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武侠:从七侠镇走出的绝世高手

第三百零八章:大丰之年

  第三百零八章:大丰之年

  能不能达到都无所谓,能最好,不能也无妨,顶多就是一点牵挂而已。

  天空阴沉,乌云密布,一道道闷雷之声在天穹下回荡,似乎要将这方天地劈开。

  电闪雷鸣,暴雨接踵而至,噼里啪啦的打在房顶上,氤氲水汽弥漫。

  后院紫竹林被雨水淹没,两道身影盘坐于风雨中,纹丝不动。

  “好雨知时节。”

  林轩背着双手,站在房檐下,看着密密麻麻的雨点坠落,溅起朵朵涟漪。

  对面客栈,掌柜的和老白端着根板凳坐在大门口,吹着凉风。

  原本热闹的客栈冷清起来,秀才中举,去了北边当县令,郭芙蓉也跟着去了。

  小贝去了京城。

  现在客栈里就只剩下大嘴,老白和掌柜的三人,连欢“四零零”声笑语都少了许多。

  “展堂,你说京城这时候下雨没有。”

  掌柜的念叨:“小贝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调皮捣蛋,晚上睡觉有没有盖好被子,万一要是着凉了怎么办。”

  “你放心好了。”

  老白宽慰:“上个月的书信你不是看到了吗?她现在过的很好,每天跟着先生学习。”

  “额这不是担心嘛。”

  掌柜的愁着眉头。

  “要我说掌柜的你就是瞎担心。”

  大嘴端着碗瓜子蹲在一旁,优哉游哉道:“小贝都这么大的人了,总该有自己的生活,你能管她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还能管她十年一辈子吗?”

  “大嘴,这话说的有水平。”

  老白竖起拇指。

  “老白,过来小酌一点。”

  林轩笑着招呼:“后院还有两条鱼,中午的时候,无双买了只烧鸡回来。”

  “那感情好。”

  老白眼前一亮,一溜烟的穿过长街雨幕。

  两人搬了张桌子,两把椅子放在门口,老白去拿酒,林轩朝柜台喊道:“青莲,厨房里还有什么剩菜没有。”

  “有啊。”

  青莲起身去了厨房,端出来一盘炸好的小黄鱼和一盘卤牛肉。

  就着四五个小菜,老白和林轩坐下,看着雨幕,吹着凉风,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来。

  大嘴也加入进来,掌柜的则是和青莲聊天去了。

  女人家,凑在一起,无非就是聊些胭脂水粉,女红布料之类,或是谈些听来的八卦。

  没一会拿来的来两坛酒就见底,林轩又去提了一些出来。

  “小轩,有好些日子都没见到阿大和阿二了,他们干嘛去了。”

  老白问道。

  “他哥俩在翠微山闭关。”

  林轩笑道:“就那次咱们去野营的山谷,他们建了几栋竹楼,一边修行,一边照看火麒麟,日子过得可潇洒了。”

  听闻此言,老白露出羡慕的神色。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过上这样的神仙日子。”

  老白叹气。

  “你还不知足。”

  大嘴摇头:“好歹你还有掌柜的,我呢,现在依旧孑然一身,除了个瞎眼的老娘,无牵无挂,不过我李大嘴这辈子也知足,等赚点钱,就在李家沟置办点田产,在娶个娘子。”

  “不惦记你的翠兰了吗?”

  老白调侃。

  “早就忘了。”

  大嘴回道。

  “看得通透。”

  林轩拍了拍大嘴的肩膀:“你放心,以后不止是你,整个天下的人,日子都会越来越好。”

  一道道粗大的雷霆在天穹爆发,震耳欲聋的声音回荡,惨白的电光时而明亮,时而灰暗。

  转眼间,七八月过去,到了九月,金秋时节,正是丰收的时候。

  也是考验大明改革成就的第一步。

  整个朝堂上下,都在等着各个州府郡县,将今年的粮食产量报上来。

  户部官员两班倒,整宿整宿的熬夜统计数据。

  朝廷里,各个官员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尤其是程怀玉,天天睡不着觉。

  这夜里,狂风暴雨淹没京城,一道惊雷将熟睡中的程怀玉惊醒。

  她睁开眼睛,从床榻上起来,唤来贴身宫女道:“各地的粮食产量报上来了吗?”

  “还没有。”

  宫女摇头:“娘娘,您就好好休息一下吧,已经好些时日没有睡过安稳觉了。”

  “本宫怎么能睡得着0 .......”

  程怀玉摇头:“只有看到今年的粮食产量我才能睡得着,才能睡得安心。”

  “娘娘。”

  “娘娘”

  宫门外响起焦急的声音,一名宫女快步进来,欢喜道:“娘娘,各地的数据已经统计完成,送达户部,张尚书正在带人连夜核查。”

  “大致是增了还是降了。”

  程怀玉急忙问道。

  “增了。”

  宫女忙道:“而且是大涨。”

  “哈哈。”

  程怀玉这位大明太后大笑起来,随即道:“穿衣,掌灯,本宫要亲自去户部看着他们核算。”

  片刻之后,一辆马车在禁军的保护下,径直前往户部。

  “太后驾到。”

  车辇在户部大门前停下,在程怀玉的监督下,户部官员用两个昼夜的时间将所有数据核算出来。

  “娘娘,大喜,大喜啊。”

  户部张尚书快步走进房间,躬身道:“核算结果出来,今年大明境内所有粮食总产量约是去年的三倍。

  使用化肥的区域,亩产几乎较去年翻了一番,有的郡县,甚至翻了两翻。”

  “我大明今年乃是数百年不遇的大丰年头。”

  “这些报上来的数字有没有弄虚作假的可能。”

  程怀玉追问。

  “不排除。”

  张尚书道:“就算有水3.9分,今年也是大丰之年,而且锦衣卫已经去到各地,严查秋收,等年底就能知道有多少水分。”

  造成今年大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化肥的大面积使用,第二则是北边耕种的土地大量增加。

  “明日早朝,公告天下。”

  程怀玉心潮澎湃。

  今年的大丰,直接证明了大明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所具有的正确性。

  无疑会大大的鼓舞人心和士气。

  第二日,程怀玉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宣读今年的秋收产量。

  足足是去年的三倍,这个数字震撼所有人。

  当消息传遍大明的时候,无数人为之欢呼,粮食丰收,就意味着能吃饱穿暖.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