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你呀你,真不怕冻坏了身子。”余茯苓数落了余娇一句,又道,“我去给你煮碗姜汤”
她话音刚落,宋年端了个炭盆走进来,特意将炭盆往余娇脚边放了放,“我娘在灶房煮了姜汤,正要给姑娘们送来。”
不大一会儿,宋婆子端了姜汤过来,余茯苓赶忙递了一碗给余娇,又端了一碗给刘瑶玉。
姜汤中不曾放蜂蜜红枣,有些辣嗓子,刘瑶玉只喝了一口,实在咽不下去,就将碗放在了桌上,一转头却发现余娇像是没有味觉,饮茶一般一口一口的将整碗姜汤都给喝了。
明明喝完了,还在将碗往嘴边送,刘瑶玉忍笑道,“三妹妹你这么喜欢喝姜汤,我这碗也给你喝。”
余娇回过神来,这才觉出满嘴的姜味,她放下碗,倒了杯茶漱口。
余茯苓将她失魂落魄的神态尽收眼底,碍于刘瑶玉在,她便没张口问。
两人要走的时候,余茯苓起身相送,行到院门外,刘瑶玉先上了马车,余茯苓才拉着余娇的手,低声问道,“可是启蛰又说了什么,惹你不高兴了?”
余娇抿唇摇了摇头,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余茯苓说,淡笑着道,“没什么,阿姐你别乱想,我先回去了。”
余茯苓拉着她的手没放,轻叹了一声,“你昨日让我给启蛰带话,我回来便与他说了,你也知道他一向沉默寡言,不会与我多说什么,他可能就是一时想不开,要是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你别跟他一般见识。”
余娇强打着精神笑着说好,随后跟余茯苓道别,上了马车。
刘瑶玉见她脸色恹恹,担心余娇受了风寒,回去的路上话少了许多。
情之一字,实在叫人心酸又费解,可古往今来,情之一字,又是最动人的。
回到府里,刘瑶玉扶着余娇下了马车,关心道,“三妹妹,你可是身子不舒服?”
余娇摇了摇头,“只是有些累,睡上一觉应就好了。”
刘瑶玉往她额头上探了探,摸着有些发烫,不禁有些担忧道,“你还是给自己开副方子吧,别真得了风寒,咱们后日还要去梅园呢!”
余娇点头说好。
刘瑶玉总觉得她说话都有气无力的,喊蒹葭来扶余娇回院里,又对蒹葭叮嘱道,“仔细照顾三姑娘,她若是发热,就赶紧派丫鬟跟我说一声。”
蒹葭恭敬应声,扶着余娇回了映月榭。
刘瑶玉看着余娇离去的背影,微微蹙眉,三妹妹去见过余公子后,脸色便不大对,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这场雪断断续续下了两三日,院里的雪下人们清扫一遍,过一晚上,又会铺满院子。
到了约好去西郊梅园这日,天上仍时不时飘着小雪,蒹葭给余娇穿好大氅,兔毛的领子,愈发衬得她小脸白皙莹润,
“东苑的丫鬟来说,二小姐已经收拾好了,在前院马车里等您呢。”白露进来说道。
余娇吩咐蒹葭带上装香丸的匣子,去了前院。
马车停在影壁旁,刘瑶玉已经坐了进去,见余娇过来,她撩开车帘,朝余娇招手,“三妹妹,快上来!”
余娇上了马车,刘瑶玉往她手中塞了个手炉,见她今日脸色好了一些,才安了心。
她这两日不放心余娇,往映月榭跑了好几趟,虽然余娇没有染上风寒,可脸色一直都不大好,连跟她说话都提不起兴致来,刘瑶玉想着今日去梅园散散心,余娇心情兴许就能好起来了。
她们先去了吴家别院去接素荷,素荷一早就收拾好了,在等着她们过来,听到下人传话,素荷忙抱着琵琶,带了一个随身丫鬟,去了院门外。
素荷原是不想带丫鬟的,只是这院子里的什么事都瞒不过吴家人,吴家那边知道她要和余娇去西郊梅园,特意传话过来,叫她带上丫鬟一起去。
素荷上了马车,余娇见她穿得单薄,将手里的暖炉递给素荷,“怎穿得这样单薄?园子里应有些冷,不如让丫鬟去给你取件大氅?”
素荷心里一暖,她摇了摇头,“我不冷的,这夹袄就很暖和。”
她在京城的吃穿用度都是吴家给的,吴家大爷并没有这么心细,衣裳还是早先刚来京城时备下的,寄人篱下,素荷还是很知道分寸的,从未开口要过什么东西。
余娇看着她,忽然想到了什么,便没再多言。
用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了西郊梅园。
马车刚停下,就有小丫鬟上前问道,“可是刘二小姐和刘三小姐来了?”
刘瑶玉撩开车帘,认出这丫鬟是宋静容身边的婢女,“你们姑娘已经到了?”
小丫鬟笑着说道,“我们姑娘还有魏大姑娘、沈大姑娘、崔五姑娘都已经到了,她们先进了园子,现下在洗心泉旁的香海堂里等着二位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