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入主军需处,战忽改战恐了

137、奉命吹牛,领先全球五十年

  137、奉命吹牛,领先全球五十年

  四海龙王系统的实验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任路这个甲方,对于这套系统自然也是爱不释手。

  可唯一遗憾的是,这套系统不能立刻就投入使用。

  一来是因为项目本身的威力太大。

  一旦没有测算好天气数据,粗暴的人为干预天气,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来……

  这个项目的承载是一次性的,发射完一枚弹头,就没有了。

  因此高武研究所正在着手于其他的弹头制造。

  好在比起重启星球大战计划,这个项目还不算是太烧钱。

  应天所带领的发动机项目组,没过几天,就已经花了将近十亿的预算。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他们还是超预期的完成了三维发动机的制造。

  这一天,是动机下线的日子。

  一大早……

  高武研究所内疚张灯结彩,到处悬挂的条幅,红底白字清晰可见的写着:“(.?本!书.由;【】!?整理(更多新:,书;联系)热烈庆祝动机提前下线!”

  像这样的横幅,厂区内至少有几百条。

  不知道的。

  还以16为高武研究所在进行百年大庆呢。

  不光是如此。

  在高武研究所的官方微博上,他们还提前预告了这件事。

  邀请了一批媒体前来进行采访。

  这让参加项目的科学家都有些不习惯。

  按理说。

  这么高精尖的项目,哪怕是一个螺丝钉,都是最高机密。

  在过去……

  他们参加这样的项目,都是藏着掖着,很少会这么外露。

  而高武研究所内如此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但这一切。

  都是黄大民有意为之。

  上级交代过,重启星战项目,不管技术怎么样,声势一定要大。

  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在大张旗鼓的进行这个项目。

  既然这样的话,黄大民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恨不得邀请全世界的媒体来此采访。

  对于这些安排。

  秦泽倒是没有意见。

  只不过他有些担忧,这样明目张胆的钓鱼,会不会演技太恶劣了?

  九点钟……

  第一车间外放了一挂响亮的鞭炮。

  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站在一根红绣球面前,进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

  在他的身边,是发动机项目的总工应天,以及所长黄大民。

  “老黄,这串鞭炮太长了,怕得一万响啊,你可真舍得下血本。”

  放完鞭炮之后,秦泽感觉自己的耳膜都在震动。

  可黄大民一点不觉得心疼:“秦工,你忘了上级的交代了,星战这个项目技术怎么样不做要求,但是声势一定要大,我今天没有拉来礼炮,就算是简朴了。”

  剪完了彩。

  黄大民代表高武研究所在么体面前进行了又臭又长的讲话。

  他自己也不想废话这么多。

  他要是个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或许还能真的给大家讲两句干货。

  但没办法。

  人家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才不愿意抛头露面,只能由自己吹牛逼了。

  事实上……

  黄大民对于新发动机的参数一点儿都没有数。

  但他看过科幻电影,演讲稿上都是玄之又玄的理念。

  “我们所研发的三维动力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航空发动机,领先全球技术五十年,甚至我觉得五十年后,都没有人能够赶上这个技术,除此之外……”

  记者们听着黄大民堂而皇之的五十年理论。

  有人欢喜有人忧。

  那些较为理智的媒体,都在怀疑这番论述是否准确。

  毕竟发动机是早出来了,但是具体效果怎么样,还是要放在实物上才能体现出来。

  而另外一些喜欢博眼球的媒体,则完全亢奋了。

  他们心中已经拟定好了无数标题。

  领先全球五十年,是最重要的表达内容。

  什么时候龙**工敢放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台上的黄大民随心所欲的吹着牛,反正也不用负责。

  进入体制内之后。

  黄大民还从来没有这么爽过,当着媒体记者的面放卫星,丝毫不用考虑后果。

  毕竟……

  他是奉命吹牛。

  在黄大民激情澎湃的演讲的时候。

  秦泽则跟着技术人员走进了车间。

  虽然剪彩仪式是对外开放的,但是发动机的测试,是极其私密的。

  大家只需要知道他们造出了发动机,但是至于造出了怎样的发动机,他们就没有必要知道了。

  “报告总工!发动机已经准备就绪!”

  台下无数科研人员昂首挺立。

  经过许久时间的不眠不休,众人心中信心满满。

  这台发动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顺风顺水,越是到制造的后半段,大家的信心也越足。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秦泽给他们的那份详细的说明书。

  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简单而又愉悦的工作,叫名是超世代发动机项目,可是实际建造的过程是如履平地。

  秦泽也没有多废话:“大家辛苦了,现在我们正式开始发动机测试。”

  “高能量密度核心进行第一次反应!”

  一声令下,几个操作人员上前,操控着检校仪器。

  在开关打开的那一瞬间。

  代表着能量值的电脑屏幕上数字陡升。

  一万千焦!

  两万千焦!

  八万千焦!

  数字以指数级别上升,终于在16万千焦的时候能量密度核心趋于稳定。

  应天在一旁立刻用笔记录。

  这个数值,理论上已经达到了高能量密度核心的极限。

  而对于战斗机来说,这样的瞬时马力也足以支撑大部分的飞行活动。

  但……

  这只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

  感应式离场驱动和双循环引擎相继也介入了系统之中。

  基础的马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三套相互独立却又精密联系在一起的动力系统的调教,才是这次测试的主要目的。

  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内。

  所有工程师都在087鼻息凝神。

  这个发动机是否成功,还都全在于秦泽的一句话。

  终于……

  在观察发动机的具体数据之后,秦泽开口道:“很好!理论数据已经足够支撑太空飞行器的动力需求,恭喜你们。”

  “但是不能松懈,有了发动机,我们马上转入空气动力学部分。”

  “应总工,还是你带队,来进行飞机的外形设计。(,?本书;!由【;.】?:整,理(更多新.书联,系)”

  “我亲自负责飞机的武器系统。”

  发动机成功下线,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但是对于秦泽来说。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在他的目标里,制造出一架完整的太空战机,才是最终的目的。

  话音落下。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研究,从发动机试验场转移到了更加复杂的飞机流体设计理论阶段。

  动力专家离开团队,负责进一步调教三维发动机系统。

  越来越多的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学专家则加入到了设计团队中。

  而秦泽从所里抽调了所有武器专家,专心致志的投入到了战机的武器研发之中。

  整个团队中,无论是周晓茹这样的爆破专家,还是从军区装备所调来的导弹专家,都对秦泽有着极大的期望。

  毕竟秦泽的手艺是有目共睹的。

  之前他设计的单兵武器,被称作战略性武器。

  那么现在这款即将搭载在飞机上的系统,还能差的了吗?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