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灾异论
苏颋被宋璟气的七窍生烟,宋璟这个老魂淡,还是那么的嘴臭,连人话都不会说,只会满嘴喷粪,当真令人愤怒!
苏颋正打算反击,回怼宋璟时,眼角却看到宦官抬着姚崇走向大殿。
二人对视一眼,走了过去。
“姚兄!”
苏颋拱手问候。
“苏兄!”
姚崇回礼问候。
“姚老贼,你还没死呀!我还等着到你坟上上香!”
宋璟给姚崇特别的问候,语气中夹杂着火药味。
“不劳你挂念!”
姚崇抬眼看了宋璟一眼,继续拉耸着眼皮。
“敢问姚兄,这是有事要觐见圣上吗?”
苏颋客套完毕后,直接切入主题,询问姚崇来这里的目的。
“圣上召见,我身为臣子不得不来!”
姚崇如实相告!
“圣上找姚兄,相比是询问有关太庙倒塌之事,还望姚兄能够劝说圣上,不要本末倒置,祭祀太庙乃是事关大唐国祚之事!”
苏颋猜到李重俊找姚崇是为了什么事,便希望姚崇跟他们一样,去劝说李重俊。
希望李重俊能够听的进姚崇的劝说,不过苏颋并不怎么看好姚崇。
“我心里有数!”
姚崇没有直接应下,让宦官抬着他进入大殿去见李重俊。
“老臣姚崇参见圣上!”
姚崇向李重俊行礼。
“姚爱卿免礼!”
李重俊道。
“圣上召见老臣,可是要询问有关太庙倒塌之事?”
姚崇开口道。
“朕还没说,姚爱卿是怎么知道的?”
李重俊问道。
“太庙倒塌之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圣上又在这个时候召见老臣,自然不难猜出是为了什么事。”
“何况,刚才在殿外正好遇见了宋璟和苏颋二人,他们说了有关太庙之事。”
姚崇说道。
“原来如此,那姚爱卿对于此事怎么看?宋爱卿说是天灾,是上天的警示,让朕祭祀以求宽恕!”
李重俊将宋璟的意思,告诉姚崇,并询问姚崇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是另有主张,还是跟宋璟的看法一样!
姚崇听后,觉得宋璟有些危言耸听,连天灾都用上了!
也不想想眼前的皇帝,是怎么上的台,要是害怕宋璟说的那些,他哪里还有胆量兵变。
至于太庙为什么倒塌,那是修建太庙的材料使用时间太长,尤其是其中的木头结构。
是从苻坚那个时代开始使用,一直用到现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变得腐朽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跟天灾没有半点关系,至于什么先人因为不满,做出的警示而破坏太庙,就更加鬼扯!
宋璟也算饱读诗书的人,怎么在这方面总是喜欢搞这些调调。
姚崇拱手道:“太庙所用的材质是苻坚时代用到现在的,由于时代久远,出现腐朽而坏掉的情况,也是正常的事。”
“到了这个时候,不堪负重而倒塌,并非灾异,更是跟圣上无关!圣上不必自责!”
“何况天子以四海为家,圣上巡游天下,又非为了个人玩乐,而是去体察民情,为万民谋福祉!”
“身为天子不应身居深宫,而不知天下黎民之苦,圣上要是还想游历天下,在这之前,还是先将神主迁入太极殿,并命人修太庙。”
听了姚崇的话,李重俊很高兴。
看来,大唐还是有明白人,不会把什么事,都推到上天或鬼神的身上。
“姚爱卿所言极是!是朕想的不够周到,这是朕的过错!”
“远恩,传朕口谕,朕将亲自去太庙,恭请各位先帝神主入太极宫,待太庙修缮完毕后,再请神主回归太庙。”
李重俊吩咐一旁的余远恩去办,他决定采纳姚崇的话。
“要是没有其他的事情,老臣告退!”
姚崇拱手道。
李重俊点了点头,让姚崇先回四方馆歇着,等有空了再去看他。
姚崇由宦官抬着离开,刚出大殿,苏颋便迎了上来。
宋璟则已经回去办公,没有在这里等待结果。
“姚兄,情况怎么样?”
苏颋问道。
姚崇微微一笑道:“幸不辱命!圣上已经答应去太庙亲迎神主,进入太极宫后,再派人去修缮太庙。”
苏颋听了大喜!
“那可真是太好了,还好有姚兄在,轻而易举就劝说圣上改变主意,就这点你可比宋兄强多了!”
苏颋高兴道。
姚崇听了哈哈大笑!
幸好宋璟不在,不然的话,又要开喷不可。
“苏兄要是没有其他事,我要回四方馆了!”
姚崇道。
苏颋:“那我不打扰姚兄了,姚兄回去好生歇着,日后有空我再去四方馆探望姚兄。”
苏颋拱手道,目送姚崇被人抬走。
很快!
李重俊的诏令下达,让礼部准备祭祀的东西,李重俊准备亲自迎神主入太极宫。
礼部立刻挑选黄道吉日,李重俊却以神主等不及为由,当天便开始将太庙的神主牌搬到太极宫去。
然后,让工部好好修缮太庙,尽早让神主牌回到太庙去。
处理完这些,李重俊让李宗晖继续留在长安监国,而他则去东都继续巡视。
结果遭到一众大臣的反对,觉得李重俊到了东都,依旧可以办公,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非要让太子监国,甚至还有大臣借太庙倒塌的事情大作文章,非要让李重俊亲自理政。
就连太子李宗晖,也是上疏请求李重俊亲自理政,为了推掉监国重任,李宗晖甚至直接装病。
太子都病倒了,李重俊也没有理由当甩手掌柜,治好自己亲力亲为处理朝政。
首先,是查清楚当初上疏让他禅位的人,背后是否有世家门阀在搞鬼。
经过仔细调查,才发现这些大臣虽然跟世家有关,但他们背后的世家,并没有站出来鼓动他们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些世家并没有加入逼宫的行列。
那些逼宫的言论,都是那帮大臣自己的主意,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查明真相之后,李重俊下诏,把逼宫的大臣都流放到岭南去,让他们在岭南接受劳动改造。
同时,也是给其他大臣警告,不要什么都往折子上写,乱写可是要遭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