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只想求活

第三十三章 傅宗龙的失与得

朕只想求活 竹油拌饭 7707 2024-01-30 13:34

  傅宗龙此前远在贵州任上。

  为了能够尽快见到这位大臣,朱由检之前也特意安排的传旨之人要身体健壮。

  如此才马不停蹄的短短十日内抵达贵州传旨,并马不停蹄的带着傅宗龙回京。

  突然接到新帝千里迢迢的传召,傅宗龙感到疑惑。

  但是也只能尽快进京。

  得知傅宗龙进京后,朱由检这次倒是体恤了许多,让傅宗龙好好休息一晚再召见。

  见到傅宗龙的第一印象给朱由检的感觉就是此人书生气息不重。

  面容坚毅,浑身也散发着一股刚正气息。

  对此,朱由检也略感放心。

  但是在接下来的奏对中,傅宗龙的表现让朱由检略感有些失望。

  在傅宗龙身上,朱由检没有感觉到如之前孙传庭与卢象升那般狂热的情绪波动。

  虽然对于大明如今的问题认识也还算中肯,但是谈话中就要委婉了许多。

  总之,让朱由检感受到傅宗龙有所保留和顾忌。

  但是,总体来说,傅宗龙的品性还算刚直,至少从贪污方面讲,还算可信。

  当下,朱由检实在是找不到那么多完全符合心意的人选了。

  无奈之下,也只能用傅宗龙。

  当下,朱由检任命傅宗龙为河南巡抚,主要负责河南赈灾抗灾事宜。

  同时也拨付了傅宗龙一百万两银子以及能够换来五十万石粮食的三件套,作为傅宗龙上任的大礼包。

  虽然这份大礼包相对于之前给孙传庭和卢象升的大礼包要少了许多。

  但是在河南地界是没有军镇的,所以不需要负担军费开支。

  所以,总体而言,傅宗龙对于皇帝赐予的大礼包自己真正能够用于赈灾抗灾的并不少。

  原本,进入京城后,傅宗龙也听闻了不少之前在新帝手中诞生的两个幸运儿的事。

  因此也对于这次入京面见皇帝充满了期待。

  之前那两个人,一个此前还是辞官闲赋在家的默默无闻的五品官,一个只是河南的一名知府四品官。

  两人竟然面见皇帝后直接一步登天,都各自擢拔为边镇总督高位上了。

  而自己与这两人相比并不差,或许也能展望一下蓟辽总督的位置?

  对于孙传庭与卢象升这二人,傅宗龙此前几乎没有多少了解和认知。

  也不知道皇帝是出于何种原因擢拔这两人。

  皇帝又是如何知道这二人的能耐的。

  很多谜团都在傅宗龙心中无法解开。

  只能在心中认为当今陛下慧眼识人,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且魄力非凡。

  因为,傅宗龙即将成为第三人,自认自身并不是什么庸才,所以也不能认为之前的两人是什么庸才。

  当然,在京城中,傅宗龙也听闻了不少对于孙卢二人的议论。

  不少议论认为皇帝的这次擢拔有些孟浪了,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许多人并不看好此二人的前途,或许不久之后就会有关于此二人的笑料传来。

  毕竟步子迈的太大了,容易踩空。

  只是,在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傅宗龙对这些评价并不以为然。

  第二日便抱着满心期待入宫面圣。

  对于皇帝直指大明社稷根本的问题,有了前面两人的铺垫后,傅宗龙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只不过,或许是因为思想有些保守的原因,傅宗龙在回答时语气和用词都有些委婉。

  总体上还是从根本上指出了大明的问题。

  但是让人听着总是有那么些朦胧,不够直接。

  傅宗龙认为自己的做法并没有错,很正常。

  毕竟这个王朝还是皇权至上。

  在皇帝面前有些东西有些话不能说的那么赤裸裸。

  意思到了就行。

  这个思想就有些明哲保身的味道了,不像孙卢二人那么干脆直接破釜沉舟。

  因此,朱由检也不是太满意。

  最后听到皇帝只是给了自己一个河南巡抚的职位时,傅宗龙心中有些失望。

  与他心中期待的蓟辽总督位置差了许多。

  但,傅宗龙也不愧是社会精英了,没有过多的纠结于这个失望之上。

  而是开始反思自己得到的待遇为何与前两人相差这么多。

  这肯定与之前与皇帝的对奏有关。

  片刻时间后,傅宗龙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个关键就在于之前自己在回答皇帝问题时说的不那么透彻。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对自己的评价很可能就低了不少。

