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武侠:从七侠镇走出的绝世高手

第两百零七章:十策

  第两百零七章:十策

  老先生优哉游哉的看着面前的诗经,书本古旧,被翻阅了无数便,可他却依旧看的津津有味。

  “先生所收藏着,当真是博厚。”

  东方白一双眸子扫过后面的书架,略微惊叹,架子上摆放的,许多都是孤本古籍,她也只是听说过名字。

  连清净居里都没有藏书,可见其珍贵程度。

  “你这女娃子眼睛倒尖。”

  老先生脸上泛起些许傲然:“这些书,都是我早些年收集的,可费了不少的功夫。”

  “先生不似普通人,为何要待在这乡野山村?”

  林轩好奇。

  “有何不普通?”

  老先生反问。

  这句反问,却是将他给顿塞住,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哈哈。”

  老儒笑道:“你瞧我,七八十岁的模样,半截身子都埋在黄土里,舒舒服服待在此处,每日里看看书,做做学问,教教村-民,难道不好吗?”

  “是我着相了。”

  林轩歉然。

  “老先生有淡雅之志,当为雅客,岂能受红尘侵扰。”

  “对也不对。”

  老儒摇头:“淡雅也是言不由衷,可惜岁月不饶人,不似你们这些年轻人,能在这世上多闯些名堂出来。”

  “老先生,您说话真奇怪。”

  东方白柳眉微微蹙起:“说您淡雅,您也摇头,说您功名,您也摇头。

  那您到底是怎么想的?”

  “小女娃子,老夫刚才不是说了嘛。”

  老儒也不恼怒,捋着胡须笑道:“若是在年轻些,当然是要和你们一般出去闯荡。”

  “可您不是在几十年前便一直待在这村子里的吗?”

  东方白不解。

  “那时候时局未到。”

  老儒摇头:“如今乃是大争之世,九州一统以成大势所趋。

  可惜了我这把老骨头,虽有滔天学问,却无伶俐腿脚,空有满腹才华,却只能在这山野之中。”

  “我看您这分明就是抱世不公。”

  东方白调侃。

  “也可以这么说。”

  老儒点头。

  “先生为何说九州一统乃是大势所趋?”

  林轩皱眉:“据我所知,现在虽说大明占据上风,但后唐据守南江,北边大魏虎视眈眈,三国鼎立之势尚未彻底打破。

  想要真正一统,恐怕没有几十年很难。”

  “谬以。”

  老儒道:“后唐本就无北上之能,如今被夺地八百里,丧失四十万水卒,镇江道化作明土,驻扎明军,就好似铁索,牢牢就这头病虎束缚,又有宋阀在侧,虎视眈眈。

  三国鼎立之势早已破灭,如今的九州,唯有明魏争锋,而后唐,只能看戏而已。”

  “那先生觉得魏和明,谁能一统九州?”

  东方白眨了眨眼睛。

  老儒侃侃而谈:“北魏有精骑八十万,雄踞中原半壁江山,北荡草原,南征唐明,当代魏帝,雄心壮志,有气吞万里之势,麾下文武,皆为顶尖,又有武威王魏齐辅佐,堪称周公在世。”

  “这么说,您是更看好大魏?”

  东方白轻笑。

  “非也。”

  老儒道:“大魏虽强,有诸子百家,然皇王之争,将是内患,他日若是爆发,必然石破天惊,且去年稷下论道一战,虽说颇有收获,却败了大魏的名望,更毁了稷下。

  乃是贪小利而弃长远。”

  “那先生是觉得大明能一统天下?”

  东方白又问。

  “非也。”

  老儒还是摇头:“明有先帝崩于庙堂,国运崩,虽有少帝继位,然朝政政权皆系于女子之手,举国之运,更肩负于大明太傅林轩之肩。

  此为大忌,其一若是太傅林轩稍有不慎,大明危矣,其二若是此人于皇室生出嫌隙,则大明亦危矣。”

  “老先生,您的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东方白不愤:“世人皆知太傅林轩为义士,扶大厦于将倾,只因一诺之言,便坚守至今,怎会于皇室生出嫌隙?”

  “女娃子是明人吧。”

  老儒淡然。

  “嗯。”

  东方白点头。

  他道:“纵然现在太傅林轩和大明皇室上下一心,但只要天下人不这般认为,若是有流言蜚语传出,这种信任顷刻之间便会荡然无存。”

  老儒道:“大明最大的破绽便在朝堂之上,少帝登基,太后掌权。

  0 ・・・・・・・求鲜花・・・ ・・・・・・・・・

  但这也是大明最有可能问鼎九州的地方,若是太傅林轩当真能和皇室互相支撑,将会彻底将整个大明的力量融合。”

  老先生越说越激动:“与其说是大明一统天下,不如说是林轩掌控下的大明才有机会击败大魏和后唐。”

  “先生就这么好看林轩?”

  林轩眉头紧锁。

  “没错。”

  老儒点头:“依我之见,此子有大气运傍身,天下能与之抗衡的,恐怕唯有宋阀之主天刀宋缺。

  可惜现在两人已然结盟,宋阀之所以肯归附于大明,绝不是因为皇室,更多的是因为这位太傅。”

  “先生好眼力。”

  东方白明眸一笑:“我心中也对咱们大明这位太傅仰慕的紧。”

  .. ......... 0

  老儒又道:“但只有一个林轩还不够,当今大明太后虽说颇为开明,但朝堂文武百官早已陈旧,还缺一位能够开疆拓土,统领全局之人。”

  林轩问道:“若是让老先生去做这个统领全局之人,您会如何做?”

  老儒捋着胡须,哈哈大笑:“小子莫开老朽玩笑。”

  “老先生,您就说说,莫要藏拙,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东方白笑道:“还是说您之前只是在说大话,实则心中根本没有沟壑。”

  “激将法是吧。”

  老先生笑道:“也罢,今夜就说与你们听听。”

  “其一,当改革科举,革除世家弊端,为天下读书人广开言路,招揽人才。

  其二,打压各地豪强士绅,防止土地兼并,还天下于百姓。

  其三,轻徭博役,大明坐拥巴蜀,江南,镇江三大粮仓,三王之乱以平,趁热打铁,广积粮。

  其四,北境开渠,江南修堤,引黄淮两河之水,绝干旱,平水患。

  其五,造甲胄,练兵卒,五大营之兵力不足以平九州,江南四道之兵则要看守后唐。

  其六,清朝堂,裁撤官吏,能者上,弱者下。

  其七,镇狨狄,将千里草原,化作大明马场。

  其八,乱北魏,挑破武威王魏齐与皇室的关系。

  其九,对后唐采取分化拉拢之策。

  其十。平天下,先灭唐,在伐魏。”口.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