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
这也是惯例。 </p>
苏秦等人皆不陌生。</p>
很快,其他几人也都开口了。</p>
顺理成章的,在他们的劝阻下,姬职勉强安静下来,一副恼怒、不肯同意的丢下一句再谈,率先离去,</p>
接下来,姚贾开始了与苏秦的讨价还价。</p>
一千万斤品灵源和十件灵宝实在太多。</p>
别看燕国每年有一百万斤左右的品灵源收入,一千万斤品灵源,也是十年罢了。</p>
但每年燕国的消耗同样大,每年能有十万斤品灵源剩余,是非常不错了。</p>
即使燕国几乎已经存在十来万年,想拿出一千万斤灵源,也得伤筋动骨,根本不可能。</p>
灵宝同样如此。</p>
每一件灵宝,都是金仙强者追求的宝物,燕国虽能拿出十件,但也根本不可能拿出来这么多。</p>
在姚贾不着急的情况下,双方这么慢慢的讨价还价。</p>
……</p>
几天前,楚国。</p>
楚国臣子已经带着众才子返回了楚国,将探查的消息禀报给熊旅。</p>
熊旅、吴起等君臣商议一番后,也有些无可奈何。</p>
骊山离咸阳不远,只要秦国想,他们派再多人去,也只是送死罢了</p>
“大王,臣建议还是小心留意、静观其变即可。</p>
不管白起是死是活,我们只需做好防备、完全无需惧他。”最后,还是吴起说道。</p>
语气强大的自信,也让楚国众人缓缓点头。</p>
“大将军说得对,一个白起、以我大楚如今之实力,完全无需担心。”熊旅满意的笑道。</p>
不管如何,他都不希望楚国众高层,因此而闹的人心惶惶。</p>
“不过探查还是要继续的,不用太过,正常即可。”熊旅思索一下,加了一句道。</p>
……</p>
不提外界的暗流,大秦之。</p>
自论才大典结束,大秦朝堂之越发忙碌。</p>
培训一下那些通过的才子,起码让他们明白他们六部职责是什么。</p>
地方,六部的情况需要做什么,等等。</p>
还有建立学宫之事。</p>
每一郡建立一座学宫,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p>
牵扯的东西很多,要准备的东西也很多。</p>
还要跟那些没有通过论才大典的才子进行沟通。</p>
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做这些学宫的老师。</p>
太多太多的事,让内阁六部忙碌不堪,几乎没有停过。</p>
两个月后。</p>
那些接受完简单培训的才子,开始前往大秦各地,补充各地空缺官员。</p>
学宫之事,也正式开始进行,效率非常快。</p>
最终愿意充当老师、大秦也看得的才子,一共有六千多位。</p>
他们的本事,试卷分数都是五十多,多加磨砺之后,未必不可成为大秦的官员。</p>
秦王政八年九月一日。</p>
五十五个郡之的学宫正式开始运作,每个学宫一百位老师,各自招收十二岁到十六岁左右的五千名学子。</p>
其咸阳作为大秦心,老师五百位,招收三万名学子。</p>
消息一出,大秦之顿时热闹起来,豪门贵族自然不在意,但平民百姓家庭却是抢破了头。</p>
大秦有多少人?</p>
不算各个贵族封地,以及他们家的奴仆、奴隶,一共百亿。</p>
一个县有两千多万人。</p>
五十五所学宫,一共才三十万人,虽然限制了年龄,也有家庭不愿意,但依旧是肉少狼多。</p>
只是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名额便全部满了。</p>
三十万学子正式开始踏入学习、修炼之路。</p>
大秦也增加了一笔不轻的负担。</p>
不过姚贾从燕国带回的一百万斤灵源,和两件灵宝。</p>
不出意外,完全足够这五十五座学宫、三十万学子用到近两百年之久。</p>
学宫之事,也在天下引起过一番议论,不过多数都是不在意,这般简陋的教学,学子能有什么本领。</p>
而在意的,也很少能对此、做出什么事来。</p>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秦越发忙碌,各地官员逐渐适应,同时在央的协助下,渐渐走了正规。</p>
秦王政九年二月。</p>
帝子受再次开始了大动作,各城守城大军、将军,不再受太守、县令管理。</p>
而是直接归军阁管理。</p>
这几年,虽然这些守军的事务,几乎都是军阁处理,但这道命令,也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影响。</p>
这彻底表明,从此以后,大秦军政分开。</p>
军不管政、政不管军。</p>
全部对秦王负责。</p>
军阁势力、和帝子受的权力影响力,都增强了不少。</p>
这个大动作之后,帝子受安安静静、全心全意磨合现在的这套朝堂体系。</p>
他心的大致框架,已经构建完毕,等磨合好后,大秦下都接受了、适应了。</p>
才是他继续加强对大秦掌握的时候。</p>
唯一还算是大动作的,便是渐渐加大对六国彼此之间矛盾的挑拨。</p>
张仪具体负责此事,黑冰台全力配合,挑拨六国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国内的矛盾。</p>
