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贡院东街,高升客栈。
临街靠窗的一个桌子上,一个普通学士装扮的,年约十六七岁的年轻学子,正坐在桌子上,透过窗户,望着街对面高墙大院后面的礼部贡院。
贡院中,正在举行着礼部会试的第三场,而且已经是第三场的第三天了。礼部会试,总共三场,每场三天,一共九天的时间,现在已经是第九天了。
什么时辰了?年轻的学子,突然问道。
在他身后,双手叠在小腹前,肃然侍立的一个同样年轻的小书童,听了学子的话后,急忙躬身说道:回皇,黄公子,还有一刻钟,便是申时了。
申时启院,学子们应该快出来了吧?年轻学子远远的望着礼部贡院的大门,说道。
小书童急忙躬身说道:是的公子。
嗯,但愿这次开科取士,能为我大明,多取得一些才能之士。
公子践位,乾元伊始,万象更新,新朝第一次开科,定能为公子,为大明,撷取贤能智士,辅佐公子,治国安邦。装扮成小书童,侍立在年轻学子身后的王承恩,急忙躬身说道。
装扮成年轻学子,只带了王承恩一个人,便来了这高升客栈的大明帝国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王承恩的话后,转头瞧着王承恩,笑着说道:你这厮,去了司礼监后,这嘴巴倒是越来越会翻了。
公子说笑了,小人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绝没有刻意奉承公子。王承恩急忙又说道。
行了行了,让外面那些羽林卫和锦衣卫的密探,都散开些,别影响了人家客栈老板的生意。
是。王承恩急忙又躬身应道,转身朝楼下走去。
虽然,明面上,朱由检这次出宫,只带了王承恩一人,而且是微服出宫,装扮成了普通的年轻学子和小书童,没有带其他任何的护卫。
但实际上,知道朱由检要出宫的王承恩,又怎么可能真的瞒住所有人?
羽林亲兵卫的指挥使同知王辅臣,还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甚至还有总督京营戎政的英国公张维贤,内阁大学士徐光启,这些人,王承恩可是一个没落,全都通知到了的!
而羽林亲兵卫和锦衣卫,也早早的就在高升客栈周围布控,将闲杂人等,全都驱赶得离着高升客栈和整个贡院远远的。
甚至于,就连那些早早的就等在贡院门口,准备接走出贡院的学子的学子家人、书童,也全都被赶到了贡院街的外围,不许靠近。
因此,原本在礼部会试期间,应该人满为患的高升客栈,嗯,也包括礼部贡院周围的其他客栈里,现在竟然连一个顾客都没有!
就连高升客栈,这个礼部贡院周围最有名气的客栈,里面也只有朱由检这么一个客人!
在这种情况下,见多识广的高升客栈的掌柜,哪还能不明白,店里坐着的这位客人,定是大有来头之人?就连上酒菜的时候,都是格外的小心,再小心。
就在王承恩走出高升客栈后不久,一直紧紧地关闭着,由重兵把守的礼部贡院的大门,吱呀的一声,缓缓的大了开来。
高升客栈楼上,朱由检的视线,一下子便转向了礼部贡院的大门。
又过了好一会儿,一个中年士子,从贡院大门后面走了出来,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最后变成了一大群人,密密麻麻的,只看到一片攒动的人群。
人群中,有意气风发,走路带风的年轻学子,也有两鬓斑白,脚步已经有些蹒跚,低头垂首,唉声叹气,走一步,叹三叹的五六十岁的老年学子。更多的,却还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学子。
那些年轻的学子,意气风发,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的年轻学子,多半都是第一次来参加礼部会试的,信心十足,胸有成竹,故而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而那些五六十岁,已经两鬓斑白,须发皆白的老年学子,却多半已经是参加了好多次会试,屡试不中,已经被磨灭了意气棱角,甚至已经对考中失去了信心的。
而那些三四十岁的中年学子,跟二十来岁,年轻气盛的年轻学子相比,多了一份沉重,跟五六十岁的老年学子比起来,却又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这些学子,人数最多,每次取中的人数,同样也是最多的。
真正三十岁之前,就能够高中进士的,那是天才中的天才,一百个一千个人中,也不见得能有一个。
而六十多岁以后,考中进士的,同样也是少之又少,甚至很可能比三十岁之前高中进士的人,还要稀少!
真正取士的主力军,还是得看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这些人!就连现在内阁中,最受朱由检信重,甚至很有可能要接替李国,成为内阁次辅的内阁大学士徐光启,也是在四十二岁的时候,才高中进士的!
前不久,朱由检已经将一份之前留中不发的参劾内阁次辅李国的奏章,和参劾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奏章,朱批后,已经交给都察院复议了。
批复留中不发的奏章,这是皇帝想要清退一些朝中重臣,惯常使用的法子。
留中不发的奏章批复后,几乎很快,朝中的都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便会再次上新的参劾的奏章,而被参劾者,多半也会知情识趣的上告老乞骸的奏章,乞求告老还乡。
通常,只要没有做得太过火,或者真的犯下了天怒人怨的大罪的重臣,皇帝就会在三次下旨慰留之后,便准了告老的奏章,免去实职,保留下一些荣誉性质的官衔后,准其告老还乡。
至于都察院或者六科给事中参劾奏章中所列举的那些罪名,自然也就不会再追究了,除非,除非有朝中的政敌,故意跟其过不去,硬要穷追猛打!
当然,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一个官员,告老致仕,通常也就意味着平安落地,可以安心的在家养老了。
如今,兵部尚书王在晋乞老的奏章,已经连续上了三份,朱由检也已经批复了准奏二字,内阁次辅李国乞老的奏章,也已经上了两本了,再有一次,朱由检也就可以准奏,让他回家养老了。
至于接替兵部尚书王在晋的人选,朱由检已经有了腹案,先皇兄的帝师,孙承宗,因为王在晋的缘故,现在可一直都还在老家待着,还没被起复呢!
朱由检打算在王在晋离开后,就起复孙承宗,让他做兵部尚书。至于内阁次辅,其实内阁中其他辅臣,都已经心知肚明了,朱由检属意的,是大学士徐光启!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