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练习魔术
,最快更新关于我重生到异界这件事情最新章节!自我转生已经过了约两年的岁月。
脚跟腰也开始成熟了,能用双脚走路了。
这个世界的语言也开始学会了――
决定认真活下去后,我开始思考要怎么做。
生前都需要些什么来着。
学习,运动,技术。
婴儿能做的事情很少。顶多是被抱起来时把脸卖在胸部吧。
对女仆那样做后对方露出不快的表情。
那个女仆肯定是讨厌小孩子。
运动等以后也可以,现在我为了学习文字,开始在家里寻找书籍。
识字是很重要的。
华夏人人的识字率几乎接近100%了,可是不擅长英语的人很多,因此对出国感到踌躇的人也很多,甚至到了把外语当做一种技能的程度。因此,学会这个世界的文字就是一开始的课题了。
家里就只有五本书。
是这个世界的书很贵呢,
还是说保罗跟简妮丝不怎么读书呢,
大概两个原因都有吧。对于拥有数千本藏书的我来说是难以置信的。
虽然,全都是小说。
虽然只有区区5本,可是对于识字来说也足够了。
这个世界的语言跟汉语比较相近,因此很快就记住了。
虽然文字的形状完全不同,不过学习语法很顺利。
只要记住单词就行了。先听懂说话这点很有利。
父亲不止一次地给我读过这本书,单词记忆得也很顺利。
也许跟这个身体的记忆力良好有关系。
读懂文字后,这本书的内容是很有意思的。
以前一辈子都没有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事情,可是仔细一想,就跟记网游的情报一样。怎么可能不有趣。
说起来,那个老爸以为那么幼小的孩子能理解书里的内容吗?
是我还好,一般的一岁孩子肯定是大邹眉头,放声大哭的吧。
家里的书是以下五本。
《游走世界》
记载了世界各国的名字、特征的导游书。
《菲托亚的魔物生态・弱点》
菲托亚地区出现的魔物的生态,以及对应方法。
《魔术课本》
记载了从初级到上级的攻击魔术的魔术师的教科书。
《佩尔基乌斯的传说》
名为佩尔基乌斯的召唤魔术师与同伴们一起,与魔神战斗、拯救世界、惩恶扬善的童话。
《三剑士与迷宫》
流派不同的三位天才剑士相遇,潜入巨大迷宫的冒险活剧。
先不说下面两个战斗小说,上面三个让我学到很多。
特别是魔术课本很有趣。
对于从没有魔术的世界而来的我来说,于魔术有关的记载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兴趣。
随着阅读的进展,我搞懂了几个基本的东西。
1.首先,魔术大致分为三大种类。
攻击魔术――攻击目标
治愈魔术――治愈目标
召唤魔术――叫出什么东西
以上三种。简明易懂。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根据课本所说,魔术本来就是在战斗中发展而来的,在战斗、狩猎以外的地方不怎么用到。
2.要使用魔术,必须要有魔力。
反过来说,只要拥有魔力,谁都能使用魔术。
使用魔力有两种方法。
使用自己体内的魔力
从含有魔力的物质中抽取魔力
必然是两者之一。
想不到什么很好的例子,大概前者是自家发电机,后者是使用电池的感觉吧。
很久以前人们只用自己体内的魔力去使用魔术,随着时代进步,魔术也被研究,高难度化,伴随而来的魔力消费呈爆发性地增长。
魔力多的人是无所谓,可是魔力少的人基本上使不出什么魔术来。
因此,以前的魔术师想到了从自己以外的的地方吸收出魔力补充给魔术的方法。
3.魔术发动的方法有两种
咏唱
魔法阵
不需要详细说明吧。用嘴巴说着发动魔术,或是画魔法阵发动魔术。
很久以前,魔法阵曾经是主力,不过现在咏唱才是主流。
不过,以前的咏唱最简单也要花上1到2分钟。
虽然不能说很长,可是战斗中难以使用。
反过来,魔法阵只要画好一次,能够重复使用。
咏唱成为主流是在某个魔术师成功将咏唱大幅缩短之后。
最简单的缩短到了5秒左右,因此攻击魔术基本上只用咏唱来使用了。
只是,不要求立即生效、需要复杂术式的召唤魔术现在还是以魔法阵为主流。
4.个人的魔力在生下来时就基本决定了。
普通的rpg的话每次升级mp都会增长,
这个世界似乎不会增加。
基本上所有人的职业都是战士。基本这个词说明多多少少会有点变动吧……。
我是怎么样呢。
课本上说魔力的量跟遗传相关。
姑且母亲是能够使用治愈术的,某种程度上可以期待吧。
好担心。就算双亲很优秀,我自己的遗传因子感觉不会起作用啊。
※※※
总之,我开始尝试最简单的魔术。
魔术课本上魔法阵跟咏唱两边基本上都有记载,不过咏唱是主流,而且魔法阵也没有可以让我画的地方,因此先来练习咏唱。
貌似术的规模越,咏唱时间越长,有时还不得不跟魔法阵并用,一开始应该没关系吧。
熟练的魔法师似乎不用咏唱也能使用魔术。
无咏唱、咏唱缩短之类的。
可是,为什么熟练了就能不用咏唱就能使用呢。
魔力总量不会变,就是说升级mp也不会增加……。
也许是反过来,熟练度上升,耗费的mp会减少么。
可是,即使消费的mp减少,却没有减少步骤的理由啊。
…………算了。总之先试试吧。
我左手拿着魔术课本,右手向前伸出,读出了书上的文字。
给予汝所求之处以水之加护,清凉之细流显现于此,水球术
有种血液向右手集中的感觉。
像是血液被挤出来一样,右手前方出现了拳头大的水弹。
哦哦!!