一个目的,消耗他们的力量,增加他们的仇恨,不要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大秦身。</p>
过去近三百年,大秦打这个、战那个,一直打到了天下第一强国,可以说一直都占据着天下人的注意力。</p>
现在帝子受则只是想低调一些。</p>
…………</p>
时间匆匆,一转眼,便到了秦王政十五年六月。</p>
此时,大秦各地官员已经差不多都站稳了脚步。</p>
很明显的,大秦运转的更加灵敏快捷了,国力增强了一些。</p>
最好的明证,不是气运之力的增加,而是这几年大秦收入增加。</p>
从秦王政五年的大约四百万品灵源,到了秦王政十四年,达到五百万左右的品灵源。</p>
增加了四分之一。</p>
连商鞅他们都惊住了。</p>
其实国力增强并不多,但能为朝廷掌握、应用的却多了许多。</p>
这是官职改革最大的好处之一。</p>
秦王政十五年六月,安静几年的帝子受,又开始了大动作。</p>
朝会大殿之。</p>
听完那番带着不容置疑语气的话,百官都已经皱眉思索起来。</p>
封三老为八品官员,封亭长为从八品官员,封里长为九品官员,封一些乡里的小吏为从九品官员。</p>
大部分官员都是眉头一皱,有必要吗?</p>
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又要增加很多负担?</p>
我大秦三老管理的一向都很不错,非常配合朝廷,完全没有必要啊!</p>
只有少数一些官员精神大震,大王安静数年,再次出手了!</p>
这一次出手,竟是要掌握大秦所有地方!</p>
在大秦,或者说全天下,县之下是乡,都是三老在管理。</p>
三老不是官职,而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担任。</p>
乡之下是亭,亭之下是里。</p>
亭长、里长同样不是官。</p>
而一旦给三老、亭长、里长他们赐予官位,那性质不一样了。</p>
可以轮换、直接任命等等等等。</p>
大秦央会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p>
怪不得!</p>
九品十八阶,最小的县吏也是八品。</p>
剩下的从八品、九品、从九品,看来都是大王早谋划好,给三老他们的。</p>
但他们也有不少人是那种想法。</p>
有必要吗?</p>
大秦三老管理的很好,全天下众国之,属秦国三老最为配合朝廷。</p>
这其实也是相当于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p>
又何必再亲自去插手。</p>
麻烦不说,朝廷负担更重了。</p>
按照朝廷新出的俸禄,八品九品俸禄是不多,但他们数量多啊。</p>
大秦四百来个县,乡有近五千个。</p>
亭、里更不用说。</p>
这一算下来,起码要多出七十多万个官员。</p>
一些人更是想到,如果大王将来要把六部建到乡、亭、里,那……</p>
虽然里是不可能的,但这官员人数也实在是太多了。</p>
哪来这么多官员?</p>
朝廷负担也是没必要的。</p>
不过帝子受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见四大丞相没有反对,也没有官员再敢多说什么。</p>
而且对此,大部分的三老、亭长、里长,都会很高兴吧。</p>
他们去阻止,得罪的人,将会非常多。</p>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很高兴。</p>
大王终于想起我们老秦人了!</p>
大殿之,出身老秦世族的官员心大喜。</p>
在他们看来,这是老秦人在朝地位大增的时候。</p>
不管大王目的是什么,那多出来的七十多万官员,大部分都是老秦人。</p>
他们老秦人的地位,终于要回来了!</p>
满朝应喏的声音,帝子受结束了朝会。</p>
内阁再次忙碌起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p>
大秦有近一万五千多个三老,六万多个亭长,五十多万个里长,还有数万个乡小吏。</p>
想真正实施起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p>
光是统计,需要时间。</p>
不过这个世界终究是修炼大世界,加六部建立到了每一个县,官员足够,行动能力之以往增强了许多。</p>
统计也要不了多少时间。</p>
只是对这般前所未有的事情,和这么大的动作。</p>
到底是好是坏,很多官员都有些担忧。</p>
连商鞅他们,虽然感觉可行,也选择了支持。</p>
但内心,其实还是不免有些担心。</p>
真正拥有完全充足自信的,只有帝子受一人。</p>
在他眼里,完全掌握大秦,将其国力运用到最大,这便是最后一步。</p>
(第二章,谢谢支持,谢谢。)</p>
………………</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