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清想也是,若不是李婶子背后站着族长,谁理她啊,看得还不是族长的面子。
我还听说,族长把李婶子训斥了一顿。李金梅悄声道,李婶子之前那么依着李莲,现在却巴不得赶紧把李莲嫁出去。
李婶子像是那种被骂了就乖乖听话的吗?许清挑眉。
据说是族长不打算让李敬接任族长,就因为李莲死活要嫁入曹家,坏了族长家的名声!那些之前被曹家欺负过的人家,提起族长家,张口就是贪财、势力,贪财谁都贪财,但也不能谁的财都贪是吧,好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许清想了想,道:这个我不大关心,我就想知道,李敬要是不当族长,那族长肯定会在李家旁系里选一个吧?
李金梅一想也是,惊讶道:保不准长亭也有可能呢!
许清一听连忙摇摇头:别别别,不行!族长虽然权力大,但要管那么琐事,挺烦人的。
族长管的事太多了,大到田地分配给哪家租,小到邻里吵架等等,基本是村民求过来的,都要管。
虽然村民们求族长办事,都不会空手来求,但那点小收入,许清看不上。
李金梅对弟弟能不能当族长并不在意,她只是觉得:李敬那孩子挺可惜的,摊上这么一个娘和妹妹。
快中午时,李长亭从镇上送菜回来,带回来二十个大小不一的坛子和二十斤盐。
好在李金梅回家去了,不然许清真不好怎么跟她解释她买这么多坛子做什么。
这些坛子是用来腌制空间里多余的蔬菜,不过许清主要还是打算做泡菜,她更喜欢泡菜那种独特的风味。
许清和李长亭下午睡了一觉,晚上吃过晚饭后,哄睡儿子,便一起进空间把成熟的蔬菜都采摘了,洗干净,铺在大竹席上晾干水分。
泡菜母水用的是灵泉水,这一点让许清很期待。
采摘后的菜株许清不打算要了,拔掉,翻土,然后种上黄豆、绿豆、红豆、芝麻等,都是做糕点常用的食材。
这些东西可以反复种,晒干后能保存很久。
许清忙活了大半夜,连汗都没怎么出,空间里十分凉爽,跟外面对比就是空调房和桑拿房的区别,可惜这里太亮,不然她都想睡进来了。
坛子放外面还是放里面?李长亭洗完最后一把辣椒,问道。
许清扫了眼多余的空间,全部拿进来是放不下,要是有个地窖就好了。
想到地窖,许清心里一动,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地,也不知道这地有多深,够不够她挖个地窖。
她问李长亭:你觉得在这下面挖个地窖能行吗?
李长亭低头看了眼:得看下面的地够不够硬实,太软的话会塌。
用木板撑着呢?
不行,太潮。
那就用砖铺。许清比划着,上面铺成半圆形,这样受力就在两边,多花点钱,用糯米石灰砂浆,青砖能黏合得更紧密,还能防渗漏,不容易塌陷。
李长亭想了想,点点头:这个可行。
空间不能让外人进来,所以这项工程只能许清和李长亭来完成。
两人把晾干的蔬菜装起来,放到空间外面去,然后将许清堆放杂物的那块地清理出来。
这里离灵泉有二十五米的距离,在灵泉的正对面角落里,足够远,不用担心泉水渗漏的问题。
李长亭一边清理杂物,一边打量着许清放在这儿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虽然许清说这些都是农具,但有很多李长亭都不认识。
这个箱子别动!许清见李长亭捧着她爷爷奶奶的百宝箱,连忙喊住从他手里接过,这是这是很重要的东西。
虽然说着重要,但许清也没有避讳李长亭,而是当着他的面把箱子打开。
里面没什么见不得人又很贵重到需要藏匿的东西,都是她爷爷奶奶的遗物,所以许清才格外珍重。
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些书和老首饰之类的零碎品,还有她爷爷当年参加革命时戴过的勋章,她奶奶专门裱起来的剪纸。
许清一样样拿出来,现在再看时,心里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难过。
这是我们家的族谱,都是老古董了。许清打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这本用棉线穿起来的小册子很具有这个时代的风格。
许清还记得爷爷曾经说过,她家祖上曾经是京城有名的糕点师,还自己写了一本糕点食谱,不过食谱许清却没有见过。
我能看看吗?李长亭问。
可以,你小心点别弄坏了就行。许清把族谱递给他。
箱子里还有两本书,用防水布小心地包着,许清拿出来放到一边,又把箱子里的金银制品全部捣腾出来,和铜钱、老硬币分开,回头用小木盒分别装起来。
这是食谱吗?李长亭问那用防水布包着的两本书。
啊?正在规整东西的许清疑惑地抬起头,我不知道,我看不懂上面的字。同时觉得很奇怪,你怎么会说这是食谱?
李长亭指着族谱上面一行小字道:你们家第三代许家男丁是皇家御用糕点师,自创了一本糕点食谱传给后人。
卧槽!真的?许清惊讶地凑过去,然后对上几排密密麻麻的文言文繁体字。
李长亭翻到后一页:这位御厨的孙子继承了其祖父的手艺,开了上百家江南许式糕点坊,可惜后面的记载断断续续的,很多都是一笔带过。
许清大概能猜到是什么原因,无非就是朝代更替,加上后来的革命抗战,不然一个江南赫赫有名的富豪的后代,到最后怎么变成了农三代。
许清想到什么,打开那两本用防水布包着的书,问李长亭:你认识上面的字吗?
李长亭接过看了看,点点头。
封面写了什么?
一本是江南许式糕点,一本是秦式酒经。
卧槽!卧槽槽!许清捂着脑袋不可置信地惊呼,尼玛这是祖传秘籍啊啊啊!
你你你能全部看懂吗?许清激动地抓着李长亭的手问。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