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泉目光在两人身上打量了一圈,又仔细审视了杨荥片刻,朝她问了几句话,见她应答得体,思虑周全,非常满意。
也好,酒楼就交给你管理吧,我会尽快把猴子调到千户所,不会让你们分开。
杨荥摇了摇头,正色道:军师误会了,我和候百四虽住在一起,却分房而睡,并无特别关系。
猴子则面露喜色:多谢军师。
张阳泉只当杨荥脸嫩,也不说破,笑道:要不要再给你找个帮手?
杨荥扬了扬下巴,道:不必,小女虽是寡妇,却也不输于人,倘若不能经营好酒楼,甘愿受罚!
张阳泉不由看了猴子一眼,心中颇有些为他担忧,娶上这么一个强势女子,婚后生活堪忧啊!
当天下午,窑炉纺织作坊私塾便同时开建,一时之间,山寨再次变得格外忙碌。
当天晚上,胡光曹也找上门来,说原来的铁匠作坊不够大,希望扩建。
铁匠作坊在张阳泉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现在可以炼制刀枪,以后还可以炼制火炮火枪。
如能找到煤矿的话,甚至能炼制成焦炭,烧出水泥来。
他一口便答应了胡光曹要求,还嘱咐他把寨子里的余铁全部打造成长枪。
不知不觉中,龙潭寨开始朝着生产基地的方向转型。
不到半个月,窑炉和纺织作坊都搭建好了,耿四也每天带上一百多名暗中募集的士兵来到山寨。
军军师,大寨主说这些士卒不不大可靠,里面可能有细作不不能让他们离开寨子了!耿四结结巴巴道。
张阳泉心中一凛,细作说不定就是张明鉴黄伯燕派来的,让他们知道山寨暗中募兵,确实是个隐患。
当即点头同意了,又让负责练兵的徐百升多留意这些新兵。
这一日早上,张阳泉刚派出猴子去北门大街上盘两个铺子,徐百升便找上议事堂来。
怎么了,徐百户,有事吗?
徐百升拱手道:军师,属下在新兵之中发现一名奸细!
谁派来的?
马鞍寨。
张阳泉一愣,颇感意外道:过来干什么?
刺杀您。
张阳泉沉默了一会,道:马鞍寨为何要派人来杀我?
徐百升道:最近他们下山做买卖时,被我军剿杀了几次,所以心生报复。
张阳泉暗哼了一声,道:派人去请二寨主回来,让她带五百弟兄,把北郊所有山寨都剿了吧。
徐百升点头答应。
对了,顺便告诉所有人,寨子要选千夫长了,只不过大家功劳都还不够。这次剿灭山匪的任务,让他们给我多立点功劳!
徐百升道:是否召集所有百户参与剿匪?
张阳泉想了想,道:目前只有山猪一人够功劳升千夫长,那就只留他一人守江都,其余人都跟着二寨主去立功吧!
得令!
一片忙碌之中,江都城进入了二月,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募兵令已经下了快一个月,四门守军的数量越来越多。
龙潭寨的三座铺子也已经开了两家,泰州那边却依然没有消息传来。
秦苓思剿匪十分顺利,众百夫长十夫长都是凭功劳升上来的,个个勇猛精健,为了争夺功劳,斗志高昂。
而龙潭寨周围的都是一些小山寨,还不如以前的龙潭寨强大,更无法与现在的龙潭寨相比。
一个月内,北郊所有山匪盗贼被一扫而空,还缴获了不少战利品。
李二赵德胜徐百升猴子山猪五人升为五大千户。其中山猪凭借前功,李二徐百升赵德胜都是因剿灭山贼时作战勇猛,升为千户。
猴子靠着出众口才,说服一个山寨投降,也占据了一个席位。
当然,五大千户都是内部叫着,并无千户金牌和总管府认可,对外依然是百户。
这一日,北门大街上,一阵鞭炮声突然响起,大街上的百姓齐齐循声看去,只见大街东面,又开了一家店铺。
铺子名称叫秦记瓷铺,不少百姓都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大街西面。
那里半个月前就开了一家秦记酒楼,三天前又开了家秦记布庄。
有人议论道:看来咱们江都城又来了位秦姓巨商,五天不到,连开三家铺子,这手笔可真不一般!
也可能原先是城西或者城南的大商,听说那边生意越来越难做,不少商人跑到城北!
现在是酉时中旬,天色一片昏黑,秦记酒楼虽刚开张不久,生意却格外红火,门外进进出出的客人络绎不绝。
城墙上,秦苓君看了一眼身边的张阳泉,笑道:还是你有法子,免费让他们吃上三天,一下子生意就红火啦!
张阳泉感叹道:还是咱们寨子里的师傅手艺好,不然白吃十天也没用。
秦苓君斜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听说也有不少人是来看美人的,你还真是好眼光,选了这么美一个掌柜!
张阳泉忙道:是她自己毛遂自荐,并非我所选!
秦苓君不置可否,也不再追问。
两人一起下了城墙,来到酒楼,正在柜台算账的杨荥瞧见两人,快步迎过来了。
大寨主,军师,这两天的营收已经把前三天的投入都补回来了!她今天穿着一身绿色襦裙,外披蓝色小褂,尽显丰腴身材。
秦苓君点点头,问:每日能盈利多少?
杨荥道:今日营收一百两左右,减去成本,盈利四十两上下。
秦苓君颇为满意,如此一来,光凭酒楼一个月就能挣一千多两,欣然道:好好干,若是你愿意,我可以让你儿子过来陪你!
杨荥摇头道:不必,他留在寨子就好。大寨主若想嘉奖属下,属下倒有一个不情之请!
你说。
杨荥道:我希望我家林儿能进何太公的私塾读书!
秦苓君已经从张阳泉那里听说了私塾的事,奇怪道:你直接让他去便是,何必求我?
杨荥叹了口气,道:我带他去找过何太公,只可惜林儿不会说话,冒犯了老人家,所以不愿意收他!
秦苓君道:好,这事我答应你。
杨荥欣然道:多谢大寨主,您和军师一起在这用膳吧?
秦苓君摆手道:我们在千户所吃过了,你自己忙去吧。和张阳泉一起离开了酒楼。
两人接着又去了布庄和瓷铺,布庄已经开始经营,由于寨子的纺织作坊刚建立没多久,卖的布匹种类少,生意冷清。
瓷铺却不同,虽然刚开张里面瓷器也不多,却件件精美,吸引了不少客人。有人当场就买下数件,生意比布庄强多了。
秦苓君拿起一件瓷器看了半晌,赞道:这个舒婷果然是个人才!
张阳泉笑道:咱们山寨确实隐藏了不少人才,要不是泰州的突然变故,差点就埋没了。
秦苓君心想店铺开得如此顺利,山寨粮食的压力便能大为缓解,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一万士卒训练成精兵。
于是放下瓷器,道:咱们回去吧,今晚再加个晚训。
张阳泉抽了抽嘴角,犹豫半晌,还是没有出声反对。
曾经参加军训时,总希望教官手下留情,不要训练太苦。如今当上统帅,想的却是让士卒们尽快形成战斗力。
唉,所处位置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果然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