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明挽夜司

第92章 赈灾

大明挽夜司 月上贺兰 2578 2024-01-19 12:17

  伴随着景阳钟的雄浑钟音,百官齐聚奉天殿

  自从幼帝登基大典在奉天殿举行后,六年来,这里从未举行过大朝会,大小国事皆在武英殿。

  而今武英殿损毁严重,其它殿宇也都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如今唯有奉天命而执江山的奉天殿几乎完好无损。

  金陵城的大地震以及陆续从各地传来的灾情,刻不容缓。

  虽然昨夜从内阁首辅,一品文华殿大学士的苏阁老,到从九品的芝麻官,宅院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可家事与国事想比,孰重孰轻

  殿内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分列左右,四品以下皆在殿外和广场,泾渭分明。

  满朝文武面色疲倦,心有余悸地议论着昨夜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喧嚣四起。

  珊珊来迟的太后,一只手牵着幼帝,步履从容,花白的额角下,疲态尽显。

  六岁的小皇帝更是哈欠连天,一只小手不停地揉着眼睛。

  一位身着赤红蟒袍的中年太监缓步来到龙椅前,清了清嗓子,环视着朝堂诸公

  满朝文武抬眼瞧着司礼监掌印太监叶少卿,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继而整齐划一的三呼万岁,太后千岁!

  天熙元年,幼帝登基,太后垂帘,大小朝会,皆由这位叶公公主持,掌国玺传圣旨,俨然就是帝王口舌。

  天熙帝年幼,太后又是女子,大明朝堂便有了这么一副奇葩的场景,一个阉人主持大朝会

  瞧着众臣安静下来,叶公公九十度弯下腰身,将一只耳朵凑到太后近前。

  不大一会儿功夫,大太监面对忠臣细声言道:今日朝会,只论赈灾,它事不提!

  从佛晓开始,全国十三省道八百里加急的折子,如同雪片儿般被送到了京城。

  以往各地加急的折子,会被内阁先接收再送进宫,交由司礼监,披红后呈送太后,御笔一签,再返回给司礼监盖印

  天还没亮,距离京城较近的南七省折子就被送进皇城,可惜内阁办公的文渊阁,也是废墟一片。

  幸好,当值的一位大学士安然无恙,瞅着堆积如山的奏报,顺手拉过几个小太监,径直送往内廷。

  年近六旬的太后,彻夜未眠,亲自翻阅着各地灾情折子,大概了解后,命人敲响景阳钟,召开大朝会!

  苏阁老第一个站出来,朗声言道:陛下,太后!昨夜地震,京城大乱,各省道州府的折子,内阁还未来得及览阅,目下无法统计具体受灾情况,依臣之见,赈灾一事,金陵城是重中之重,京城无忧,天下安矣!

  剩下六位内阁大学士纷纷出列,异口同声道:臣附议!

  大太监复又转身,太后耳语了一番后,叶少卿小鸡啄食般点着头,心领神会,直起腰身大声宣读旨意。

  太后有旨,令户部即刻调集钱粮赈灾,工部和五军都督府可抽调京师三营,共同修葺损毁皇城及府衙民舍,五城兵马司协同金吾羽林两位,维持治安,以防民变北府司监督赈灾,凡有贪墨者,不论品级,就地革职查办!

  工部和五军都督府众人上前领旨,唯独户部尚书一副苦瓜脸,颤巍巍地弯腰作揖,奏道:恕微臣无能,从天熙三年开始,每年入库税银不足八百万两,今年更是糟糕,上月就已经用完了整年的预算,如今国库不足一百万余钱!金陵城昨日一场百年难遇的大地震,赈灾之款若没个三五百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还不算后续十三省道的救灾款项,杯水车薪呐

  大明穷成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一则,太祖定鼎江山,本就是一场农民起义,长达十几年的战争导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百业萧条!

  本指望大虞王朝五百年来攒下的家底重建国家,可没曾想夏氏皇族偷梁换柱,不仅国库分文不留,连皇宫内的无数珍宝也系数卷走。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 class="list-inline">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