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玄镇妖师

第一百七十九章 红尘

大玄镇妖师 大先生 4769 2024-01-19 13:26

  青雀山门下,雀君遂隐和白雀玉衡已经飞离山门。

  青雀山掌教李浮石和浮玉山掌教白行简跟随在圣人李镇左右。

  李镇看向渐隐的夜幕,喃喃道。

  “今日起剑,真能斩去北荒妖族四成气运吗?”

  闻言,李浮石笑了笑,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

  “或许是五成。”

  这时,一旁的白行简也开口道。

  “我等道门修士以气血为祭,揽雀尾此剑之威更甚当年人祖斩妖,二十年内北荒绝不会有三境以上的大妖出世,圣人尽可发兵征讨。”

  李镇看了眼白行简,继而点了点头。

  李浮石辑手行了一礼。

  “我们已经起剑北荒,希望圣人答应道门的事情也要做到。”

  听到青雀山掌教的话,李镇冁然回道。

  “自然,今日过后诸元台不会再有监玄一职,儒道二教的气运之争,庙堂也不会插手过问。”

  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李浮石再次躬身作揖。

  “多谢圣人。”

  李镇侧身,看了眼站在众人身后的李夜清,微笑着颔首示意,见此情形,李夜清也随之点头回应。

  “既然如此,我也不再青雀山上逗留了,就此离去。”

  李御玄上前一步道。

  “那我送圣人下青雀山。”

  李镇看着眼前已经完全没有当年宣王李洵模样的掌剑真人李御玄,不禁有些出身,但还是回了声好。

  李夜清站在原地,远远的目送着四位将军和李御玄护送着圣人李镇走出了青雀山门。

  …………………

  青雀山的坊道上。

  四位将军牵着凶兽乘黄的铁缰绳,亦步亦趋的跟在圣人身后。

  李镇看着身旁多年不见的四子,一时间这位坐在大玄龙椅二十多年的圣人竟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反倒是李御玄先说道。

  “爹,近

  来身体可还康健?”

  闻言,李镇心中宽慰,可嘴上却还是回道。

  “还能御驾亲征,上阵杀敌,倒是你这青雀山的掌剑真人竟然还知道自己有个亲爹。”

  李御玄笑着摇了摇头。

  “爹这是哪里话,我虽然心在山门,可又没与红尘彻底脱离,不过上青雀山确实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年掌教真人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说到这里,李御玄没忍住咳嗽了两声。

  刚刚他助剑君起剑时,体内气府的灵气已经尽数被抽到干涸,因此此时他脚步略微有些虚浮。

  李镇拍了拍李御玄的后背道。

  “没事吧?”

  见状,李御玄急忙站直了身子,强撑笑脸道。

  “无妨,只是灵气亏空了,歇息几日就好了。”

  李镇冷哼一声,但眼神中仍不失心疼之色。

  “你爹在这个位子上也坐了这么些年了,我难道会看不出来?李浮石他们只是借出灵气起剑,尚且要以气血为祭,你是执掌揽雀尾的真人,真的只是耗空了灵气这么简单?”

  见自己瞒不下去了,李御玄只是伸出了右手五指。

  “何意?”

  “折寿五载。”

  李御玄苦笑着回道。

  “揽雀尾是人祖当年所用过的灵剑,可在这柄剑斩杀了妖王帝江后,它就被那妖星的妖气所侵蚀,成了一柄真正的凶兵,平日里靠着青雀山的山门灵气镇压尚可,但若像今日起剑,那就要用气血性命为祭了,这也是剑君为何从不出现的缘由。”

  听到这些,李镇难掩眼神中的震惊神色,虽是父子,可他们却又是圣人与青雀山真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思付了片刻,李镇只能缓缓道。

  “大玄国库内有几味海外的百年灵药,其中就有可滋养性命的,回京后我差使者送到青雀山来

  ”

  闻言,李御玄刚要出言婉拒,可他看见李镇的面色后,还是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便多谢了。”

  走出坊道一里后,人眼处便是青雀山的界碑,眼前玉京十二卫的军队黑压压的一片,旌旗长戟林立。

  李镇侧目看向身旁的李御玄道。

  “对了,在青雀山的这两日,你见过你那位侄儿了吗?”

  “玄祯吗,我还未曾找他,他就已经去了我的剑居拜访了。”

  想起李夜清,李御玄不禁莞尔一笑道。

  “玄祯的修行天赋极其过人,可以说在我之上,按照黄广孝首座和白泽先生的意思,是想让玄祯三教兼修了,并且我观他的武道底子也是出奇的好,未来未必不能成第二个人祖。”

  李镇点了点头,面露肯定道。

  “毕竟是章尾国钟山的那位烛阴神君亲自指点的武道境界,只是光有修行天赋可不够,治国之道在于文武两相兼济。”

  可李御玄听到李镇这话,却是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他看向面前黑压压的一片军队,询问起李镇道。

  “可玄祯他真的有治国的志向吗?况且大哥过世这么早,玄祯也不过才及冠一年,若是有心立玄祯为储君,二哥又能够甘心辅佐玄祯吗?”

  李御玄的话说的极其直白,夺位是历代帝王家难以避开的事情,就算是首辅姜巨鹿和黄广孝也不会在李镇面前说这些事情,也就是李御玄如今已经拜入青雀山门,不再是宣王李洵的他才能够在圣人面前直言。

  赵王李阊在军中威望极高,深受诸多武将信服,就连昭武将军李光弼也以赵王马首是瞻。

  即便眼下东宫太子早亡,圣人尚未立下储君,可太孙的纨绔恶名早已经传遍京城,赵王李阊自然就成了储君的最好人选,这也是庙堂

  中所有人都默认的事情。

  闻言,李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望着玉京十二卫,眼神中藏着一抹忧愁。

  “你二哥他武功过人,文治却远远不足,一味征伐的国家绝不会长远,这就是为何当年人祖会设立上庸学宫,而学宫学士又能够手持笏板上朝的缘故,我让玄祯藏拙的这些年,也是为了保护他,等到他羽翼丰满之后,就是立他为储之时。”

  李御玄陪着李镇走向驻扎在坊道上的军队,同时回道。

  “爹,我已经脱身庙堂,但却不得不多嘴一句,二哥的性子您比我要更加清楚,您若是立玄祯为储君,他会善罢甘休吗,朝中站队赵王的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