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
“我这脑子真该被驴踢啊,番薯番薯,要是国有,还番个屁!”</p>
但洪涛还不死心,他又想起一个制造淀粉的农作物,然后带着两个跟班继续在汴梁城的粮行里乱窜,进门问有没有白薯、红薯、地瓜,得到的回答统一都是摇头。 直到把番薯这个称呼逼出来,洪涛才重重在脑门拍了一下。</p>
“官人,城内的番邦驿馆都在开封府衙西侧。”高翠峰听到番薯这个词儿也不明白是什么,但他有联想能力。</p>
“驿馆……我不找驿馆,我要找大缸,大水缸!”</p>
洪涛已经绝望了,不想再在淀粉成本高低的问题耗费精力,面粉也是可以提炼淀粉的。</p>
自己又陷入习惯思维的怪圈了,总觉得用玉米土豆提炼淀粉成本低,可仔细想一想,现在不是后世,玉米和土豆算有,估计价格也不会面粉低。</p>
“水缸是何物还请官人明示……”</p>
不光是洪涛有些绝望,高翠峰也快崩溃了。这位新主人脾气不错,为人也挺公正,问题是他总有事没事儿脱口而出一些谁也听不懂的玩意。</p>
像黄蜂那样只靠手艺吃饭的人无所谓,爱懂不懂,但像自己这样靠脑子吃饭的人打击太大了,啥都听不懂,咋辅助啊,这不成废物了?</p>
“水缸……水缸是水缸!这么大,空的,里面装水……”</p>
洪涛已经快让黄蜂动手给高翠峰来一针了,番薯不明白可以,明胶不知道也没关系,可尼玛连水缸都不知道是什么,你是来当大爷的吗!</p>
“官人说的可是大瓮?”黄蜂显然也看不下去了,不是嫌高翠峰笨,而是觉得驸马有点欺负人。</p>
“瓮……难道说我大宋没有水缸?马,带我去找烧造大瓮的窑口,我不信没有水缸!”洪涛的倔脾气又来了,虽然自己府也是用大瓮装水,可凭啥有瓮没有缸呢,这不科学啊!</p>
这个脸抽的啊,让洪涛好几天都没缓过来。大宋确实没有水缸,只有大瓮。</p>
缸和瓮其实差不多,前者口大,后者口小。可是这么一丁点区别,却让窑口的老工匠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坚决不肯按照洪涛划的摸样烧造大水缸。人家不是没试过,是根本烧不出来。</p>
为啥呢?因为大口水缸做泥胎可以,但过不了高温烧造这一关。由于张力问题,大口水缸在烧造过程会变形、裂开,还别提百分之几的可能性,是百分百完蛋,一个囫囵的都出不来。</p>
“官人,面粉都要倒入水缸?”大瓮大瓮吧,其实用起来,水缸和水瓮区别也不大。</p>
“谁再敢提水缸这个词儿,我让黄蜂给谁来一针!”</p>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在古代也贴切。有关驸马爷被窑工训得灰头土脸的段子很快传遍了府里,连公主都问过缸和瓮的区别。</p>
现在他正指挥着府的佣人在三口大瓮用面粉提取淀粉,如果试制成功的话,可以把过程重新整理换个宽敞地方进行大批量生产了。</p>
其实也没啥好试验的,这门技术并不复杂,是一遍又一遍的过滤、沉淀。淀粉的成色完全取决于所用纱罗的密度,还有最终晾晒脱水的程度。</p>
对于丈夫把好好的面粉扔进水里不断搅拌倒掉的行为,公主也是敢怒不敢言。倒是王嬷嬷较耿直,吃晚饭的时候当面提出了质疑,结果被洪涛好一顿数落。</p>
白天因为大水缸而憋的一肚子气,全转嫁给了这个忠心耿耿的奶妈。可老太太心理素质真好,怎么数落也不带回嘴的。说到最后洪涛都没脸再说了,干脆熄灯睡觉,顺便给公主补补课!欺负别人没意思,但欺负公主是本份!</p>
“娘子不必忧烦,为夫自有道理。用不了多久驸马府会日进斗金,到时候为夫在后苑修建一座泳池,专门教授娘子游泳之技。还要为娘子亲做一种衣服,曰泳衣,可让全天下的女人都为之侧目、暗羡不已、趋之若鹜……”</p>
