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
捉紧绣花针,秦淮神态自若,手腕像缝纫机,井然有序的叩响纸壳,留下一行精细的针孔。品書網 </p>
光靠架势,让旁边的少女小小的惊讶了一番。</p>
适应了一段时间,秦淮渐入佳境,五官开始绽放出一种叫认真的神彩。</p>
手腕晃动越来越快。</p>
十分钟后,画有凤凰图案的硬纸壳。</p>
扎满了针孔。</p>
若用尺量,会发现,两两针孔相隔0.5㎜。</p>
少女全程目不转睛的望着,最后脸已经满是错愕了。</p>
将近两百个针距排列得整整齐齐,看得强迫症患者舒服至极,一脸满足。</p>
简直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p>
“扎好了。”</p>
秦淮将硬纸壳举起来,迎着灯光,光芒从针孔溢出,面的图案呈现出被镂空雕刻了的曼妙姿态。</p>
“好看,果然是秦淮小哥哥。”</p>
商雅美眸落在秦淮的‘作品’,鼓掌拍手。</p>
好看。</p>
特别好看。</p>
尽管秦淮从来没玩过,但应该不输于专门从事这一项传统技艺的工匠。</p>
一旁的少女眼睛瞪涩了,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尔后抬手猛招:</p>
“老妈,这位先生的针距处理得好厉害啊,快来看!”</p>
少女实在是惊讶得无以复加,忍不住呼唤老妈。</p>
年妇女闻讯而来,瞥了一眼。</p>
俄而脸色古怪的看着秦淮:</p>
“先生也是传统行业的手艺人?请问叫什么名字?从事什么工作?”</p>
“我叫秦淮,一个小小的雕刻工匠罢了。”</p>
秦淮摆了摆手。</p>
阿姨将信将疑,她知道秦淮是自谦。</p>
——光凭这份控制针距的功夫,秦淮不可能是籍籍无名的工匠,哪怕秦淮低调,也会出名的。</p>
“先生是金陵本地人?”</p>
阿姨眼睛一转,拉着秦淮攀谈,同时慢慢八卦了起来。</p>
“对。本地人。”</p>
“我知道金陵有一个盛名远扬雕刻大家,名叫秦核舟,也很年轻。跟先生一个姓……”</p>
阿姨面露疑惑,斜斜了一眼秦淮,见秦淮神色平静。</p>
阿姨眼的光芒明亮了几分。</p>
秦核舟姓秦,这位秦先生也姓秦。</p>
秦核舟是金陵人,这位秦先生也是金陵人。</p>
秦核舟是顶尖雕刻师,而眼前这位秦先生基本功非常扎实,恐怕……在雕刻行业内,也是一位顶尖的人物。</p>
同时满足这三点……应该不会是巧合。</p>
而且,秦核舟应该是外界的名号,秦淮会不会是秦核舟的真名?</p>
听得这话,旁边的少女低头,尖尖玉指抵住下颌。</p>
同样疑惑了起来。</p>
她这些年学习无骨花灯,基本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p>
不过,她却知道秦核舟。</p>
因为秦核舟太有名了,加江浙一带毗邻金陵,使得秦核舟的事迹广为流传。</p>
多少工匠想要看一看,‘名盖金陵,工绝江左’的秦核舟,究竟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p>
正因此,提到秦核舟三字,少女眼冒出了小星星。</p>
“您难道是金陵秦核舟吗?我是说,那位天才雕刻师,玉雕作品卖出一个多亿的秦核舟?”</p>
女孩直接问了出来,眼眸夹杂着对秦核舟的敬佩。</p>
“嗯……”</p>
秦淮诧异的挑了挑眉,笑着摇了摇头,果然秦核舟这三个字他的真实名字还要更深入人心。</p>
“对,我是秦核舟。”</p>
