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朵白莲
这个男人就是前段时间出现在沂水县的风离相,那天他刚好碰上许怀宁生产,本来他是想跟许怀宁见个面的。
奈何她刚生孩子,不可见外人,他也没有时间等一个月,就在李家人的千百般的感谢下先行离开了沂水县回到了风都。
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年纪挺大的老先生,看起来十分仙风道骨,他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点了点头:“这书上说的颇有几分道理,但若这真的是事实,这个人又是从何而来呢?”
风离相脑中不知怎么就突然浮现起一个丰仪的身影,那个女人,不也是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吗。
他勾唇一笑:“或许就是有人天赋如此,他们想法奇异,天马行空的,这位不足为奇。”
“也是,这个书写者倒真有几分真才实学!”
若是许怀宁在这里听到,只怕会翻个大大的白眼――姐姐我好歹是二十一世纪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结果你说我只有几分真才实学,我可是九年义务教育呢。
在家里闷了一个多月的许怀宁,终于憋不住了,她让蔡师傅做了一辆两个位置的婴儿车,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当辣妈去了。
小孩子快三个月了,正是最可爱的时候。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两个粉雕玉琢的婴儿,足以成为街上最亮眼的风景。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身边跟着太多一看就特别厉害的人,路过的人恐怕都要过来逗弄一下小孩子呢。
太久没有逛街了,许怀宁开启了扫荡模式,基本就贯穿了三个字――买买买!
她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李诚裕的,家里人的,看上就买,逛到傍晚的时候马车已经快塞满了。
最后一站许怀宁逛到了一家名为玉珍阁的店里,里面卖的都是明贵的首饰珍宝,琳琅满目的。
“欢迎欢迎,客人里边请。”
许怀宁点点头,觉得这家店不仅看上去高级,服务态度也不错。
看来她也应该开一家珠宝店,就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砖石,上辈子她直到死都没有机会戴上砖石。
“客人随便看看,我们店里来了许多新品,都特别适合夫人呢。”
“有什么特别好看的,比如你们的镇店之宝之类的?”许怀宁逛了一圈,没有看到什么令她特别想买的。
店掌柜眼睛一亮,觉得自己今天遇到了大客户,眼尾的褶子都多了:“有有有,夫人这边请,我们店里啊,有一套镇店之宝,都是由红宝石制成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后面上锁的柜子里取出一个檀木盒子,动作十分谨慎的打开。
瞬间,流光溢彩,整间店的所有珠宝首饰都失了颜色,因为它实在是太漂亮了。
光彩夺目,红的惊艳的红宝石,镶嵌在镂花的金丝里面,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项链,手链,簪子,戒指,都是同种材质,特别是项链上面还是用祖母绿的翡翠包围着,红与绿的碰撞,非但不显得庸俗,反而十分的贵气。
“掌柜的,这套首饰我要了,给我包起来!”不管多少钱,她都要买回去,这么好看的珠宝,哪个女人可以拒绝啊。
“唉,好好。”掌柜的乐呵呵的转身准备给许怀宁包起来,眼睛都快笑没了。
但是这时候,许怀宁身后传来怯生生的一声:“这位姐姐,我能不能看看这套首饰啊?”
许怀宁转身,对上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里面写满了无辜,只要是个男人恐怕都会沉沦在这双眼睛下面。
但可惜她是一个女人,而且她女人的第六感告诉自己,这个女人不简单。
穿着一条纯白色的云裳羽衣,长的还不错,但不是那种特别抢眼的美,看着挺舒服的。
但是现在许怀宁心里只有一个词――白莲花!
所以她一把将首饰盒的盖子盖上:“不好意思,我不喜欢把自己看上的东西给别人看。”
听到许怀宁的拒绝,女孩子的眼眶中立即堆积了泪水,仿佛只要她再说一句她就立刻哭出来。
这时候她旁边那个男人就要出场了,果然:“唉,你这个女人怎么回事,你又还没有给钱,晶晶想看一下怎么了?”
“我现在就给钱,我就不想给你们看怎么了!”不就是比硬气吗,她许怀宁就没有怕过谁。
“你!”那个男人瞪了许怀宁一眼,抬脚朝装柜的走去,并且同事从怀里拿出一张银票甩到他面前。
“掌柜的,这盆首饰多少钱,我以双倍的价钱买下了。”
做生意哪有钱不赚的道理,掌柜的果然动摇了,他为难的看着许怀宁:“夫人,您看这……”
门口守着的人早就想要进来帮忙了,但是许怀宁使了个眼色不让他们进来。
对于这种人,她还不需要用到自家的劳动力。
“这么有钱啊,看公子穿得人模狗样的,不像是没有接受过先来后到这个道理的人啊。”
说完许怀宁也没有一直看着他们两个,而是低头朝车子上玩的不亦乐乎的两个孩子继续开口:“我们的小宝贝可不能像他一样哦,不然娘亲多伤心的。”
“你!”男人气的不行,他瞪着眼睛想向前一步,却被身边那个女人给拉住了。
“志伟哥,算了,都是我不好,你别跟这位姐姐生气,是我不应该说要看看的。”
对着面前泫然欲泣的美人,男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撸起袖子就挡在那个女人面前:“我不管你什么时候来的,东西嘛,价高者得,晶晶喜欢,我就要买给她。”
“志伟哥,这是姐姐先看上吧,我们还是算了吧,我也不是特别喜欢……”嘴上说着不喜欢,眼睛却一点点的朝柜台上的盒子望去。
男人当然没有错过她这个小表情了,直接把银票塞到掌柜的手里:“掌柜的,这盒首饰,我要了,不用找了!”
看着手里的一千两银票,掌柜的一脸一言难尽:“这,这,公子,我们这盒首饰价值三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