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征服西方科技界
不是所有的人都想着怎么控制世界的,起码有的人知道做不到的时候就应该服软。
而且对很多科技界的人而言,探寻宇宙的奥秘获得物理的极限,要比控制世界占领土地有意义的多。
这些人早已经超越了人类的七情六欲,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不,他们被认为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动力。
于是,很多国际知名的物理实验室都向长天科技发出了研究申请,希望能到南非的核聚变实验室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能在那里待下来做研究。
毕竟可控核聚变永久开机已经在撼动现有的物理知识框架,距离颠覆也就一步之遥。
长天科对此持有开放的态度,欢迎全世界的科学家和记者过来参观报道,不过长天科技不可能长期开放。
开放时间为一星期,这已经足够任何地方做研究的科学家赶到南非了。
消息一出,整个科学界都沸腾了,他们纷纷订机票,要见证这伟大的聚会。
有的记者问陈潇难道不担心泄密吗?这样的技术要是被偷师了,长天科技就失去技术优势了。
“没关系,如果有谁能在参观中就获得了长天科技的技术秘密,并且产生研究成果,长天科技会很欣慰,还会与他进行合作。”陈潇非常大气,也非常自信。
这话进入那些物理大拿的耳朵里就有种智商碾压的感觉了,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们很多都不服气,尤其是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者是热门候选人都下定决心自己要给长天科技上一课!
距离会议还有三天,南非核聚变实验室附近的酒店旅馆全都爆满,来的几乎都是记者团队和科学家团队。
这些科学家不是自己过来的,好歹都会带三两个得力助手进行研究,人多的甚至是七八個人,再加上设备交通工具,周围的酒店旅馆根本不够!
好在索托族那边的建设已经非常齐备,长天科技把住宿点安排在索托族内,但是很多科学家已经做好在核聚变实验室附近搭建帐篷的准备了,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在路上,甚至没有时间睡觉。
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可能也就一次,睡什么睡!
记者们的反应倒是没那么强烈,这件事确实轰动世界,问题是世界上很多人宁愿关注娱乐新闻也不会关注科学新闻,引力波还不如信号波重要,量子力学不如马屁学重要。
来的记者如此多只有一个原因,这里面掺杂了很多不明身份的人,目的就是暗地里刺探长天科技的秘密。
就这样,此次聚会在兴奋和各怀鬼胎中盛大开幕了!
来的人最起码都是世界百强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都屡见不鲜。
“好家伙!萨尔.波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都来了!他门观察超新星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也不知道把速度算出来没有。”
“雷纳.韦斯,基普.索恩来了,巴里.巴里什是不是死了?三个人发现了引力波,没能一起来真是遗憾!”大风小说
“看!那边,亚瑟.阿什金来了,他是搞激光的,肯定是想看看我们的点火方式,这家伙懂行。”
长天科技核聚变实验室这边的人研究员承担着接待引导的职责,他们发现了太多的前辈大拿,心里难掩激动。
以前自己连听课的资格都没有,现在竟然能让他们过来参观,谦虚的问自己问题。
这就是现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人家不可能把核心的知识教给留学生,如果不能展现足够的忠诚,看都不给看。
即便参与其中,也要被严苛监视,时不时就来点考验。
来的科学大拿如此之多,就有人说此次聚会堪比第五次索维尔物理会议,也就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薛定谔,波尔他们凑一起拍照的那次超级盛会。
“跟第五次索维尔物理会议相比,他们也配?都是靠之前牛人搭建的物理知识框架搞研究的,最多只是延伸验证而已。”长天科技核实验室负责人摇摇头,这些西方媒体真是敢吹。
“倒也未必不能比,只不过让这次聚会变得意义重大是长天科技,你们不是正在颠覆原有的物理学吗?”钱院长和蔼的笑着,他在这里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自己过去的知识好像越来越落后了。
负责人谦虚的摆手,饶有兴致的跟钱院长一起看下面的西方科学家忙活,这些人当场就开始做检测。经过一通忙活,每个流程把数据反馈回来,都得出了可控核聚变永久开机是真的。
“上帝啊!长天科技真的把太阳给造了出来!这是神迹!”
“别叫喊了,快点看看是怎么实现的!注意看排布,或许能看出构型思路。”
“对对对!”
这些科学家起先是兴奋,然后立马转变为求知。
“真的没问题吗?”长天科技这边的研究员还挺担心,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都趴地上看了,这样的人如此拼命,真怕他们看出点什么门道。
负责人耸耸肩:“怕什么,老板都不怕。况且有什么好怕的?看出了真空室的半径,看得出磁场强度跟线圈关系吗?知道电压多少,拿得到我们自己的特定燃料吗?还有等离子稳定管道的磁场变化比他们能看得出?就算全部把数据交给他们,有用吗?材料他们就达到不了,这个才是最要命的。”
研究员心神大定,负责人一语中的,大家的理论其实已经很到位了,就是制造水准跟不上,才让很多设想没办法验证。
科学的发展从来都是理科与工科结合的,一个负责想,一个负责造,然后负责想的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反过来提升理论的水平,缺一不可。
西方科学家们每天都做研究笔记,助手们就把过程见闻写成了可以公开的新闻,他们被深深的震撼。
“原本我们都说现代物理起源于西方,而夏国只不过是个验证使用者而已,根本没有原创。现在我们错了,夏国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发展的理论,更厉害的是他们把科学理论变成了制造理论,让更多的设想成为了可能。”
“物理将会被长天科技推倒重来,只要有人来参观过,就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反物理的技术,如何能让可控核聚变的外泄温度如此的低?我们推测长天科技已经掌握了极其逼近绝对零度的技术!”
