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军队护航
风离相露出一个笑容,捏了捏那张写着李诚裕资料的纸,朝面前的属下交代了一句:“不过于家这小子太蠢了,肯定斗不过李诚裕。”
“不过我可以帮一下他。”他的眼中迸发出势在必得的光芒,他的脑中回忆起那个满脑子奇思异想的女子,眼中满满的都是回味。
李诚裕足足睡了一整天才醒过来,他醒过来的时候,两个儿子被放到他的身边躺着,一睁眼就看到两个糯米团子。
李诚裕此时的心里软的一塌糊涂,他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唇边露出一模劫后重生的轻松笑容。
“大人醒啦,夫人在厨房给你准备吃的呢。”一出去就有人告诉他许怀宁的位置,他对着那人点点头,朝厨房走去。
去到厨房才发现那里早已堆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远远的就听到了李诚旻的大嗓子。
“你们是没有吃过东西吗,一个个像个饿狼一样,我嫂子又不是厨娘,凭什么做给你们吃。”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许怀宁今天早上起来就想着李诚裕熬点粥,然后发现这里竟然还有螃蟹,就顺便熬了个螃蟹粥。
又看到有泥鳅,就又做了一个炸泥鳅。想了想觉得不够吃就又和面做起了酱香饼,门口那群人就是因为酱香饼的香味吸引过来的。
“我们当然知道嫂子不是厨娘啦,嫂子做的东西这么香,我还没有见过那个厨娘可以做出这么想的东西呢。”
“就是,嫂子是比厨娘还有厉害的大厨。”
一个个跟着李诚旻喊嫂子,把李诚旻给气的头顶都冒烟了:“那是我嫂子,不是你们嫂子!”
“咳咳。”李诚裕在他们身后轻咳了一声,他们一看到李诚裕立刻给他让了一条路出来。
李诚裕双手放在背后,闲庭信步的朝厨房里面走去,连个眼神都没有给他们。
“你醒啦,感觉好点没有?”看到李诚裕,许怀宁连忙放着手里的的活,一脸惊喜的朝李诚裕走去。
抓住她放在自己的手,李诚裕缓缓摇了摇头,望着她的眼中装着快要溢出来的温柔:“我没事,你在做什么好吃的呢?”
“给你熬了粥,还有给大家烙个饼,这里的材料还挺充足的。”
除了酱香饼还有玉米饺,许怀宁用精湛的厨艺征服了这群天天随便饱腹的保家卫国的好男儿,一个个嫂子叫的可顺口了。
吃好喝足之后,许怀宁就计划着收拾东西离开了,因为再不离开,她怕赶不上李诚裕的考试了。【爱奇文学<a></a> @&最快更新】
“嫂子,这次我们护送你们去京城。”
“但是,你们的长官……”虽然心里很想让一群军人护送他们,但是许怀宁又害怕给他们添麻烦。
“没事,我们大人回来了,现在正在跟大哥聊天呢,等一下他肯定就会让我们送你们去京城了。”
李诚旻的大人是一个叫朱如源的中年男子,他脱离于国家军队之外,但他却手握兵权,手里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传言这支队伍十分英勇善战,战无不胜,他们个个手怀绝技,要不就武功高超。
“朱大人愿意护送李某,李某感激不尽。”
“唉,你别跟我整那些文人文绉绉的东西。你弟弟是个人物,我相信能培养出那样弟弟的大哥肯定是更加优秀的。”
李诚裕被他的耿直逗笑了,一直在官场上行走,每天都要带着面具,每一步都要走得如履薄冰,还从没有遇到这么爽朗的人。
不一会,李诚裕就跟朱如源聊了起来,如果不是介于他身上有伤,恐怕现在朱如源都要狠狠的拍一下他的肩膀,跟他称兄道弟了。
那些早就埋伏在官道上的人,看着面前浩浩荡荡的车队,又看了被围在中间保护得像个铁桶一样的马车。
领头的那个人皱了皱眉,做了个动作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老大,再不动手,他们就要过去了。”
“不行,他们带的人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的,不就是一群镖师吗?”
“不,不是普通的镖师,是军队的人。让兄弟人撤,回去禀报大人。”
“是!”
另一边,朱如源也收到了消息――“大人,正如你所料,还有一批人马埋伏在官道上,不过他们没有任何东西,现在已经撤了。”
“嗯,我知道了。”
朱如源望着远方他们离开的方向,拿起腰间的酒袋喝了一口,幽幽说了一句:“李诚裕,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我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许怀宁对于自己幸运的躲过一劫毫不知情,但是一旁李诚裕的眉头却没有一刻是松下来的,对于危险,他是知道的。
只是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人。想不到他这次上京,竟然会遇到这么多危险。
他一个地方的小知县,难道个个还担心他真的得了状元不成。
想到这里,李诚裕露出一个冷笑。当目光触及到熟睡的妻儿时,眼眸中的冰冷一瞬间就变成了柔情蜜意。
当风离相收到消息的时候,李诚裕他们已经远远的可以看到京城了。
“你说有军队给他们护航?”
“是,属下的感觉绝对不会出错,那群人并不像普通的镖师,肯定是军人没错了。”
把玩着手里的毛笔,风离相露出一个有趣的笑容:“真是真人不露相啊,竟然连军队都请的动。”
“李诚裕,我开始有点期待了。京城有你的日子,应该会非常有趣。”
他面前的人看着自己的主子露出这个笑容,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因为一般他主子露出这个笑容就代表他又瞄上了某个人,把别人当成了猎物。
如果李诚裕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猎物,恐怕会露出一个比风离相更有趣的笑容说:“那就看看,到底谁是被玩弄的那个。”
未知的危险才是最危险的,这趟来京城,给每个人心里都敲了一下警钟。
一行人紧赶慢赶,又过了一个礼拜,才彻底到达了他们想要去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