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重生商纣王

第二百四十章 朕乃始皇帝(3)

重生商纣王 星辰雨 9445 2024-01-19 05:33

  <content></p>

  大秦如今两百零八个郡,两千余座县城。手机端 m.</p>

  不算城池之外的三老,按照大秦官制,城池本来一共大约应该有六万名政务官员。</p>

  现在,还缺少近三万名左右,将近一半。</p>

  更何况还有三老等官职,这可是数百万位官员。</p>

  不掌握三老等官职,影响不到城池之外的地方,那大秦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将天下完全消化。</p>

  对于此时的大秦而言,众国旧地的三老等官员,不予考虑。</p>

  最主要的,是补齐那城池的三万名官员。</p>

  可惜,大秦的官员储备,还是远远不足。</p>

  天下其实有足够的人才,但帝子受不会用,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那些人哪怕再有才,他也不会用。</p>

  不仅仅是忠心方面,还有制度方面。</p>

  除了官员问题,还有很多问题。</p>

  首先是字,字不同,政令都不通达。</p>

  其它各种事物,如尺度等等,都是大问题。</p>

  最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当地百姓,配合官员的治理。</p>

  政务方面,各种各样,复杂之极。</p>

  ……</p>

  军务方面,同样也颇为麻烦。</p>

  大秦两千余座城池,每座城池的守军,都需要合理的安排好。</p>

  但问题是,即使白起等众多将军,已经将自己麾下很多偏将,放出去充当城池守将。</p>

  可仍是不够,毕竟他们不可能放太多这种偏将,否则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大军战斗力了。</p>

  而且即使放出去,绝大部分城池守将,跟麾下士兵,也只是刚刚凑合起来,集结不了大军之力,真正战斗力没有多少。</p>

  士兵也是一个问题,论个人单独战斗力和参军人数,大秦不缺,想参军的合格人员多不胜数。</p>

  但训练是大问题,都交给城池守将去训练,太慢了,在此时的情况下,也起不到镇压一城的效果。</p>

  一城的守城将士,可不是单纯在那里看的。</p>

  他们最少负责的,也是一县的安危、情况。</p>

  连大秦关之地的守城将士,都经常出战对付一些凶兽或者逃跑的罪犯,更何况是众国故地。</p>

  还有众国投降的将士,足足有两亿多,这还是杀了又杀的结果。</p>

  他们的处置,也是一个问题。</p>

  ……</p>

  十位军阁内阁大臣,将大秦现在几乎所有大的方面事情,都说了出来。</p>

  让所有的武百官都清楚,此时的大秦,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p>

  说完后,几乎所有官员都沉思起来。</p>

  虽然看去是那么几样,但其关于的内容之多,却是足以让很多人稍稍一想,心发颤。</p>

  首先,便是官员不足,武方面都不足。</p>

  只有有了足够的官员,才能展开对如今大秦真正的治理。</p>

  想着,一些官员已经有了想法,正准备禀报。</p>

  却见刑部大夫李斯站了出来,行礼后道:“启禀大王,臣以为当前之急,并不是朝政务。”</p>

  话音一落,几乎所有官员,都有些诧异的看向了李斯。</p>

  朝政务不是最急,那还有什么是最急的?</p>

  “继续。”帝子受双眼闪过一抹有趣之意,淡然道。</p>

  “喏。”李斯应又行了一礼,神色带着恭敬道:“大王,您带领大秦一统天下,开辟了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新天地。</p>

  大秦之大,大秦之强横,古今第一。</p>

  大王二字,自然已经不配您的尊号,您统治四海,当务之急,是另取一个尊号,配的您的身份。</p>

  也让您名正言顺的统治四海。”</p>

  众人微愣,随即便都是纷纷点头。</p>

  大秦如今之强大,绝对超越古今,大王再用这二字,的确已经不配。</p>

  现在让他们看来,也是有些别扭,大王二字曾经用的人太多了,根本配不自家大王。</p>

  大王如今之身份,大秦如今之强大,必须要重新确定一个尊号。</p>

  这样,也能更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p>

  千万别小看一个名号,名号有时代表着名正言顺,代表着民心。</p>

  “臣附议,大王您的确需要一个更加尊贵的尊号。”商鞅第一个站了出来行礼道。</p>

  随后,其他官员也都站了出来附议。</p>

  帝子受多看了一眼李斯,淡然道:“不错,众卿可有合适的?”</p>

  立刻,所有大臣纷纷苦思,心有些焦急。</p>

  这可是大好机会,一旦为大王取了合适的尊号,定能名流千古,还能被大王记住。</p>

  连商鞅,以及田因齐这等人,都快速思索起来。</p>

  “启禀大王,臣心有一尊号。”李斯第一个说道,他是率先提出来的,自然早有了想法。</p>

  “说。”</p>

  “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大王您可改王为泰皇,以示大王你的身份、功绩。”李斯徐徐说道。</p>

