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第426章 大明朝的西瓜何其贵也

  车驾缓缓驶出京师城门,向着保定府而去。

  这是崇祯第二次出北京城。上一次南巡已经过去数年。

  而且上一次子出巡,御马监、禁军、东厂、锦衣卫全部随校

  将圣驾围的水泄不通。使得崇祯根本看不到百姓的真实情况。

  马车内,陈圆圆看着眼前的帝王,眼神也从早年的憎恨变成了如今的钦佩。

  这些年大明的消息在崇祯的授意下也传入了皇庄之内。

  陈圆圆知道,大明在崇祯的治理下,可以威加海内。

  几个时辰后,一行人缓缓进入了保定府的地界。崇祯看了一眼外面,百姓们多了起来。

  看着还算欣欣向荣的保定府,崇祯不由松了一口气。自己不敢想象,若是连这里都乱象丛生的话,那远在千里之外的等你土地是什么样子。

  “保定知府是何人?”崇祯轻声询问道。

  一旁的陈圆圆闻言,连忙翻阅大明的官吏任职册子。

  这是出行前,王承恩交给她的。作为贴身之人,有些事情陈圆圆她们回答比王承恩和李若琏回来要方便的多。

  “回黄爷,保定知府乃是崇祯十六年进士徐作霖。”

  “十六年,徐作霖!”

  崇祯闻言眉头微皱。崇祯十六年,乃是自己到来之后开设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恩科科举。

  当时录取了南北各三十六名进士。

  如今的交趾布政使顾炎武就是十六年的状元郎。

  这还是崇祯特别关照之下才有的成就。

  想到顾炎武,崇祯又记起一件往事不由的轻笑起来,“孔府遭到建奴血洗。”

  如今的衍圣公已经被崇祯“请”到了京师内居住。

  而孔府遭劫之后,阖族上下没剩几个人。

  曲阜城内的万亩良田,被朝廷以孔圣饶名义分发给帘地百姓。

  顾炎武也是建奴血洗孔府一事获罪被贬斥到云南。后又遭遇到了沙普之乱,随明军进入安南平叛,立下大功。

  这才让崇祯力排众议的任命其为交趾布政使。

  而这个徐作霖,排在殿试末尾。

  区区五年时间便做到了一州知府。还是在这子脚下,让崇祯很是好奇。

  要知道普通的士子,五年的时间大多数该停留在县官这一层次。

  想到这里崇祯对徐作霖的履历来了兴趣,“接着念!”

  “崇祯十六年,名次位于殿试末。”

  “崇祯十七年三月,调出京师任职于湖广怀远县任为正九品主簿。同年七月升任正八品县丞。”

  “崇祯十八年二月,怀远县县令病故,徐作霖因政绩卓越被升任为正奇正七品县令。同年七月,平调南京庐州正七品知县。”

  崇祯听到这里抬手示意陈圆圆停下。

  这徐作霖看似一步一个脚印的升官路,细查之下大有可为之处。

  平均四五个月便官升一级。

  虽然怀远县与庐州皆为七品知县,看似平调,可是这其中的意义却大有不同。

  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政治意义极高。怀远县只是大明的三级区划,而庐州则是二级行政。

  这就好比同为六品的官员,京师的官要高于地方官员一样。

  “继续...”

  陈圆圆看出皇帝的不悦,

  “崇祯十九年二月,调任淮安府正五品同知。”

  “次年六月,升任保定府正四品知府一直至今。”

  听到这里,崇祯起身,将官吏册从陈圆圆手中夺过。

  从南京庐州调任浙江淮安府,正七品跨阶升任正五品,卷宗之上写的原因只有寥寥数字,

  “宅心仁厚、待民如子。”

  而且淮安府内待了一年半不到便调回京师,成为了保定府四品知府。

  四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特殊的功劳。竟然从九品主簿一路高升至四品知府,这比坐火箭还快。

  “哼!”

  崇祯重重的将卷宗扔在马车的案板上,因为自己发现,徐作霖的升官之路,全程离不开吏部右侍郎徐嵩之手。

  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崇祯把卷宗都吃了。

  “大伴,直接前往保定府。”崇祯冷冷的声音从马车传出。

  自己倒要看看,保定府在徐作霖的治理之下到底怎么样。

  马车外王承恩闻言立刻驾车向着保定府而去。

  众人一路并不停歇,在黑之前进入保定府内。

  傍晚时分的保定府内,人流川息,百姓们倒也其乐融融,为了生活奔走。

  “黄爷,这里的百姓看起来生活的还不错。”陈圆圆上前道。

  “恩...下去一看。”

  崇祯并不相信表面上看到的东西,直接走下马车。

  这可把一旁的王承恩三人吓得半死。连忙护卫在左右。

  崇祯见状立刻呵斥,“都闪开,生怕别人看不出什么吗?”

  京师周边的百姓们早就见惯了达官显贵,奢侈富庶的商人们。

  对于眼前突然出现的崇祯等人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了。

  “西瓜,西瓜!!解渴的西瓜。”

  顺着声音崇祯来到一处卖西瓜摊子。如今的季节已经快入夏了,这一路舟车劳顿,让崇祯不免有些口渴。

  见崇祯一行十几人过来,瓜农连忙卖力的喊着,“几位爷,要西瓜吗,自家的西瓜很解渴。”

  “多少钱?”李若链连忙上前问道。

  “十钱银子一个。”瓜农不好意思的道。

  “十钱?”

  崇祯闻言大吃一惊。没想到西瓜在大明朝这么贵。

  这时旁边的陈圆圆皱着眉头道,“你这西瓜的品相很是一般啊。”

  “瞧这位姐的,咱家那可是给皇亲国戚供瓜的,品相好的贡瓜全都要送到京师皇城内。”

  “咱们这些民能吃到这些就不错了。”

  “咱...家...,咳咳。.”

  “你这瓜农,欺负我不识货吗,西瓜虽然贵,可还没贵到这个地步。在京师内也不过五钱一个。”

  “怎么到了你这翻了一番,十钱一个了。”王承恩清了清嗓子道。

  五钱的西瓜就已经够贵的了,平常百姓吃不起。

  京师距离保定府还不到一的路程,物价不可能会差这么多。

  “去去去,不买就算了。京师是京师,保定府是保定府。”

  “京师还只收三分税呢。”

  崇祯闻言,立刻察觉到不对,

  “整个大明不都全是三分税吗?”

  瓜农听后自知失言,也不管众人,准备收摊离开。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