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登基大典
本文由・酷#虎%文¥学[]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皇帝很有威严,他的决定没有人再敢反对。(酷*虎―)韩兆樊诺诺而退。
韩信看着庄蒙少,说道:“庄蒙少营救国丈全家,立下大功,官职由正六品晋升为正五品,并且赏赐黄金200两。其余参与营救的将士,每人赏金10两。对于阵亡的人,尽快给家属发放抚恤金。上官龙杰,户部这边下午立即拨款给兵部,兵部必须在过年之前把赏金和抚恤金发放下去。”
庄蒙少叩谢圣恩。
上官龙杰、陈平齐齐领旨。
接下来,商讨各种朝政事务,以及对三日后登基大典的安排。
萧何第一次上朝,便发挥了作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千里迢迢赶来临淄的这一个月里,萧何并没有让时间白白浪费,而是向庄蒙少请教了不少关于唐国各方面的问题。庄蒙少只要是自己知道的,无不详细告之。
在前天,萧何跟家人团聚了一天后,便开始为治理国家做准备,再向人了解国家情况,针对各种情况思索出相应的处理办法。
在朝会上,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关于太子方面,不少大臣提议册立太子。韩信暂时搁置起来,他以后肯定有多个儿子,打算要观察哪个儿子更适合做继承人,才能做出决定。
朝会散去后,臣子们都回去准备着过年的事情。
今年的过年,比往年气氛更加热烈。因为不仅仅是过年,在年初一的时候,万民拥戴的韩信会正式登基。大唐各地的百姓,523许多人正往都城临淄赶来,要在登基大典那样瞻仰皇帝的风采。
在百姓们的眼中,瞻仰给他们带来好生活的皇帝,比留在家中过年更加重要。kuuhuu临淄每家客栈都住满了人,普通百姓今年连续两季粟米大丰收,家家有余粮出售,盘缠和住宿费还花得起。
除夕之夜,韩信跟五个老婆,还有几个孩子,在高高兴兴地吃着年夜饭。在两天前,竹剑有了反应,御医在把脉后告之韩信,珍妃有身孕了。
昨天,竹剑去庙宇上香,祈祷能生个皇子,祈祷能有做太后的机会。
韩信没有册立太子,竹剑很是高兴,代表着她有机会,只要能生下皇子,那便有机会。
皇宫中、临淄城百姓家中,过年气氛都十分热烈。而临淄的各个客栈,更加是热闹非凡,前来临淄的外地百姓,在客栈里吃年夜饭,让商家大赚一笔。
在一些客栈中,有士子拿着《大唐时报》,朗读着报纸里面的内容,百姓们聚集在一起倾听。大部分百姓都不识字,只能从别人口中了解报纸的内容。
公元前202年1月初一,临淄城南郊的坛场。
三十万百姓、八万大唐士兵、文武百官聚集在这里。在这里,即将举行大唐开国皇帝韩信的登基典礼。
从临淄城到举行登基大典的坛场,到处都插满了鲜艳的旗帜,每面旗帜上都有一个“唐”字。
欲一睹皇帝风采的百姓远不止30万,许多百姓天还未亮就赶到了这里,只是场地有限,负责秩序的士兵进行了管制措施,让未能留在广场的百姓十分失望。
今天跟几天前相比,天空依旧还是那么晴朗,不同之处是刮了好几天的北风停止了,天公都在支持着皇帝,给了今天一个好天气。
辰时四刻,韩信和五个老婆,坐上大銮驾,从皇宫出发,前往位于城郊的大坛场。+酷―虎]
今天是韩信首次穿新式龙袍,相似于唐朝的龙袍,颜色由黑色改成了赤黄色。
而身为皇后的韩月如,亦戴上凤冠,穿上了凤袍,红色的凤袍中那金黄色的凤凰栩栩如生。
銮驾所经过的每一条街道,都有士兵提前守卫着,将百姓隔在两边,兴奋的百姓挤满了街道两边。
韩信今天所乘坐的銮驾,属于露天銮驾,没有外车身的阻挡,让百姓们都能瞻仰皇帝的风采。
銮驾所经过之处,百姓都在热烈呼喊着,表示对皇帝的支持。在各栋建筑物的外墙上,都挂满了写有标语的横幅,写的都是歌颂、支持皇帝之类文字,其中不乏士子们创作的诗词。
跟随圣驾的有两队人马。分别是负责保卫皇帝的亲卫军、保卫皇宫的御林军,亲卫军在前,御林军在后,将皇帝紧紧拱卫着。
