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78章大明朝坑爹的商税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7153 2024-01-30 13:21

  这几个人分别是户部员外郎李明,工部郎中林振宏,太仆寺寺丞王远山,通州巡抚衙门户部主事张源。

  看完,皇帝只说了一句话派人送到北京给李自成,让他去处理。

  这个案子的重点已经不是朝堂上有哪些官员牵扯进来了。

  而是偷的税粮,都去了哪里。

  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做好防御,才能从源头上治疗。

  所以,屠氏才是重点。

  当然,屠氏已经派人去抓了。

  沈棨也因为宣府走私粮食案,被羁押到了北京。

  由于沈棨总督的特殊身份,按照流程,他是由军督府的人来审。

  不过,若接下来在屠氏那里找到了一些和他有关联的,恐怕这个案子刑部、反贪总府、军督府、大理寺要交叉审讯了。

  崇祯暂时不想去细问这个案子,他此次来的重点也不是这个。

  清江督造船厂的事情吩咐好后,崇祯第二天就离开了清江县。

  此时已经是九月初五。

  距离他和亲王们约定的九月十八日,已经只有十三天了。

  从清江县一路快速到南京,只花了三天时间。

  皇帝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他的行踪暴露后,必然会有人快速将皇帝南巡的消息传出去。

  当消息刚刚传到南京的时候,皇帝本人却已经抵达了南京。

  也就是说,南京的人知道皇帝在淮安了,都大吃了一惊。

  但他们不知道,皇帝已经在渡长江了。

  下午两点的时候,皇帝渡过了长江,在江口,锦衣卫处理好关卡的事宜,守卫们不敢阻拦。

  王敬文还在疑惑这位张公子的身份。

  不过他已经猜到这位张公子一定来头不小。

  崇祯说道“敬文。”

  “张公子。”

  “你到过南京吗?”

  “没……没有,我一个穷秀才,没到过南京。”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

  南京城,当今世界第一大城,最繁华的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人文、经济都在这个时代的巅峰。

  即便现在大航海已经开始了,伦敦、马德里、巴黎、伊斯坦布尔、维也纳、阿姆斯特丹,这些欧洲的主要城市都无法与这座城市相比。

  它是大明朝的经济中心,人文中心,学术中心。

  而北京,则是政治和军事中心。

  准确的来说,北京城更像一个军事要塞。

  当年朱棣迁都北京,也更多的从军事平衡和政治平衡的角度来考虑的。

  至于经济,北京的经济是没法和南京相比的。

  为什么?

  朝廷在北京,难道不知道大力发展北京的经济吗?

  发展哪里的经济还真不是朝廷说的算,是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南京坐拥长江,有秦淮河流入,河运发达。

  最最重要的是,整个南直隶、浙江省,河流遍布,大多数可以通入长江,这就给商业提供了沃土。

  南京不发达都难。

  而且,从宋朝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就开始南移,形成了太湖和常州商业圈,手工业和粮食产量都非常可观。

  为南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供给,这才是南京发达的根本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

  南京发达归发达,可它的发达,似乎和朝廷关系不大。

  商业税少的可怜,与它的地位实在不相符。

  大明朝的朝堂,并没有好好利用东南这块宝地。

  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没有相应的改变,朝廷和东南严重脱节。

  望着前方的南京城,崇祯笑道“敬文,走,我带你去见识见识南京城。”

