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次日,在李泰引路之下,去了一趟英魂阁,见得阁外朝圣者数不胜数多有感概。阁中首位杜如晦,次位是李思前,原诡牙军一师一旅二团团长,下有千人名,都是当初一同潜入瀚海城的兄弟们,攻在破坏了城中的辎重,让诡牙军轻而易举拿下此城。
第三位,黄四,苏烈领军与薛延陀十万援军之战,损伤惨重,黄四身为排长,领人用命摧毁了薛延陀的补给线,立下大功,下方为排中所有战士之名。
第四处则大不同,英魂碑列堂中,上刻数万人名,上方四个大字“沙陀之战”!正是苏烈领军交战之地,两万余名将士魂定他方,看的李二热血沸腾,此乃旷世壮举。
而长孙氏,偏殿第一,或者说是内殿第一位,与杜如晦等人不同,画像立中央,祭坛千炷香。
“朕,错了,观音婢,朕,真的错了!”李二看着长孙氏晚年画像,心如刀绞,满头华发慈眉善目,却都是岁月刻痕,脸庞两处泪痕道,让人心中多感伤。
“青雀,我死后,能否与她共墓?”
李泰赶忙摇头“父亲,您莫要乱想,身体这般硬朗,还可活百年呢!何况,您是帝王身,要归皇陵供万民敬仰。”
敬仰?李二不信那长安皇陵会有人敬仰,哪似华夏英魂阁这般,日日供香,从未间断。
失魂落魄般让李泰引回了府中,夜中不食不眠,满目通红。
李承天却住在了学府之中,家府内都是女眷,未免他人相疑,还是莫要归家最好。不说他,王玉禾现在也被赶了出来,如今的元首府,更像是宝妈交流基地,六位贵妇,数百位侍女丫鬟,产婆日日在旁,还有女医十几名,全方位保护。
李承天刚躺下,就见李泰匆忙跑来“二哥,父亲......他想见你。”
李承天想拒绝,但见李泰殷切地目光,不好直说,起身随他一同去了李二所在之府。
“父亲,二哥来了。”
进的殿中,见李二披肩散发坐在炕上,手中酒一壶,神态十分憔悴。
“什么事?”李承天见李二光看着自己,又不言语,先行开口。
“朕,后悔了。”李二说完之后好像卸去大半力气。
李承天扭头就想走,大半夜跟我说你后悔了?闹呢?
“还能归唐吗?你还是武王,天下至尊!”
“您喝多了,还是早些休息最好。”言罢就准备离开。
“朕想看到大唐也如你新唐这般模样,往前种种皆是朕错,然百姓无错。双唐立世,本为一家,如今他国皆笑我唐无德,何苦闹得这般地步?”
“关我何事?”李承天驻足“你的错?既然已经变成了两国,又怎能再复一国,就算我答应,新唐百万百姓也不会答应,他们比我更怕。就如覆水难收一样,一句你错了,就想让我们幸苦许久之功尽归那旧唐?哼,您怕是还未醒吧?”
李泰在门外听着,脸色十分难看,他希望两国合为一国吗?希望,但又怕如今这般桃园之地再复往日长安之相。
“你要朕如何?哪怕舍了性命,只要......”
李承天赶忙举手打断李二所言“快停,我可不敢要您的命,别多想,只是您还不值这百万百姓在我心中的分量。若您当真死了,我也不会答应。”
“可你也姓李,你从未改过朕的赐名便是明证,朕信你!”李二黔驴技穷,口不择言。
“我的李,可不是皇李,至于中间这个字,若非看在娘亲和青雀他们的份上,你觉得我会留下来吗?让您误会了,明日起,我复归原名,李天天,这个承字,您还是留给他人吧!”
听到此处,李泰顾不得其他赶忙冲进屋内“二哥,不可!”
李承天笑问:“有何不可?”
“我们是兄弟!”李泰噎声后答。
李承天头也不回“也可以不是!”,似这等两句话就像换得他人劳动成果的“父皇”,还是及早划清关系最好。
李二呆滞地看着李承天离开,“就这么走了?”
“唉,父亲,您还是早些休息吧,天色不早了。”李泰怪不得李二,子不言父之过,如今且看二哥究竟如何打算吧,至于今日听闻之言,只要二哥不说,其他人绝对不能知道。
所幸,第二日李承天并未因此下令复名,但却埋下隐患,不知何日,李承天当真复了本名李天天,那两唐比较死战不休。易名为大耻,旧唐若知,不管李承乾是否愿意,都要起兵。而新唐,既然李天天不在是皇族,那么李唐必须要亡,只有这样,李承天才不会背着千古骂名。
李二酒醒之后,暗骂自己糊涂,酒后失言,险些铸成大错。他敢只身入唐最大的把握,就是李承天还未抛弃的皇族外衣,而两唐至今未战也是因为这层外衣。真要没了,双方必死一方。
“元首,近日来,无数僧侣请求从姚州入华夏传教。”秦怀英执书立于一旁,看着李承天。
“依你看,该当如何?”李承天并未恩准,而是先问秦怀英。
秦怀英摇头“我新唐初立,各处无有信教者,凡僧侣道门都被赶出唐地,不准入。如今,数万僧侣每日跪在姚州城守府外请求,怀英拿不准。”李崇义干的好事,当初新唐满大街游走的心理疏导师,为了方便传信于民,上书请教育部批准,将佛门寺院乃至道门青庙全部赶了出去。
“他们有何要求?”
“建寺庙千座,容僧侣万人!”
李承天“哼”冷笑一声,数万人跪在城守府外相逼,又岂是简单入华夏之事,如此布局,只怕夺民心而养他僧门。“不准,聚众闹事者,准叶远杀之!”
秦怀英劝阻“为首者,乃是普闻大师,陇右道和关内道中信者数万,不好直杀,连姚州城内都有很多百姓供奉。”
“让他入华夏,明日一见,若心中有鬼,杀,无鬼,自当领众僧退去。”
秦怀英点头退下,能让这和尚与李承天见山一面最好,元首下令,新唐无有不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