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拓跋焘道:“朕决定放宽选拔官员的标准,这样可以补足官员空缺。”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
“陛下,臣认为可以同时让各个世家将更多的家族子弟送到各郡县进行候补,这样也可以缓解官员短缺问题。”
“可以,吏部拿出个办法,朕认为可行就可以实校”
“诺。”
拓跋焘正在解决三省六部推行后的问题,但是此时辽东正在进行一场巨变。
北燕太平二十二年八月,冯跋病重,征召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来到寝殿嘱托后事。九月,冯跋病情加重,命令太子冯翼主持朝政,统率全国的军队,防止生变。
然而冯跋并没有像原本历史在太平二十二年病逝,而是拖到了太平二十三年,冯跋病逝之后,太子冯翼并没有让冯弘回京吊丧,而是调集重兵以防不测。
冯弘得知之后,也调集手中兵马向龙城进发,燕国即将爆发内战。
冯翼知道消息立即率兵准备和冯弘交战。
“太子殿下,臣认为当先正君位再讨不臣。”
其余大臣也纷纷附和。
“如今战事紧急,本宫不能这样,不必多,立即调集兵马,我要和本宫的叔叔较量一番。”
“殿下,臣以为可以劝中山郡公投降,保其爵位。”
“是啊殿下,如今外有强敌,不可自相残杀。”
冯翼思考片刻道:“那就先劝降吧。”
“诺。”
三日后,双方大军在城外对峙。
冯翼纵马出阵道:“叔父,如今魏国虎视眈眈为何率兵前来龙城。”
“畜生,皇兄病逝,你不准许我吊丧,还问我为何带兵前来,是不是你害死我皇兄的?”
“放屁,我怎么会害死我父皇,你休要血口喷人。”
“那你就让我进城,我要看看我皇兄的遗体。”
“你好大的胆子,难道你要篡位不成。”
“太子冯翼,德不配位,本将军乃先皇亲弟,理应继承大位。”
“先皇有旨,冯弘谋反,人让而诛之。”
“废话少,前军冲锋。”
冯翼也下令进攻。
双方步兵开始冲锋,但是速度都很慢,似乎不愿交战。
其实应该理解,不少人曾经并肩作战,如今却要拼杀,都下不去手啊。
看见这样,冯翼和冯弘再次下达命令,这才让前军加快速度。
双方前军开始撞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冯弘麾下是抵御魏国的精锐,所以暂时占据了上风,冯弘见状下令骑兵冲锋。
冯翼这边的骑兵也得到了冲锋的命令,双方骑兵很快展开交战,依旧是冯弘这边占据优势。
冯翼感觉情况不妙,立即下令全军前进,准备用数量优势取胜。
但是一时间双方却陷入僵持,但冯翼这边却没有磷牌,然而冯弘那边还有骑兵未动。
冯弘见双方僵持,立即亲率骑兵冲击冯翼中军。
冯翼感觉事情不妙,但是身边已经没有兵力可用,只得将卫队派出去无妨冯弘的骑兵。
但是随着冯弘的骑兵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和冯翼卫队交战在一起。
不过让冯翼心惊的是卫队有些抵挡不住骑兵的进攻。
同时冯弘这边的前军也稳步前进,两侧的冯弘军也缓缓前进,骑兵也是冯弘占据优势。
但是有个问题很奇怪,双方喊杀声很大,武器碰撞声也很大,但是交战过程并不激烈,尸体也没有留下太多。
但是冯翼和冯弘并没有察觉出来,并且,依旧在下令加强进攻。
一刻钟后,冯翼的亲卫有些支撑不住,开始溃散,冯翼无奈只得下令后撤。
然而鸣金之后就后悔了,冯翼军本来就不想打,如今还被冯弘军压制,这样之后,冯翼撤湍命令就成了其军崩溃的导火索。
冯翼无奈,只得聚拢残兵向龙城后撤,但是冯弘军紧追不舍,一路收拢俘虏。
当冯翼逃到龙城,身边只剩下不到千人,而且各个带伤,衣甲凌乱面色惶惶。
“快开城门,太子回城了。”
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看到这里很庆幸自己的选择。
时间提前到交战之前。
中书监申秀、侍中阳哲二人负责城内事务,他们商议,到底该支持谁。
“我们还支持谁,是太子冯翼,还是中山郡公冯弘。”
“哎,太子无谋而少断,我认为当支持中山郡公。”
“好,既然这样,我们马上安排,只要太子战败,我们就将城池献给中山郡公。”
二人商议要毕,立刻控制城内局势,将城防交给自己的亲信,然后二惹上城楼等待结果。
他们准备太子进城之后立即擒下,然后再献城。
不久后,冯翼带着残兵来到城下,二人对视一眼,然后下令打开城门。
当冯翼进入城池,刚刚下马,周围士卒就开始发难。
忠于冯翼的士卒拼死抵抗,奈何刚刚经历失败,并且长途奔逃,体力已经达到极限,所以很快就被击溃。
太子冯翼被擒。
“申秀、阳哲你们两个狗贼,本宫错信你们,你们这两个畜牲,父皇对你们恩重如山,为何要背弃于他。”
“太子殿下,臣等无奈,不想看着燕国毁于一旦。”
冯翼哑口无言,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
这个时候,冯弘大军赶到城外,申秀下令打开城门,然后出城迎接冯弘。
“参见将军。”
“你们这是?”
“我们不愿看到燕国陷入内乱。”
“好,传令大军进城。”
冯弘控制住城池,然后亲自祭拜亡兄。
一通哭诉,之后下令废除冯翼太子之位,并宣布自己继承皇位。
众大臣没有异议,这件事很快就平息。
冯弘给皇兄上谥号文成皇帝,庙号太祖,然后宣布登皇帝位,改元太兴。
之后冯弘立即调遣军队防止魏国趁机入侵,然后将冯跋一百多个儿子包括冯翼在内全部杀死。
燕国内乱平息,但是冯弘毕竟不是顺位继承,国内也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同时魏国,拓跋焘得知燕国内乱的消息很是兴奋,燕国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这让他感觉时机已到。
于是下令今岁各地加大囤积粮草,准备明年再伐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