  想清楚缘由之后,傅宗龙心中对于皇帝那隐隐的一丝不满也消除了,更多的是为自己的表现感到惭愧。

  对于皇帝,傅宗龙也只有感激。

  终究,皇帝还是认可自己的,而且除了官职以外,皇帝给自己赴任的赐予也并不比之前的两人少。

  心中也暗暗发誓,要与孙卢二人比较一番。

  让皇帝失望了一次,绝不能再有第二次。

  一次失望,后续需要付出更多做出更好的成绩才能挽回。

  不就是豁出去么,咱老傅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一次老傅我认栽了,被猪油蒙了心智。

  等着看吧,老傅我必将河南灾民安排的妥妥帖帖的,将那些吃人的蛀虫折腾的明明白白的。

  出了皇宫后,傅宗龙心中发狠了。

  同样,傅宗龙也配置了两千的标营作为护卫力量。

  而且傅宗龙出京赴任时带上了价值五十万石粮食的三件套也迅速被商贾们知晓。

  但是,为了不影响陕西剿匪大计,朱由检交待傅宗龙将手中三件套兑换粮食的计划往后推了两个月。

  河南虽然也遭受了旱灾,但是总体上要比陕西轻松一些。

  为了将来的大计,也只能暂时委屈河南饥民两个月了。

  况且,朱由检还给傅宗龙带上了一百万两银子。

  暂时以工代赈,工钱用银两支付,让饥民们再用银两去购买粮食。

  这样也能缓解不少了。

  傅宗龙离京前往河南赴任后,在皇宫里的朱由检才正式松了一小口气。

  截止到现在,朱由检之前对于剿匪抗灾稳固内部所做的一切谋划一切准备,才暂时告一段落。

  还差的一环了魏忠贤前往福建收集的番薯种子了。

  为了扑灭流寇爆发的导火索,为了降低流寇爆发的潜力以及进一步削弱流寇爆发的可能性。

  朱由检反思自己能做的一切努力都做了。

  钱粮准备好了,负责具体执行的人手也安排下去了。

  至于将来会如何,就要看安排过去的这三人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了。

  虽然计划上没有太大的漏洞,但是朱由检也知道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更加复杂。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朱由检此刻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虽然朱由检也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亲自到这些地方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

  但是,朱由检始终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到了这些地方后又能做多少事呢。

  眼下,朱由检唯一还能做的就是紧紧的盯着这些地方的执行情况。

  遇到差漏后给予最大努力的支持。

  改变大明国运以及朱由检自身命运的第一步计划已经布置好了。

  接下来,朱由检就需要抽出精力准备改变大明国运和自身命运第二步的计划了。

  这第二步就是抵御建奴在两年后的第一次入关劫掠。

  这一次的劫掠虽然破坏的只是京畿地区,但是所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这一次成功的入关劫掠,让建奴彻底的看清了大明的虚弱。

  不仅如此,这一次劫掠的收获还极大的提升了建奴的实力,狠狠的刺激了建奴的野心。

  让建奴明白了这大明的北方防线对他们而言就如纸糊的一般,来去自如。

  坚定了建奴从此之后陆续多次入关劫掠的信心。

  同时,这一次成功的入关劫掠,也让大明内部各地军头们认识到了朝廷的虚弱。

  也刺激了这些军头们拥兵自重的野心。

  所以,这一次的入关劫掠对于大明的影响远远不止损失一些钱粮和人口那么简单。

  而是全方位的,让大明进一步加速了走向灭亡的脚步。

  所以,无论如何,朱由检也决定要挫败建奴两年后的第一次入关劫掠行动。

  遏制住建奴实力壮大的脚步以及野心的膨胀。

  遏制住大明内部各地军头野心的膨胀。

  从而为自己夯实根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以及争取到一个更加稳定的内部环境。

  历史已经证明,眼下大明的军队已经无法实现这个任务。

  而现在朱由检也无法大刀阔斧的对这些军队进行改革整编,只能维持现状。

  唯一的办法就是朱由检亲自打造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强军。

  然后让这支能战敢战且战之能胜的强军去完成这个任务。

  距离建奴第一次入关劫掠的时间已经不足两年了。

  朕能够在这两年之内打造出一支能够将建奴抵御在关外的军队么?

  无论如何,这个目标必须实现,不然今后面临的形势会更加糟糕。

  朱由检心志坚定,决心不容动摇。

  大伴,传曹化淳来见朕。

  随后,朱由检向王承恩吩咐道。

  之前为了禁军的整编以及后续的训练计划,朱由检已经做了一些准备。

  现在手里还有点余财,每日还有售卖三件套的万两银子入账。

  有了这些钱粮作为基础,可以着手禁军的整编事宜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