光批评了王嬷嬷的头发长见识短远远不够,依照公主的性格,即便表面不反对,心里也得嘀嘀咕咕。</p>
所以洪涛还得展开温柔攻势,把未来描绘得无美好,至于会不会去弄泳衣,那不是扯淡嘛。如果自己真敢弄出来、还让公主穿了,第二天人头得挂在宣德楼外。言官御史们还得编排出各种故事桥段,证明驸马是个伤风败俗的大淫贼,杀一千遍都是轻的。</p>
“郎君,妾身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能安稳一生,相夫教子,为王家留下子嗣。”</p>
泳池、泳衣之类的词汇公主听不懂,但游泳这个事儿她还是明白的,小脸顿时吓得惨白。至于说什么钱不钱、衣服不衣服的真不在意,全天下都是她哥哥的,只要乐意啥衣服没有,谈钱更低级了。</p>
“别急,为夫不是说了嘛,想要孩子必须先把身体练好。光打飞鹰还不够,还得配合游泳。不用怕,有夫君我呢,到时候用绳子系在你我腰,只要夫君漂着,娘子沉不下去。”</p>
碰这么一位无欲无求,只愿意居家过小日子的公主,洪涛也算是服了。这女人要是太老实了吧,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要不说男人都是贱骨头呢,太浪了怕拿不住,太稳了又不过瘾,难为死女人了。</p>
“依郎君……”尽管一想起下水哆嗦,公主还是咬了咬牙准备豁出去了。现在只要驸马说跳崖能幸福她也肯跳,但前提是两人一起跳。</p>
安抚好了公主,洪涛在驸马府里谁也不怕了,他是天。从第二天开始,繁花似锦的驸马府后苑成了乡镇小企业作坊,东一摊人洗淀粉、西一摊人雕铜模、南一摊人弄木作、北一摊人拌明胶……</p>
除了工匠和朱八斤找来的几个贴心徒弟之外,谁也不许进入。王嬷嬷别看嘴厉害,但只要是对驸马府有利的事儿保证第一个全力支持。此时她坐在门外当拦路虎,谁来了也不能进,有任何事都只能由她或者莲儿进去通报。</p>
“记!松烟二两、明胶五钱、麻油三钱,为1号罐……松烟二两、明胶四钱、麻油四钱为2号罐……”</p>
洪涛则和公主单独在飞羽堂进行最终的原料勾兑工作,具体南宋工匠是采用何种例制作油墨,洪涛只知道个大概,具体早忘了。</p>
而且鲸胶、矿物油的属性也和目前使用的猪皮胶、亚麻油不尽相同,即便知道准确的配也是枉然,还得一点一点的试验。</p>
原本洪涛想把这个工作也交给其他人来干,黏糊糊、黑黢黢的弄一手一身很脏。但公主说了,此乃驸马府的绝技,不可轻易示人,那样会让外人看轻。</p>
这恐怕不是她的本意,又是王嬷嬷的教唆。但想一想也是,目前自己还没发财呢,创业初期还是小心为妙。</p>
每勾兑完十罐油墨,他和公主两个人会用不多的几个铅字在刷好浆晾干的纸试一试效果。满意的记录下编号,也找到配了,然后在从这几种配逐一细化,继续试验……</p>
这玩意是个很精细并考验耐心的活儿,别看配制二两油墨多一点少一点材料不显眼,可要是大量配制不成了,必须能多准确多准确。</p>
此时洪涛又发现了公主的一个优点,她真是太有耐心了。本来很细腻的松烟被她又用捣药的铜杵不断碾细,同样的动作重复了好几天,半点厌烦的情绪都没有。</p>
连带着洪涛也不好意喊烦了,跟着公主在飞羽堂一坐是四天,直到找到了两种较满意的配为止。</p>
可是公主说了,光有黑色还不成,街卖果脯的店铺传单都有两色呢,驸马府的印刷作坊必不能别人弱。</p>
于是她又拉莲儿钻进了飞羽堂,开始捣鼓红色、紫色和绿色的油墨。到底能不能研发成功洪涛真管不了,也好,让她们俩慢慢玩去吧,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p>
</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