秦淮平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p>
“呼!您真是秦核舟吗?”</p>
女孩深吸了一口气,颇为好的盯紧秦淮。</p>
她竟然遇到了这位名气振聋发聩的天才雕刻家。</p>
攀谈了一会,商雅掏出了手机。</p>
“我给这项传统技艺拍一个小视频,发到微博,宣传一下。美丽程度和名气太不符合了!以后有机会给你们拍纪录片。”</p>
等打开微博,她发现午的动态还没发呢。</p>
算了不管了。</p>
先删掉。</p>
宣传无骨花灯要紧。</p>
有些东西,是宣传太少了。</p>
这也不能怪谁。</p>
毕竟老一辈的手艺人不习惯使用现代工具。</p>
而年轻人在师父的鞭策下,总是一直埋头学习,很少轻易拍视频炫耀。</p>
一来二去,只能靠口碑发酵咯。</p>
这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高手都该谦虚、藏着掖着,其实不然,厉害该锋芒毕露。</p>
商雅围绕着皂角树的无骨花灯全部拍摄了一遍,然后在秦淮的帮助下,写了一段话。</p>
动态发布成功!</p>
给两位母女的无骨花灯宣传了一下,商雅和秦淮道别两女,继续游览秦淮河畔。</p>
商雅提拎着无骨花灯,在广场奔跑,手的花灯如飞,轻轻飘了起来,流苏和珠串像河的水草,随风游曳。</p>
商雅玩得开心,跟着一群小娃娃四处跑,慢慢的竟然和广场幼童的画风完美融和在一起,秦淮站在远处静看:</p>
夜色鎏金,</p>
少女芳华,</p>
笑靥如花,</p>
风姿绰约。</p>
秦淮微微一笑,双手插进兜里,默默的看商雅带着一群小娃娃在身边转圈。</p>
……</p>
……</p>
“那边有猜灯谜唉。”</p>
商雅停下,轻轻喘气。</p>
循着热闹的声音向前。</p>
只见有一位老人家在广边摆了一方加长的八仙桌。</p>
他在卖花灯。</p>
不过,这个花灯与其它地方有些不同。</p>
那装饰简约的花灯面,竟然用黑色墨汁抄有古诗字谜。</p>
一盏灯,一句小诗。</p>
正因此,这里被一群观众围得水泄不通。</p>
“老爷爷的灯谜竟然是原创的,搜不到唉!”</p>
“真的是原创,元宵节逛花灯,猜灯谜真的好有感觉啊。”</p>
“现在的节日,传统味道越来越浓了。”</p>
也有些小年轻举着手机拍照,记录这有趣的一幕。</p>
“你们能不能猜出来啊?”</p>
老爷爷可累坏了,叉着腰挑衅。</p>
“怎么不能!我们群策群力,不信解不开!来,第一个谜面:曲径虫鸣牡丹开。有没有人想出来了?”</p>
年轻人也有不服气的。</p>
譬如这位喊话的父亲——他将三岁小女儿扛在肩,高声喊话,谁怕谁啊?三个臭皮匠,还赛过一个诸葛亮呢!</p>
只见虎头帽的小女孩拎着那边的无骨花灯,举在空晃啊晃。</p>
真幸福啊。</p>
她的童年,将来一定伴随着眼花缭乱的东方蕴藉之美。</p>
“好可爱。”</p>
商雅在一旁笑,小囡囡萌出血了。</p>
“嘿。你们这些小年轻不行啊!”</p>
老爷爷目光在所有观众脸扫了一圈,脸挂着‘如果出灯谜不是为了为难别人,那将毫无意义。’的得意表情。</p>
“哎呀,你们这些小年轻,啧啧,不行。要多看诗书,多阅读,你看,这么简单的灯谜都猜不出来……”</p>
老爷爷摇头叹息,一脸得意洋洋。</p>
见状,周围的年轻人哈哈大笑,这是一个老顽童啊。</p>
“唉,现在的小年轻不行了,来来来,不服猜出来,你们一起!只要猜出来了,这里有几罐大白兔奶糖,一人一把,量大管饱!”</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