韩信的五个老婆,看见一路上如此拥戴天子的百姓,都为感到无比的自豪,庆幸自己能成为皇帝的女人。
在坛场这边,由于皇帝还没有到来,早已在此等候的大臣、百姓们在跟熟悉的人交谈着。
在文武百官当中,陈平和萧何都曾经是刘邦帐下的重臣,相互比较熟悉,站在一起交谈起来。
陈平说道:“萧丞相,昔日咱们一起在刘邦帐下共事,没想到今日却一起效忠于大唐陛下。”
萧何感慨万千,说道:“世事难料啊!以前我认为刘邦有大将军这样的出色军事统帅,有(beba)像子房和你这样的谋臣,一定能成为天下之主。没想到我的女婿更适合做天下之主。”
陈平说道:“昔日,我只是认为陛下的才能仅限于军事方面。自从归顺陛下以来,才发现自己错了,陛下不仅军事才能无人能比,在君王这个位置上亦做得十分出色,历朝历代的君王无人能与之逊美。他提出的许多措施,可谓是前无古人,我陈平是打心眼里佩服。由他来做万民的皇帝,比刘邦要好上百倍。丞相,你能够这样的好女婿,真是有福气。”
喜悦之情洋溢在萧何的脸上。之前他是因为对刘邦深深的失望,导致心情不好;如今,自己成为了女婿的臣子,自然是一门心思为女婿着想,女婿过得好,他的心情自然舒畅起来。
巳时一刻,天子銮驾从南门徐徐使出,来到坛场前停下。
臣子们都肃静下来站列好。
天子身穿新式龙袍,臣子们亦是穿上的新式的官服。文官和武官,不同级别的官员,官服款式相同,但颜色、图案却有不同。
韩信从銮驾下来,所有人跪下高呼万岁。
近四十万人同时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在30万百姓中,不仅仅有唐国百姓,也有刘邦以及诸侯王派来的细作。那些细作们来到唐国不是一日两日了,亲眼目睹着大唐的一切,看着现场百姓们对韩信的拥戴,内心被深深地震撼着,连他们都认为,只有韩信最有当天子的资格。
皇帝登基的时间定在十点,登基大典是由礼部来主持。
时间一到,礼部尚书西门框高声喊道:“吉日已到,登基大典开始!”
现场一片肃静,近四十万双眼睛望向韩信。
韩信迈步向20米的高坛走上去,当他登上最高位置的那一刻,现场的人再次跪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所有人皆是韩信的臣民。跟一年多前即位齐王相比,场面大了十倍,百姓是对韩信真正的拥戴。
这一刻,韩信是风光无限,更加意气风发。
他是天下的主宰,他要一统天下,要开疆拓土,要碾压所有的对手。刘邦败局已定,但韩信还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北方强大的匈奴,匈奴现任的单于冒顿,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
即使匈奴再强大那又如何,韩信照样要将其碾压下去。
万民平身后,开始宣读诏书。
诏书有三份,第一份自然是即位诏书,无非是说些之乎者也,说韩信做天子是上天的安排等等。在诏书中,明确了“大业”这个年号,今年是大业元年。在这个时空的后世中,史书把韩信称为唐太祖或大业皇帝。
第二份诏书,是关于后宫方面。
先是明确了后妃的等级制度。韩信采用类似于明朝后宫的等级制度,依次为皇后、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
然后再宣读后妃五人的封号,跟原本的封号没有什么变化,这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贵妃这个位置暂时空置,韩信有自己的考虑,以后册立了太子,如果太子不是由皇后所生,那太子的母亲便是贵妃。
第三份是关于行政体制方面。再次明确现在的政治体制,大唐全部有品级的官员,皆晋升一级。
今天的登基大典,几乎所有人都高兴。韩信高兴,后妃高兴,百姓高兴,臣子们也高兴。。
访问*酷&虎%手机网[m.],阅读更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