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皇帝

第182章 谁是好男儿

回到明朝当皇帝 小龙家水哥 3917 2024-01-26 20:15

  在打听袁崇焕情况的时候,陈顺忠就顺带着将王之臣的情况,也一并问了来。

  能够在皇帝身边听差的,脑子都比较活络,不活络也活不到现在了。

  后宫中的女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那是常事,同样的,后宫中的太监、宫女,为了权势和地位,也免不了的,会被卷入各种各样的争斗之中!

  作为皇帝身边的近侍,更是如此!作为皇帝身边的近侍,就算没有任何的品级,那也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整个内宫之中,最有权势和地位的几个太监之一!

  盯着这个位子的,可从来都不会在少数!

  因此,如果不是聪明伶俐之人,恐怕早就已经被人挑出各种各样的错处,被打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也根本不可能还在皇帝身边待着!

  伴君如伴虎!身为臣子,尚且有如此感慨,身为皇帝身边近身服侍的小太监,又怎么可能没有眼力见和聪明劲?

  在打听袁崇焕的情况的时候,跟袁崇焕同在辽东边关,并且还曾经跟袁崇焕有些不对付的辽东经略王之臣,甚至还有满桂、毛文龙、孙祖寿、高第、祖大寿、阎鸣泰等人的情况,也一并询问并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为的就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皇帝问起的时候,不会再像之前被问到袁崇焕的情况时,那样一问三不知了!

  果不其然,在问清楚了袁崇焕的情况后,得知袁崇焕现在竟然赋闲在家,朱由检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又追问了一句,袁崇焕为何赋闲在家。

  当时,陈顺忠便将袁崇焕与阉党之间的关系,以及跟辽东经略使王之臣等人的矛盾和冲突等,全都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

  王之臣的情况,朱由检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从陈顺忠的述说来看,王之臣是在天启五年的时候,出任辽东经略使,负责山海关防线的!

  而王之臣跟袁崇焕之间的矛盾,也最主要集中在对满桂的任用上。

  嗯,满桂此人,在陈顺忠没有提到他的时候,朱由检根本就想不起有这么一号人,可在陈顺忠说到他的时候,朱由检却一下子就想了起来。

  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满桂应该是明末,或者说崇祯初年,在辽东前线,对抗后金鞑子最主要的领兵大将之一吧?

  就跟毛文龙一样,陈顺忠没提起的时候,朱由检几乎都没想起他来,可一提起之后,朱由检却一下子就想了起来!

  毛文龙,不就是被袁崇焕用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了的那个蛇岛总兵吗?嗯,蛇岛好像不对,那是小说中的称呼,正式的称呼,应该是皮岛,而且毛文龙,现在正以平辽总兵官、左军都督的身份,坐镇皮岛,从海上牵制辽东鞑子!

  满桂也一样,从陈顺忠嘴里,朱由检才知道,满桂正以中军都督府佥事的身份,统领关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驻军,驻扎在山海关中呢!

  至于满桂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结局,朱由检依稀记得,好像并不是很好,在崇祯初期,大概也就是明后两年的时候,就已经战死沙场了吧?想来还是挺可惜的!

  而且,从陈顺忠的述说来看,这满桂应该是长得比较高大威武的,形象应该近似于张飞那种,只是朱由检还没见着真人,自然也不好评说了!

  但作为一个长期驻扎在抗击后金鞑子前线的统兵大将,满桂的能力,应该还是有一些的,而且最终的结局也是战死沙场,而不是投降了满清鞑子!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这满桂可就比吴三桂、耿精忠他们那些人,要强上无数倍了!

  可见,王之臣将满桂留在山海关前线,也不能说,就一定做错了,而袁崇焕想要将满桂从前线赶走,赶到后方,多半可能还是为了立威吧?

  如今,王之臣刚刚以辽东经略使的身份,督师蓟辽,兼任辽东巡抚,不过才一个多月,在任上也没有任何过失表现,如果就这样落职,用袁崇焕代替他,对前线将士的军心和士气,将士一个沉重的打击。

  临阵换帅,之所以成为兵家大忌,就是因为在换帅途中,下层的将士,难免的就会对高层的决定,加以各种猜测和揣度,从而影响军心士气,造成军心不稳,甚至是动荡!

  更何况,新的统帅,刚刚上任之时,为了立威,往往还会杀一两个不听话的将领,以震慑军中那群骄兵悍将,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在这种情况下,军中的指挥体系,难免的就会因此而遭受到一定的破坏,从而造成指挥不畅等等。因此,才会有临阵换帅,兵家大忌一说!

  而且,杀人立威这事,在宋朝和明朝的时候,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吸取了唐朝末年,武将拥兵自重,割据分裂,以至于华夏大地四分五裂,攻伐不断的教训之后,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大宋朝就一直实行的是‘重文轻武’那一套,利用文官,作为军中统帅,统辖武将,令兵出阵。

  而武将更是完全被文官压制得死死的!有宋一朝,武将中最为耀眼的将星,除了一个岳飞岳武穆外,恐怕也就只有征服平定侬智高之乱的狄青了!

  然而,就算是岳飞岳武穆,最终也是死于莫须有的罪状之下,甚至是无辜惨死于风波亭之中!而岳飞岳武穆,严格来说,其实都不应该算作一位武将,而应该算作是一个儒将——能文能武的儒将!

  而就算是如同岳飞这样,纵横天下,打得金人丢盔弃甲,留下直捣黄龙这句千古名言的岳飞岳武穆,最终也不免冤死风波亭中,就更别说其他武将了!

  更何况,岳飞所处的时代,还是两宋交替之际,正是武将大展拳脚,大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岳飞都能够冤死风波亭中,更何况是在太平时期的狄青了!

  狄青以战功被晋升为枢密院副枢密使,在南宋之前,除了他一人外,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来!然而就算如此,狄青却连手下的一个大将,都保不了!

  狄青手下大将焦用,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押解犯人的途中,喝了点小酒解乏,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被文官韩琦给抓了起来。

  狄青去找韩琦求情,说了一句焦用为国厮杀,是大好男儿,却被韩琦给堵了一句东华门下唱名而出者,方是好男儿,随后便将焦用给当场斩杀了!

  东华门下唱名而出,那是科举高中,得受进士时的荣誉,也就是说,在韩琦等文官眼中,只有科举进士出身的,那才是好男儿,至于上阵厮杀,为国流血牺牲的,那不过是‘区区武夫’罢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