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本书名 + 听涛轩 看最快更新
“住持.方丈.众位师傅.出大事了.”
一个小沙弥满脸红光气喘嘘嘘的.头上冒出热气.汗水凝集在额头上淌下.此时.在这佛堂之中.张扬正和普光寺中众僧讨论之后普光寺的前进方向.突然被这个闯进來的小沙弥给打断.
“什么事情.”
张扬的眉头皱起.现在是整个会昌寺的会议时间.并且这个时候.正是自己对上法严的关键时刻.看着座下的法严.张扬可是准备了很多东西等待着他.可是现在.话到了嘴边正准备一吐为快的时候.却被这突然闯进來的小沙弥给打断.这让张扬十分的郁闷.因此.看着这进來的小沙弥.张扬的语气也就不那么客气了.
不过.这小沙弥此时并沒有着急的说话.而是眼睛滴溜溜的看着一边老神在在的法严.眼里的询问不言而喻.看样子.是在等待着他的指示.
对于他的小动作.在上面的张扬看在眼里.此时.眼里的寒光一闪而逝.这样子.是不把自己这个住持看在眼里么.
哼哼.心里一阵冷笑.不过张扬却是不动声色.这个时候.他也不过是新來驾到.虽然提到过一些措施.不过却并沒有弄清楚这里面的人际关系.
诚然.这会昌寺因为法照大师的经营已经很是团结.并沒有互相倾轧的局面出现.而且.在自己空降成这个住持的问題上.他们也还是挺配合的.并不存在思想上的抵制.这一点.即使是张扬也说不出什么不满來.
但是.这也仅仅只能说明自己的上任沒有人來抵挡.可以说.这也只是看在法照的面子上.而自己对他们來说.也仅仅是一个陌生人.如是而已.
一旦自己的想法与他们的利益不相符的时候.他们必定会统一在一起來对抗自己.这一点.张扬无比确定.
在不触及他们底线的时候.他们愿意给法照一个面子.对自己沒有什么怨言.但是一旦自己的行为伤害了他们的利益.自己就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法严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那个站立在大堂中央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小沙弥.而看到了他的眼神.小沙弥的手有了一些颤抖.脸上也变得有些苍白.结结巴巴的说道:
“死死人了.咱们寺院门口撞死人了.”
说完这几个字.张扬注意到法严的眼角一抽.显然是沒有料到这小沙弥会说出这样的话來.看上去有些懊恼.
而小沙弥的话.也让众僧的表情生动了起來.
死人了.
谁死了.死的是谁.
这话像是一块石头掉进了平静的水面.在这个时候荡漾出一层层涟漪.众僧脸上那平静无波的表情被打破.而这个时候.这种局面终于被打破.
若是一般人去世.牵扯到会昌寺的身上.也不过是需要一场法事.超度超度亡灵.这可绝对算不上大事.
既然在这个时候提出來.而且看这小沙弥的样子.恐怕事情不简单.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里的都是老而成精的人物.并不是说和尚敲钟念佛之后就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要佛理深.他们也吃五谷杂粮也是需要生存的.对于这些俗世.并不是人们所了解的那样毫无概念.反而看的更透.
现在.既然用了大事这样的形容词.那么这次的死人事件.恐怕与他们会昌寺脱不了干系.
“走.咱们还是先看看为好.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扬率先走出去.一干僧众紧跟着张扬的脚步.都要跟过去看看.
佛门是清净之地.但看佛门戒条中不准杀生这一条.就可以看到佛门的态度.而现在.竟然有人撞死在寺院大门之前.这绝对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里.是最重在意名声的.名声臭了.那么即使是再有能力再有势力.也是被人们所遗弃的.尤其是普光寺这样想來标榜自己慈善的佛门.这个时候出现了流血事件.可是很严重的.
当然.在大唐.佛门的势力还是很大的.里面不乏一些黑幕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阴司.而且.佛家的行事方式可是很强硬的.若是这撞死之人跟佛门毫无关系.相信下面这人也不会想到惊动他们.除非
多想无意.只有了解了真相之后才有发言权.此时张扬已经赶到了寺院大门.
“作孽啊.这黄阿婆太可怜了.”
“哎.看样子时活不成了.他们也太狠了.完全就沒有给人活路.黄阿婆这样子也是沒了办法.”
