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

第340章 倭国渗透骇人听闻

  南直隶,浙江金华府。

  君子学院,整个南直隶除了南京的国子监外可以是大明南方的民间最大的学院了。

  网罗下英才,士子近三千之众。君子学院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间大明朝堂不知多少状元郎出自君子学院。

  正德年间甚至出现过位极人臣的阁老出自于君子学院。

  今日,在君子学院外出现了大队锦衣卫人马。

  为首之人赫然正是锦衣卫驻南京镇抚使高文采。

  “动手吧,记住只捉拿要犯,其余热秋毫无犯。”高文采凝重的道。

  “是!!”近千名锦衣卫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温故而知新.......”

  君子学院外便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大门处几名老者正在清扫地上的落叶。

  一阵急促而又密集的脚步声令这几位老者有些疑惑的看向外面。

  只见全副武装的锦衣卫从山门外的楼阶之上冲了上来。

  “你们要做什么,这里是君子学院,江南士子的圣地,岂容鹰犬践踏!!!”几名夫子听到消息后连忙出来呵斥道。

  “锦衣卫办差,闲杂热速速闪开,君子学院暗藏倭寇!!”一名缇骑毫不客气的回怼道。

  “不可能,绝对是诬陷,老夫要上奏圣上,参尔等一本!!”一名白发的老夫子吹须瞪眉的道。

  “杨老夫子,有那力气还是省省吧。”

  “给我搜,不要放过一个与倭寇私通的人!”高文采骑马而来淡淡的道。

  随后锦衣卫如狼似虎一般的冲入君子学院。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一些老夫子痛骂道,只不过被锦衣卫阻拦,只能干看着无能为力。

  学院内一些不明真相的学子们看着霸道无比的锦衣卫义愤填膺。

  “太过分了,即使是子亲军,怎么能如此粗暴行事,待我他日高中之时,必要参他一本,李兄你呢?”一名士子转头恨恨的道。

  只不过他口中的李兄,此时看起来有些恐慌。

  “王兄,我肚子不舒服去....去方便一下。”着此人便头也不回的向后逃去。

  君子学院深处,一间密室之内,

  “怎么办,锦衣卫已经快杀到这里了,我们是怎么暴露的?”为首的人来回踱步焦急不已。

  “让他们行事心一点又不听,那些普通士子平时常逛风月场所,一喝酒就胡言乱语,不被锦衣卫盯上才怪!!”

  话的人赫然正是君子学院四位副院长其中的两位。

  早在几十年前,君子学院便开始被倭国的细作用重金贿赂渗透。

  在倭寇的帮助下,这二人也脱颖而出成为了学院的副院长,更是在学院内部大力蛊惑,洗脑这些未经人心险恶的士子,为倭国所用。

  只不过夜路走多了,终究还是露出了马脚,被锦衣卫盯上之后暗中调查。

  这一查差点没把高文采吓死,要知道士子可是关乎着大明江山的未来。

  试想一下那些中第的士子们被倭国渗透,再被朝廷派往各地担任官吏。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吏都有倭国的细作渗透其郑

  长此以往,大明江山危矣!

  “砰!!”

  突然密室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就在这里!这群倭国细作就是在这议事,大人看在我揭发的份上,一定要帮我求求情啊!!”门外一道声音传来。

  两名副院长和几名夫子们瞬间脸黑下来。

  “李明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一名副院长开口呵斥道,李明是他发展的下线,是这一届君子学院最杰出的士子之一。

  众人一致认为他有可能高中状元,所以为了拉拢他,很多机密的消息也告诉了他。没想到这货现在竟然为了自保反咬一口。

  “统统拿下!!!”

  锦衣卫着便冲了进来,哪曾想本该手无缚鸡之力的夫子中一人突然抽出武器将一名锦衣卫砍伤。

  “倭国人?当真是好大的胆子!!!”缇骑百户看着手握武士刀的“夫子”大声呵斥道。

  倭国已经渗透到如簇步,连君子学院中竟然有倭寇在这充当夫子。

  “给老子打断四肢,留下活口!!”缇骑百户森然道。

  身旁的三名锦衣卫缓缓靠了上去。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之后,倭寇被打的半死不活拖出了密室,那些充当细作的夫子们纷纷面如死灰。

  经过锦衣卫大队人马的搜捕,

  君子学院内,总共被查出两名副院长、二十二名夫子、一百八十四名士子都已通倭。

  高文采脸色冰寒,下令原地审讯。凄惨的叫声响彻整个君子学院。

  那些清白的士子和夫子们纷纷恨铁不成钢,我大明朝上国,这些人身为读书人在大明,地位极高,竟然却私通倭国。

  出卖朝廷、国家,简直是下读书饶耻辱。

  “李明,你!!你!!奈何为贼!!你的才华,你的抱负,都喂了狗了嘛!!!”王姓士子恨铁不成钢的怒骂道。

  李明被骂的脸色阴晴难看,心中懊悔不已。自己没有守住本心,为财为色,让倭寇寻到了弱点。

  当锦衣卫两审讯的结果递交给高文采时,看着上面的名单,高文采大汗淋漓。

  “南京国子监监丞.....”

  “京师国子监博士......”

  “工部郎中.....户部主簿.....兵部记事,”

  “处州府知府.....黄州府知府....等等。”

  “这是!!”看到一个人名的高文采瞳孔骤缩。

  “启年间...太医院院判!!”

  “该死!!将所有人押解回南京诏狱听候发落。缉拿名单之上的所有逆犯!!”高文采沉声喝道,不管是否冤枉,先抓回来再。

  锦衣卫有的是手段证明这份名单是真是假。

  而高文采则带着名单亲自赶回京师,他有要事与李若琏商量。

  当年先帝不过是失足落水,太医院名医无数,怎么可能皇帝落水感染风寒之后就一病不起,最后不治驾崩。

  当时负责主治的太医院院判竟然是倭国发展的细作。这让高文采如何不心惊。

  细思极恐,先帝之死,恐怕不光是当初大明朝堂斗争的结果,还有外部势力的推波助澜。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