝下现有三子一女,长子去年,刚诞一男丁。未知阁下,如何称呼?

  ;哦,没想到同年竟然都已经儿孙满堂了啊,真是羡煞旁人也,我就不一样了,到现在,膝下连个毛头小子都还没有呢!年轻的士子,没有回答张可年的话,反而继续说道。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那个年轻的士子又说道:;只是,在下将来,可千万不要去汝宁做官啊?

  张可年微微愣了一下,瞧着年轻士子说道:;这是为何?

  ;年兄你想,若是在下去了汝宁为官,年兄膝下之子,年岁与在下相当,却要叫在下叔父,在下这脸皮薄,若是有那么大个傻侄儿,岂不是要羞愧死么?

  听了年轻士子的话,张可年脸色猛地一变,指着年轻的士子,厉声说道:;你,你……

  ;年兄,你,你怎么了?怎么脸色不太好,莫不是气血攻心?你可千万要挺住啊,你这么大的年纪了,可不能再动气了,万一气血攻心,两腿一蹬,可不连殿试都没参加,就过去了么?

  听了年轻士子的话,张可年顿时感觉一阵心浮气躁,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好在他身旁还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伴当,见情形不对,急忙搀扶着自家的主人,往旁边走去,走到空旷的地方,将张可年扶着在地上坐着歇息了起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