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够调动出来的,也就二十艘。”
朱元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说实话,他心中有些略微的失望。
不过也难怪。
一心不能二用嘛!
大明朝现在光是修铁路,修工厂,就已经耗费了大部分的劳动力。
在派人去修船的话,的确有些人手不足了。
想到这,朱元璋叹了口气。
点了点头。
然后继续开口道:“那这样吧。”
“那二十艘船,都是什么规模的?”
朱标想了想,道:“大概,都是能装两百人的大船,对了,有一艘旗舰,能够装载五百人。”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行,那咱给你三千人。”
“若是往常在内陆的话,咱给你个千八百人也就够了,但这次不一样,这是去琉球,。”
“万一在路上遇到了海寇,可就麻烦了。”
朱标也清楚,这一次航海,自己不可能像上次去沛县一样,带个百八十人就去。
百八十人,应付得了山贼,但可应付不了海寇啊!
想到这,朱标点了点头。
立马开口道:“好!”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
至于对朱标的一些忠告,完全没必要了。
朱元璋相信,朱标知道到了琉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然后接着又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出发?”
朱标想了想,道:“事不宜迟,儿臣明日出发吧!”
“好!”
朱元璋点了点头,接着又道:“对了,你娘也想死雄英了,你带着你娘一起去吧。”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
虽然,朱标心中比较抗拒。
毕竟,在大海上航行,并不安全。
不过,朱元璋也清楚这个问题。
于是,朱元璋又道:“这样,我给老四写封信,让老四也带人跟你一起去吧。”
朱元璋还是不太放心。
毕竟,不论是老朱自己,还是朱标,亦或是马皇后。
都没出过海。
他们对大海的恐惧,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对于一个一辈子没下过海的人来说,大海上风云莫测。
多带些人,总好过少带些人。
朱标也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朱标毛遂自荐,实在是想去看一看自己的大儿子。
但是,大海上的安全问题,朱标自己也担心。
况且还要带着马皇后。
下一秒,朱元璋又皱了皱眉。
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立马翻开手中的信件,继续看了看。
然后道:“对了,流民的问题,现在都安置好了吗?”
朱标摇了摇头,道:“最近几个月,根据户部的统计,已经有三十万流民,被送到了东北和西北。”
“但流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户部根本送不过来。”
“现在,光是在各地州府等待分配土地的流民数量,就足有十万人之多。”
朱元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道:“明天你去户部,分出五万人来,也一起带去琉球吧。”
朱标一听,愣了一下。
然后立马开口道:“父皇,为何如此?”
“五万人可不少啊!我们恐怕,没有那么多海船啊!”
朱元璋白了朱标一眼,道:“琉球又不远。”
“也就两日的路程,一次运不完,就多运几次呗?”
“再说了,谁说去琉球,一定得用海船的?雄英当初走的时候,不就用的河船吗?甚至还有一艘没有船帆的楼船呢。”
朱标一想,也是。
于是,便点了点头,道:“那好,儿臣明日会去漕运司征用一百艘漕运船。”
“嗯,一百艘差不多了,一艘满载的话能装一百个人。”
“一百艘,一趟就是一万人,送五躺,就足够把这五万人给送去了。”
朱元璋刚刚在信件中,看的一清二楚。
小琉球地广人稀。
土地肥沃。
目前,却仅有十五万口人。
还不如一个扬州府的人口多。
十五万人,的确太少了点。
朱英雄以后,既要发展工业,又要发展商业,还要发展农业,还要发展水师,保卫东南海。
十五万个人,的确太少了点。
朱元璋这才决定,将剩下的十万流民,抽出五万个人来,一起送到琉球。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即便在给朱英雄五万,也肯定是不够用的。
不过,大明朝的流民很多。
虽然被户部登基了的流民,算上那些已经在东北和西北被分配到了土地的流民,一共有四十万。
但估算一下,大明朝至少有不下百万流民。
这些流民,都会成为隐患。
东北和西北固然地大物博。
土地肥沃。
但在没有完全完成工业化之前,有几个人愿意跑去那些地方?
东北和西北,那就是边陲之地,是苦寒之地。
即便是三年免税,没人能分得上百亩土地,依旧有不少人不愿意去。
再加上,东北和西北常年受战乱影响,也会影响农业的产出。
与其将那百万流民全都送到边陲之地。
倒不如将他们送到已经开发好了的琉球更为划算一些。
至于东北和西北。
等北边的敌人们彻底消灭之后,在大举移民也未尝不可。
更何况,现在的东北和西北,也已经成立了无数卫所,光是东北地区,就有十几处大型卫所,拥有常备军不下十万。
东北的安全问题,暂时不需要考虑。
但东海的安全问题,得考虑好啊!
毕竟,朱元璋已经决定要解除海禁了。
一旦解除海禁,那么,大海上,什么三教九流都会来掺和一脚。
而解除海禁之后。
汉人最大的贸易区域,基本上都是那样,或是天竺那边。
毕竟,那些地方盛产香料和一些奇珍异果。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