  不少大臣暗暗点头,以泰皇二字配大王,倒也合适。</p>

  不过也有人觉得,不太合适。</p>

  曾经有过的尊号,怎么体现的出大王的尊贵和功绩?</p>

  “启禀大王,臣以为,大王如天,天皇二字,更为适合大王您。</p>

  至于泰皇最贵,却是因人而异,大王为天皇,天皇自然最贵。”张仪行礼道。</p>

  不少官员顿时觉得,天皇好像的确泰皇更为适合大王。</p>

  只有帝子受仍然没有多说什么,思绪忽然间,转移到了洪荒之。</p>

  皇、那是一个遥不可及,洪荒最高尊号的存在。</p>

  现在,他要有了吗?</p>

  倒不是觉得他自己如今不配,他从不妄自菲薄,在这里,他自认为自己配得。</p>

  在洪荒,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也会配得。</p>

  见帝子受没有说什么,很快,官员,又有了好几个尊号出来。</p>

  “启禀大王,臣以为天帝二字,最为适合。”</p>

  “启禀大王,臣以为龙皇……”</p>

  ……</p>

  听着众臣又说了几个尊号,帝子受大袖一挥,百官立刻都停了下来,一双双目光望向帝子受。</p>

  “皇与帝,古往今来,最为尊贵的称号,孤欲、以二字为号,如何?”帝子受声音重了几分。</p>

  瞬间,无数人目光亮了。</p>

  皇、帝!</p>

  皇帝!</p>

  这两个字,仿佛蕴含着无穷的魔力,马征服了几乎所有人的心。</p>

  好像也只有这两个字,方才最配得大王。</p>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此尊号正最适合大王您。”张仪连忙站了出来,神色有些激动道。</p>

  李斯等少数几人余光望了他一眼,有些懊恼,慢了一步。</p>

  帝子受嘴角一勾,没说什么。</p>

  “臣附议!”没有犹豫,下一刻,千名官员纷纷行礼。</p>

  “好。”帝子受正式确定了下来,“从今日起,孤为皇帝,皇帝自孤而始,孤当为始皇帝。”</p>

  “参见始皇帝!”百官立刻齐齐行礼。</p>

  帝子受大袖一挥,示意平身,身气势、好像更加威严了几分。</p>

  李斯目光转了下,再次行礼道:“始皇帝,臣以为、除了尊号外,还有很多都已不再适合您的身份,如孤之一字。”</p>

  帝子受又笑了一下,“倒是不错,政为孤之名,从今日起,改孤为朕。</p>

  天下间,不许再有人称朕。”</p>

  “喏。”百官再次行礼。</p>

  很快,仿佛彻底打开了思绪,又确定了一系列皇帝专用的名称。</p>

  如陛下二字。</p>

  如圣旨。</p>

  如……</p>

  足足一个时辰,众多知识渊博无的大臣,加帝子受,将所有皇帝的专用词汇都确定了下来。</p>

  这些专用词汇一改,看似没什么,但大秦的气运之力,却是更加稳定了一些。</p>

  所有人感觉,也有些不一样了。</p>

  大秦更加的高大,大王、不,是始皇帝陛下更加的威严。</p>

  一股无法形容的荣誉感,油然而生。</p>

  仿佛帝子受前世,自己老板如果拿到了首富名称,员工也会与有荣焉。</p>

  从古到今,名号二字,都是异常的重要。</p>

  说完此事,接下来,是真正的军政了。</p>

  顿时,气氛更加浓重。</p>

  先从政务开始,由大到小。</p>

  基本都是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大夫、和十二位卿发言议论,其他官员听着。</p>

  军方是这不管他们的事,军政分离,军不管政、政不管军,谁也不敢违反。</p>

  而其他的官,却是不够资格发言议论。</p>

  当然,虽然不能发言,但这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p>

  听着商鞅等人的议论,可以加深他们对朝政的理解。</p>

  更可以让他们体悟商鞅等人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是道。</p>

  这对官来说,绝对是难得的机会,快相当于听商鞅等人讲道了。</p>

  所以没有一位不认真听的,甚至是如获至宝。</p>

  连军方之人,都认真听着,多了解些朝政绝不是坏事。</p>

  而且万道之,很多都是相同的,也许会有收获呢?</p>

  官员不足的措施、办法。</p>

  字等事物不同的办法。</p>

  还有那条政策是不是可以修改的问题。</p>

  天下各国,风俗习惯不同,思想、对事物的认知也不一样,如何做?</p>

  对各地的百姓,是否应该区别对待,</p>

  等等的东西,任何一条,都牵扯着无数东西。</p>

  要不是都乃修炼之人,这种商讨,绝对是一件无漫长的事情。</p>

  算如此,也发了足足五天时间,才将关于政务的大体国策,都给确定了下来。</p>

  (第三章,一万字,减去正常的六千字,剩下的补18号少的四千字。)</p>

  ………………</content></p>

  </p>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