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八年五月,大明帝国那仅剩的一抹余晖也即将散尽了。 </p>
紫禁城里的万历皇帝已经行将木,驾崩之日不远,。</p>
为一个二十八年不朝,消极抵抗了官们一辈子,又被无数人士绅骂成了千古昏君的皇帝。</p>
他的驾崩也预示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行将结束。</p>
一个赤地千里,群魔乱舞的战乱之世即将来临。</p>
然而,这一切又有几个人知道?</p>
老百姓们对着万历时代的即将驾崩漠不关心,而江南江北的无数人士绅还在弹冠相庆。</p>
万历皇帝终于要死了!</p>
他们期盼的圣君要登基了。</p>
十几年的坚持不懈的国本之争,他们终于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了。</p>
现在只等着那位皇帝驾崩,他们便可以马收获到自己的战利品了。</p>
一个众正盈朝,属于东林群贤的时代即将到来。</p>
那时候,朝廷之自然该正本清源,还士大夫们一个朗朗乾坤了。</p>
大明下下没人在乎万历时代的结束,反倒是有着无数暗地里企盼着大明的丧钟响起。</p>
当天子驾崩的丧钟响起之时,是他们等待着几十年,翘首而盼的新君登基之日。</p>
青山绿水,白云苍狗。</p>
小小的神国庭院之内,周易正悠闲地拿着一本古书细细琢磨。</p>
不时还拿出铜钱,在龟甲摇晃几下。</p>
或是点头,或者摇头,看起来认真极了。</p>
而周易不远处,还有着一直家猫还大一圈的大老鼠正顶着头的一缕金毛使劲地祸害着周易院子的花花草草。</p>
而远在周易的十几米开外,还坐着一个迷迷糊糊的白衣姑娘,呆呆地靠着一张石桌看着天的白云发呆。而迷迷糊糊的白衣姑娘对面,还有这一个绝对冰冷的大小姐,背对着周易俏脸含霜以无挑剔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不时还冷哼一声,显然心情是格外地不美丽啦!</p>
嗯,两个剑灵也出来了!</p>
周易现在压服不了神仙,自然也收服不了剑灵。</p>
既然收服不了,只能讨好了。</p>
毕竟,仙剑现在是周易最大的倚仗,要是剑灵一个不高兴了,来一个不配合,周易岂不是会死的很冤。</p>
如是,神国之内,不但大老鼠有了放风的时间,可以到处撒欢,连两个剑灵也擅自脱离了本体,开始在神国之内东游西逛。</p>
周易对此也是屁都不敢放一个。</p>
神国之内,天清气朗,云卷云舒。</p>
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p>
而周易也已经在自己的神国之内呆了整整三个月了。</p>
自从万般无奈的空虚道长不得不硬着头皮再一次踏了进京的旅途之后。周易已经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p>
于是,既不愿为公务烦恼,又深感时不我待的周易,便不得不静下心来,开始窝在自己的神国小院里开始仔细研读起空虚道长送给自己的那些卦卜之书。</p>
周易前世听说过一句话――“全知即全能!”。周易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但作为一个神灵,无论是出于自保也罢,自身修行也罢。</p>
也唯有知前知后,知生知死。晓阴阳,明天机,才能趋吉避凶,攘福消灾。才能有修得正果,久视长生的一天啊!</p>
一本归藏残卷,前前后后不过千余字,周易为了弄懂其的蕴意,愣是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翻遍了箱子内几十万字的各种道典,才稍稍弄明白了一些。</p>
这一天,在周易一如既往地还在研究着自己的天机之道时,心突然一阵心绪涌动。周易眉头一皱,不得不暂时放下了手的书本,一步跨出,便走出了自己的神国。</p>
此时的神国之外,正值深夜,南阳城里寂静一片。</p>
天空之黑幕如沉,唯有点点星光,犹如一颗颗宝石般嵌满了整个天穹。</p>
“咦!”周易不抬头还好,一抬头,猛然间今日的星空与从前大不一样。</p>
星星还是那些星星,但这一次带给周易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p>
周易分明在星光列布之,看到了杀机!</p>
对,是杀机。</p>
不是针对周易,而针对天下苍生的。。。。。。</p>
“天发杀机,移星换斗!”周易仰望着天穹,好久都说不出话来。心情激荡之下,无数的感叹都之化作了摇头一叹。</p>
“紫薇黯淡,护宿出返,赤星占位,荧惑已出”周易一一默点了星辰,又照着归藏的只言片语,推算到了一半便忍不住地嘀咕一声道:“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又要死啦?天启不是活了好几年么,这才几个月吧?”</p>
不怪周易后世历史没学好,在那个辫子戏横行无忌,少数民族只能南下的朝代里,对大明王朝的介绍实在不多。</p>
诸般忌讳以及不可言说的理由之下,数典忘宗也不是普通百姓的错了。</p>
周易一不是明粉,二不是历史爱好者,忘记了万历跟天启之间还有一个短命的“明君”,自然也不足为怪了。</p>
“空虚道长年前大概是回不来了!”周易摇了摇头,颇有些无奈地道:“希望他不要惹下什么麻烦才好!”</p>
周易念叨完空虚道长,正准备此回转神国,却突然见得西北方向一颗星星似乎过于明亮了一点。</p>
“帝星?”周易一看见那颗星星应在西北,立刻想到了李自成。</p>
“不是!”周易立刻否决了自己的猜测。</p>
“这分明是一颗将星!”周易看着那颗将坠欲坠的将星,一时间将他所知道的所有明末名人都想了一遍。</p>
实在想不起来,明末还有哪位的将星,值得天象如此闪耀。</p>
“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是不是该亲自去看看?”周易眼见着这颗将星白带赤,分明是颗正星,立刻便静极思动了起来。</p>
说到底,周易现在面临着大乱之世也一样惶恐。</p>
特别是大明王朝寿命将终,朝廷下积弊已深,除非再开天地,已经是不可能再通过改良来挽救得了了。</p>
但大明可以灭亡,但谁来继承却是一个问题。</p>
且不论周易前世带来的顽固地民族主义立场,单凭周易伤了大清龙脉这一条,周易都能想到――大清入主原之后,周易自己会面临着怎样下场?</p>
这也是周易为什么不安于神位,一心念念想要转投仙道的原因。</p>
周易在害怕啊!</p>
找空虚道长索求命相卦卜秘术也罢,如今心念一起便想要去寻访将星也罢。</p>
无非是想要为即将到来的天下大变,寻一个保全之策罢了。</p>
大明也罢,大顺也罢,甚至大西。大东也都可以。</p>
只要是汉家王朝可以,但大清绝对不行。</p>
哪怕是为了周易自己!</p>
看了一夜星星,天将大亮时才回转了神国的周易便显得有些心思重重了。</p>
大清龙脉伤而未死,周易甚至都不能确定那条龙脉伤得有多重。若是伤势不重,鞑子们未尝没有机会来一次从龙入关的。</p>
而大明龙脉将尽,已经明显不足以镇压四方了。</p>
陕北的那一条分明不过汉唐余烬而已,捣乱可以,却终究不是入主之相啊!</p>
那么除开关外那一条,谁最有机会代明而立?</p>
“大道之数五十,天衍四九,遁去一”周易放下手的算筹,一声长叹道:“那我的生机在哪?”</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