“可怕!原本以为长天科技是靠材料,现在发现它的思路也非常的巧妙。这种构思就算是把相同材料交给我们,我们也很可能想不出!”
“我们测试了输出功率,无法理解这个电压如何能转化出这么巨大的能量。”
“该装置比现有的装置更小,但效率明显更大,由此可见,长天科技在材料学上面的领先可能比可控核聚变的还要大,这才撑起了长天科技诸多产品的质量。”
顶尖物理团队纷纷在顶级期刊发表了研究,每一篇的内容都是感叹长天科技的技术先进,这些文章有很多细分领域,这样综合起来就很恐怖了,这意味着长天科技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领先了世界。
难怪这些西方科学家哀叹,要想追上长天科技,需要世界全面放开,互通有无,这样还得追很多年,但是毫无保留的全面放开这个绝对做不到,那也就等于说西方永远追不上长天科技了。
科学家们热情洋溢的称道长天科技的核聚变技术牛掰。
但是西方媒体不干了,他们背后是资本,权利的巨头。这些言论等于是把西方长期以来树立的文明先进的形象粉碎了,所以西方媒体在资本的支持下,开始反击。
CNN,BBC这些平台在宣扬长天科技是在搞骗局,什么24小时直播都是骗人了。
西方科学家们测试的东西都是长天科技在搞鬼,控制了网络,更改了实验数据而已。那个核聚变装置就是个空壳子,天知道里面是不是一团废纸?
如此无脑的言论,竟然还真的有人信了,人类的受教育水准参差不齐,这个情有可原。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箱当冷静的反驳这些言论,说CNN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西方的那些科学家坐不住了,绝大多数的人出来反驳CNN的失智言论。
“没有常识就不要出来丢人了。我们的仪器不联网的不知道吗?”
“有些数据是通过是通过多个数据组合之后才能得到的,这种数据没有造假的可能。”
“谁说这是骗人的就把他丢进反应堆里面,热辐射波如此强烈竟然还敢质疑?做记者这么容易?没上过学都能当是吗?”
西方的科学家一边驳斥CNN的言论,一边积极找长天科技谈合作。
合作原本就是好事,尤其是这么多顶级的科研机构,手里面一定还有些好东西。
长天科技大方的邀请一些对夏国友好的机构排观察员,在一定权限,一定期限内做研究。
这可把其他的科研机构羡慕坏了,那一个星期看到的东西太少了,他们还想去。
可惜的是,不是谁都有资格再去的。
比如斯坦福大学物理实验室,长期将夏国学者拒之门外。
“不行,没有商量!”长天科技拒绝得很爽快。
“我们有最新的其他技术能交流,还有新的公式可以讨论。”斯坦福大学那边很自信。
“不需要,你们的技术说不定是个骗局,反倒是把我们的技术给偷看了,星球大战这个骗局就是你们搞的,坑的CCCP都解体了。”长天科技这边已经想挂电话了。
斯坦福大学那边只好用激将法:“你们不是说不怕偷师吗?难道你们对自己的技术就这么不自信?”
“我们当然不自信,毕竟我们的人造太阳还没有斯坦福厕所的灯泡大!”说完,电话就真的挂了。
斯坦福大学那边气的把电话都砸了,不断飚出F,B,S开头的词语。
夏国这边批准了钱院长在国内建设核聚变实验室的申请,地点同样在西北地区。
一声令下,长天科技自己的施工队浩浩荡荡的进入大西北,技术人员配套随行指导建设。基建狂魔再度发威,没过太久,一个极具规模的核聚变研究室就建造起来了。
反正这里地有的是,毕竟是荒漠,也没人居住,可劲的造,外围方圆数里的地都被圈了起来。
长天科技回国建造核聚变实验室,这就意味着有关部门已经逐步重视核能在未来能源里面的运用了。
国内学术界很多人都建言要把核能的地位提升上去,当做未来能源的基石,给核能一个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地位。
现在长天科技在国内只有一个核聚变实验室,以后就得建造很多个可控核聚发电站,所以要提前做好引导,甚至要给核能发展法律定位。
学术界在讨论,老百姓却没那么多顾忌,他们听了新闻报道就乐开了。
核能搞起来,电费等能源价格就下去了。
据媒体报道说,西北地区以后可能成为全球能源的主要地点,夏国将彻底摆脱进口石油,天然气的命运,想想就觉得爽。
“估计以后的电费一毛钱一度电了!
“屁,可能不要钱了好吧!只要工业用电降价,全世界就得来这里开工厂,然后收他们的钱,给老百姓免费。”
“想得美!”
“可控核聚变以前还不是做梦,现在还不是实现了?做梦有啥不对,万一实现了呢?”
夏国人出来对未来廉价能源兴奋,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可控核聚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弄,到现在是夏国搞出来了,那些早早引爆原子弹氢弹的国家屁颠屁颠的要过来跟着学习,古代的夏国,也曾是世界科技,经济的中心啊。
不过眼下距离全面建成可控核聚变电站还有一段不短的路,因为学术界目前有不同的声音,而这很可能会动摇有关部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