  南京城的路上,商贾如云,络绎不绝,比北京的还要壮观。

  骆养性带着大部队先行入了城,崇祯则带着几十个护卫,慢悠悠,一边欣赏着秋光,一边向南京城走去。

  走到主道的时候,商人明显更多,速度也慢下来。

  前面已经靠近南京的上新河关卡,是大明朝收商税的地方之一。

  大明朝在郭县、济宁、徐州、淮安、扬州、上新河、浒墅、九江、金沙州、临清、北新诸沿运河和沿江要地,设征税关卡。

  商船路过这里,一律得交税,也就是过税。

  大明朝的商税大致可以分两类住税和过税。

  其中过税又分了官店钱、塌房税、肆摊市门钞、落地税、牙税、契税、酒醋税、屠沽税等等。

  过税包括钞关税、抽分税、门税、淮安四税等等。

  当然,关税除了河运设置关卡,在陆路也有设置。

  只不过,由于生产力的限制,交通设备不发达,明代大多数的大宗商品走河运,所以河运的关税肯定是大头。

  大明朝的商税肯定是有的,也绝对不是后世网上有些人说的不收商税等等,更加和魏公公没半毛钱的关系。

  就说眼前张晨看到的,就是在收关税。

  商人们大车小车,在关卡接受检验。

  王敬文突然说道“张公子,你看,那个人是不是周公子?”

  崇祯定眼看去,好家伙,还真是之前在徐州遇到的周公子,还有他的头号狗腿子跟班李秉如。

  崇祯算了一下时间,他是徐州一路南下,在淮安停留了几天,再急速赶往南京,而周公子应该是一路南下。

  崇祯的速度比对方快,在这里相遇倒也是合理。

  崇祯立刻看到有几个商贾走到公子旁边。

  其中一个商人大量了周公子两眼,说道“这位公子,可是官人?”

  一边的李秉如说道“自然是了,你有何事?”

  “哦,小人这里有一批货,要过前面的关卡,想借公子过个关,这里有一点薄银,还请公子笑纳。”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银子来,足足二两银子。

  李秉如看来一眼周公子,周公子点了点头。

  这一幕被张晨看到了。

  明代的商税也是有规矩的,有功名的举人、进士,还有官员、勋贵等等,都是不收关税的。

  所以许多商人在路上运气好,遇到这些人,就会给点钱,在他们的庇护下,免费过关。

  这是大明朝的基本国情之一。

  崇祯又看到两个商人在路边找到了周公子。

  他留心了起来。

  正好这个时候,东张西望的李秉如看到了崇祯。

  他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哟,这么巧,在这里遇到了。”

  周公子撇过头,也看到了崇祯和王敬文,他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崇祯说道“你们这是在逃税?”

  他此话一出,那几个人商人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全身炸毛了,怒视崇祯。

  周公子说道“有些事,不要乱管,有些话不要乱说,对你没好处。”

  崇祯笑而不语,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总不能直接在这里抄家伙吧,这样影响多不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治不了问题。

  他目送这批人走到前面的关卡,一路过关卡。

  那关卡收税的人拿李秉如一点点银子,就没有多问了,立刻放行。

  崇祯心头一沉,好家伙,难怪朝廷收不上来商税啊!

  其实大明朝的商税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了,今天看到的这一幕,并不仅仅只是基层人员贪污这么简单。

  朱元璋本人不太重视商税,这和他的出身有关系。

  朱元璋是政治、军事强人,但他也有弱点,最大的弱点就是金融和经济。

  大明朝最开始的银钞就是被他本人玩废的,他对地方官的要求也强调稳定地方治安、维护地方秩序、倡导风化等等。

  至于某些官员如果在地方上严格收取商税,则会被他认为斤斤计较、不务正业。

  甚至过甚者,还会被责备几句。

  官员们当然会转变风向。

  所以,大明朝的官员们,从朱元璋时代,脑子里就对关税不重视。

  然而,时代是发展的,朱元璋时代是刚从战争年代过来,全国重农没毛病。

  明朝末年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大明上上下下对商税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

  张晨刚穿越过来的第一年,也就是崇祯二年年底,他在账本上看到的商税收录,10万两。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再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只收到10万两。

  要知道,正统历史上,崇祯给河西务的关税目标是4万两,仅仅一个河西务就定的是4万两。

  不过那只是朝廷定的目标而已。

  实际上朝廷在过去的商税制度里认认真真收,还是可以收几百万两的。

  可是一来地方官不太重视商税,二来商税监察制度不严,基层人员像今天这样的操作实在太多。

  再加上层层盘剥,到户部手里的也就那么多了。

  <scrpt>();</scrpt>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