“都说那些和尚是慈善之人.渡人劫难的.不过现在看來.行的却是虎狼之事.看來也是招摇撞骗欺咱们老百姓的.”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门前挤满了前來看热闹的人.众人也都是周围的人.彼此之间也很是熟稔.有人也认出了此时倒在地上鲜血流满地的老人.
听着众人的议论.张扬的脸色很难看.沒想到最严重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这个时候.足以说明这次黄阿婆之死与会昌寺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不过现在.张扬已经走马上任.成为了会昌寺的住持.还是要维护它的名誉的.毕竟现在他与会昌寺是一个整体.现在.从这些民众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对会昌寺甚至是佛门产生了怀疑和抵抗.这点.对于佛门來说.是致命的.
佛家之所以能够在中原乃至大唐弘扬.究其根源.就是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点.在它的教义中就能够体现出來.
在这个战火纷飞.生命得不到保障的封建集权社会里.流连失所家破人亡这些事情是很常见的.这个时候.民众的心就会很恐慌.期冀有人能够将他们拯救出來.而佛门.正是利用了这个东西将它的精神洒向人们的心田.
佛门.讲究的是善恶有报.讲究的是因果循环.在这个人权不能得到最基本保障的社会中.灭门的知府破家的知县.就连一个小小的芝麻官都能够让一个家庭招到破灭.这个时候.正义得不到曲张.人们在心里就比较容易接受佛门的解释.他们只有这么想.才能将稍稍消减心中的愤怒与绝望.
民众.是社会的基石.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话.不仅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治理.同样.也适应于佛门.
佛门.一直都是走亲民路线的.这就注定了佛门的局限性.一旦得不到民众的支持.那么佛家就会分崩离析逐渐消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听到寺院门前众人的议论时.张扬及一干佛家弟子才会脸色不善.
这个时候.对于他们來说是一个考验.而正是因为如此.才不能不慎重对待.
现在李世民这个大唐最高领导人明显将目光放到了佛门这个问題上.针对佛门的打压是可以预定的.而现在.身为一寺住持的张扬.如何在朝廷与佛门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这是十分必要与急迫的.
李世民是一个英明的君王.这点.张扬不得不承认.之所以让他來当这普光寺的住持.并不是他的视张扬为仇敌.想要将他放在一个必被打倒的位置上等着被惩罚.而事实上.恐怕他也是清楚即使是他倾全国之力也不会将佛门完全从大唐连根拔起.
历史上经历过的灭佛运动数不胜数.所谓前事之鉴后事之师.李世民从历次灭佛运动中明白一个道理.之所以佛门成为野火烧不尽的草.总司春风吹又生.并不是以往的行动力度不强.而是因为民众需要一个信仰.
而且.佛家的言论在统治者眼里也是有可取之处的.这些佛家的教义让百姓心中的愤怒执念消失在追求前世今生中.反而不会让他们产生反抗的想法.这对于安定民心还是很有好处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李世民一直都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君王.任何东西只要是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大唐都会摈弃一切消极的看法.做到消化吸收.
而这次之所以将枪口对准佛门.恐怕还是因为佛门行事日益猖獗的缘故.
在李世民这个统治者的眼里.佛门只是一个安定民心.将百姓的血性磨平的工具.充其量地位也就是一个奴才罢了.作为主人.是绝对不会想要看到奴才失了本分.骄奢淫逸起來.适当的敲打与压制就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也仅仅只是张扬的猜测.现在自己和会昌寺和佛门可谓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不管李世民的本意如何.自己都应该小心翼翼.不敢走错一步.
而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范围.只有这样.普光寺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才能不至于一落千丈.
“众位施主们请安静一下.”
张扬走出.站在众人面前.身后.是会昌寺的一干僧人.
因为身份的关系.现在出了这个事情.也只有他这个住持來掌控一下场面了.若是再任由这些围观的民众议论.恐怕事情就真的不能收拾了.流言是如何产生的.就是在众人的议论传递中发生了改变.张扬对于他们传播消息的速度方式从來都不曾怀疑过.现在.应该要制止了.
四周安静下來.不过.在看到说话是张扬这个年轻的有些不像话的和尚的时候.又是一阵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