我发出感动的下一瞬间,水弹跌落到地上,沾湿了地板。
课本上说是水弹飞出去的魔术,可是却掉了下来。
也许是注意力断了,魔术就不会持续吧。
集中精神、集中精神……。
血液集中在右手的感觉。这样、这样、这样的感觉……嗯。
我再次抬起右手,回想起之前的感觉,在大脑中想象。
虽然不知道自己魔力总量有多少,还是不要认为能用很多次比较好。
集中精神,让一次一次的练习全都成功。
首先想象,不断在脑海中重复,然后实际操作。
失败的话,就再用脑袋想象。
直到脑海里能完美成功为止。
生前,格斗游戏练习连招时就是这么做的。
因此,对战时使用连招也不怎么会失败。
所以这种练习的方法应该没有错……希望吧。
吸……呼……
深呼吸。
从脚尖、头顶往右手输送血液,用这样的感觉来蓄力。
并且将其从手掌中吐出的感觉……。
慎重地、慎重地,顺着心脏的跳动,一点一点地……。
水、水、水、水弹、水的弹、水的球、水球、水球内裤……。
邪念混进去了,再来一次。
集中在一起、挤压出去的水水水水…………。
哈!
不由自主地像寺庙长大的人那样发出了喊声时,水弹出来了。
哦、诶……?
啪。
惊讶的瞬间,水弹又掉下去了。
………………啊
可是,刚才,我没有咏唱吧?
为什么……?
我做的事情,不过是回想起使用魔术时的感觉,并且模仿而已。
可是,只要重现魔力的流动,就不需要咏唱也行吗?
无咏唱是那么简单的吗?
一般不是上位技能么?
若是很容易成功的话,咏唱还有什么意义?
连像我这样的初学者都能无咏唱发动魔术。
将身体里的魔力集中在手尖,在脑袋中决定形状。
仅此而已。
那么,咏唱根本没有必要吧。大家都这样做就好了。
(…………嗯)
难道说,咏唱其实就是魔术的自动化使用么。
用不着每次特意去重现从全身集中血液的感觉,只要发出声就能自动完成。
就是这样而已吧。
就像汽车自动换挡一样,实际上用手动换也是能做到的。
只要咏唱就能自动使用魔术。
这个好处很大。
第一,方便传授。
从身体的血管集中血液的感觉……与其这么说明,还不如所有人都咏唱一遍就成功,教人的与被教的都更轻松。
而在不断这么教学后,就变成了咏唱是不可或缺的吧。
第二,方便使用。
不用说,攻击魔术是在战斗中使用的。
比起在战斗中闭上眼睛,嗯嗯嗯地集中精神,赶快咏唱还比较快。
全力奔跑的同时画出精细的画,与全力奔跑时迅速说出咒语,哪边比较轻松的问题呢。
根据不同人,也许有觉得前者比较轻松的吧……
我快速翻过魔术课本,并没有发现无咏唱的记载。
奇怪了。从我的感觉来看,并没有那么难。
也许是我有比较特别的才能,可是并非其他人就完全用不了吧。
这样想怎么样呢。
魔术师一般从初学者到熟练为止,大家都用咏唱来使用魔术。
几千次、几万次地使用咏唱后,身体已经习惯了咏唱了。
到要使用无咏唱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因此,没有普遍性,没有记载在课本上。
哦哦,解释得通了!
那么说,现在的我并非普遍人咯。
好厉害!
发现了窍门一样的感觉。
这种感觉?
哦,兴奋起来了!
……。
哦,不行不行。冷静下来,cool下来。
生前的我就是被这种感觉骗到了。
只不过比平常人擅长用电脑,就产生了选民意识,得寸进尺,最后失败。
自重一点吧。最重要的是,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我是初学者。初学者。
保龄球初学者运气好投出全中而已。
初学者的运气而已。不要以为自己很有才能,而是要勤于练习才对。
好。一开始靠咏唱使出魔术,然后魔法那个感觉,再一遍遍地练习无咏唱。
就按这个流程学习吧。
那就再来一发
可是伸出右手时,感到有点疲劳。
肩膀附近像是背了什么重物一样。
疲劳感。
过分集中精神的原因么。
不,我好歹也算半个网游专家(自称),是个有必要的话能够连续六天六夜不眠不休地狩猎的男人。
注意力不会这两下子就涣散的吧。
这么说,mp耗尽了……?
怎么会这样……。魔力总量在生下来就决定的话,我的魔力就只有水弹两发吗。
这也实在太少了吧?还是说,因为是初学者,使用魔力的效率很差之类的?
不,怎么可能。
保险起见试着再射一发,结果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