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
在杂家宣布准备对景国实施最严厉的打击后,太后不得不再度召开大朝会。品書網 </p>
一些官员每次听到大朝会三个字,都会觉得头疼,实在太频繁,频繁到开始耽误各个官署处理政务。</p>
但是,没人不想参加。</p>
除了方运。</p>
方运称病不出。</p>
今年的大朝会之,方运首次缺席。</p>
朝会礼毕后,奉天殿陷入长长的沉默之。</p>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出谋划策,甚至,没有人义愤填膺。</p>
因为每个人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压抑,每个人都被深深的绝望笼罩,每个人都感觉喘不过气。</p>
终于,有人忍不住说话。</p>
“身为杂家读书人,未能为国建功,未能安抚民众,未能护佑一方,不配在景国为官!自今日起,辞去官职,游学天下,终生不出仕。”</p>
那人说完,身影消失在在奉天殿。</p>
他是外地的官员,凭借圣庙的投影出现在此地,一旦摘去官印,则会立刻从奉天殿消失。</p>
“臣亦乞骸骨!”</p>
“臣年纪已老,难当大任,今日告老还乡,愿太后垂怜。”</p>
除了少数人在征求太后同意没有离开,其余杂家多数人皆直接离开,或步行离开奉天殿,或投影直接消失。</p>
九成的主修或辅修杂家的读书人离开。</p>
没有走的主修或辅修杂家之人,或主修兵家,或是方党之人。</p>
在圣道与家国之间,这些少数人选择了后者。</p>
虽然离开的官员不足三分之一,但奉天殿突然变得格外空旷。</p>
一些官员暗手持官印,关注论榜,越发绝望。</p>
因为,论榜之,充斥着景国杂家读书人发布的内容,最新的章,九成是“杂家某某某离开景国”的式样。</p>
一个两个没有什么,但数以万计相似的章出现后,彻底击溃了景国读书人的凝聚力。</p>
一开始,许多景国人甚至他国人骂他们,认为他们背弃祖国,乃是叛国贼,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景国,骂声逐渐减少。</p>
一个两个人逃离或许是个人问题,但若大规模的行为,那必然是国家出了问题。</p>
同样,若是外国的精英读书人不愿意来,偏偏那些劣迹斑斑的投机分子甚至犯罪分子愿意前来甚至能来到,也一定是国家出了问题。</p>
“方运误国!”</p>
一篇联合署名为计梧和关澈的檄,出现在论榜之。</p>
两个人联手罗列方运的十大罪行。</p>
罪一,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名为左相,行君之权。圈禁太后与景君,挟天子以令诸侯。</p>
罪二,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建立方党,打击前任左相柳山等正义读书人。</p>
罪三,祸乱人族,打击邻国。在人族危难之际,不断打击报复庆国,使得妖界有可趁之机。</p>
罪四,悖逆圣院,独断专行。不与杂家合作,妄图将杂家赶出景国,甚至不顾群臣反对,打断和谈。</p>
罪五,栽赃嫁祸,污蔑同僚。利用手权力,不断罗织罪名,陷害众多景国官员。</p>
罪六,饱私囊,卖国利家。方家蒸蒸日,财富暴增,必然向各国输出利益。</p>
罪七,违背礼教,悖逆纲常。不断创造新的礼法,违背旧的礼法,哗众取宠,悖逆圣贤教诲。</p>
罪八,抛弃正妻,与妖相恋。杨玉环被流放到血芒界,而方运却时常带着狐蛮女妖。</p>
罪九,沽名钓誉,名不副实。暗派人在民间散布虚假消息,将自己吹嘘得英明神武,实则已经是个病秧子,即便有封圣之路也无封圣之体。</p>
罪十,勾结外族,疑似逆种。在方运打击庆国和国内势力的时候,为了配合方运,妖界突然撤军。更何况,方运在古妖、龙族等各族拥有多重身份,不仅建立水殿让龙族侵蚀圣院权力,甚至还邀请各异族前往圣元大陆,恐借异族之力夺人族之权!</p>
在檄之,两人以事实为依据,然后推断出众多似真似假的结论,对方运进行栽赃陷害。</p>
最后,两人号召全天下的读书人,揭开方运的真面目,推翻方运的黑暗统治,让景国重见天日。</p>
若是之前有人发布战斗方运的檄,必然引发大量的攻讦与嘲讽,但是,这篇章之下,竟然很少有人支持方运,反而是大量杂家读书人不断回复,指责方运。</p>
不多时,一些之前支持方运的人参与回复。</p>
“之前,凡是攻击方虚圣直言,老夫必然反对,哪怕是当年方虚圣的礼教革新,我也支持,哪怕那是方虚圣欲擒故纵之计,我依旧没有后悔。但是,此次,我认为方虚圣过分了。”</p>
“我不会骂方虚圣,但无论怎样,方运也不应该止和谈,如果真是一心为了景国,将吏员考试送给杂家又如何?反正都是人族的圣道。”</p>
“方虚圣,怕是最近风头正劲,有些忘乎所以了。不过,我相信圣道镇封之下,方虚圣必然会低头,到了那时,杂家不会太过逼迫,会再次与他和谈。此事对他,也是一个教训。”</p>
“只可惜经此一役,景国会陷入长久的动荡。杂家读书人虽皆有私心,但也有公心之人,他们都被逼走,景国没有几十年,难以恢复先前的盛况。”</p>
“谁认识方虚圣,好好劝劝他吧,此次,他实在太不应该。”</p>
奉天殿,除了陆续辞官的杂家读书人,其余人始终没有说话。</p>
待所有杂家读书人做出最后的选择,盛博源一步迈出,道:“臣盛博源,请求再起和谈,平定双方矛盾。如若不然,臣亦辞官!臣虽不涉杂家圣道,但只要方运在景国一天,臣便永不踏入景国一步!”</p>
“臣附议!”见一位礼部官员走出。</p>
“臣附议!”一位监察御史出现。</p>
“臣附议!”一名吏部官员走出。</p>
“臣附议。”一位五品将军突然开口。</p>
一众兵家读书人诧异地看向那个将军,随后面带冷笑,猜到此人或是柳山暗子,或与盛博源等人勾结。</p>
“臣附议!”一名从六品的左相阁官员走出。</p>
众人哗然。</p>
徐长庚、李志霄和董越千等人更是无惊讶,此人原本只是个七品官员,之前屡次被打压,还是方运提拔了那人。</p>
现在那人站出来,那必然是柳山的旧党,只是隐藏的太深。</content></p>
</p>
百度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