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见面商谈
郭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从区里的角度来看,能够促成农业企业和农民的合作,实现双方共赢,是最好的结果。
但是对于部分村民而言,如果他们认为租金价格过低,在他们口中事情的性质就会演变为“官商勾结”,随后就会带来无限的投诉举报以及各类问题。
最重要的是,以后项目运营出现任何问题,群众第一个找的就是政府,而不是企业。这件事情的性质就超出了一个纯粹的商业活动的范畴。
张政禹和赵丹私下聊了一下,毕竟经济是政府主抓的工作,自己虽然是书记,但也不想越俎代庖。
赵丹的意见是,可以由村镇干部集中宣讲一下项目政策,但是和村民签订合作协议事宜,要长河农业自己去面谈,否则政府有越权之嫌。
张政禹同意赵丹的意见,认为可以由赵丹主谈,先以协商会的形式与长河农业对接,在达成初步一致意见之后,再考虑后续合作事宜。
城东区并不是农业主产区,农业问题不是张政禹最关心的问题,考虑与长河农业合作,只是出于两方面考虑,首先是希望能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其次是给老领导常山明面子。
时间过得很快,省里创文验收工作很快就开始了,由于城东区的全市创文分数测评位列第一,被列为全市的创文示范模板。
市政府这次也下了大力气,要求市财政拿出两个亿的创文资金,拨付到各城区,用于道路维修、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
最开始郑一鸣并不想花这笔钱,希望由各城区财政自筹解决。但张政禹私下找郑一鸣争取了几次,要知道上一世江东市创文创了十几年,浪费的资金何止二十个亿,相比起来两个亿简直是九牛一毛。
更何况创文工作归根到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项工作必须速战速决,拖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干群矛盾。
在这样的争取下,郑一鸣才答应解决两个亿资金。
有了这两个亿的资金,各城区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当然,结果也没有让郑一鸣失望,在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中,江东市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获得了省级文明城市称号,综合评分仅次于省会湖城。
在创文成功后的座谈会上,郑一鸣也表示:“输给湖城一点分数不丢人,首先人家是省会,政治地位不同。其次,湖城投入了十多个亿的资金,我们的经济底子不如湖城,但是花钱办大事,明了江东市干部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省级创文成功了,但是由于前期市级层面增加了财政投入,市政府没有再额外拨给奖励资金。但是各城区基本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段时间大家都累坏了,能把工作做好比什么都强。
很快,市里下发了《关于选树创文先进典型的通知》,赵丹向张政禹请示,希望按照市里的模式,在区里也树立一批典型,充分起到激发全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作用。
张政禹爽快地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且提出,希望选树先进典型尽量以基层一线的干部为主,并且不论编制和身份的限制,要全力挖掘基层干部中的优秀人才。
在这样的基调下,城东区上报市级创文先进典型13名,在全区选树区里先进典型25名,为基层镇街、村社区的干部都增发了奖励性绩效200元。
这笔钱虽然不多,也就是图个彩头,但是对基层来,这代表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意义远远不止二百块。
在市级先进典型表彰大会上,市委书记唐璐志亲自为获奖者颁发奖状。
下来之后,唐璐志调侃道:“政禹,这次能创上省级,你们区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按这次的先进典型应该有你一席啊。”
张政禹不好意思地笑道:“书记,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领导有方,基层干部们拼命肯干,我那好意思啊。”
“嗯不错,还不算骄傲。我再给你透个底,文明委的名单马上就要出来了,江东在名单上,提名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你可要再接再厉啊。”
获得了全省文明城市,就等于拿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门票,这个结果在张政禹的意料之郑
但是唐璐志接下来的话,让张政禹吓了一跳。
“我在考虑,马上市里要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我考虑让你来当副指挥长。”
张政禹连连摇头:“书记,我怕是不合适吧?”
虽然这种指挥部一般都是临时性机构,但是创文的指挥长一般都由市委书记担任,最多双指挥长,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担任指挥长。
而指挥部的副指挥长,一般是由市委常委来担任的,比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的常委一把手。
再不济也应该由个副市长来担任,怎么轮也轮不到张政禹一个区委书记担任。
但唐璐志明显有自己的考虑:“政禹,我搞工作一向是从实效性出发,城西和江州两区在搞工作还是太家子气,放不开胆子,你也不要觉得不合适,我不让你干得罪饶活,你就负责指导各区开展创文工作就校”
张政禹一听,觉得自己肩上压了千斤的担子,但是自己毕竟和其他区县是平级,自己去指导,别人是不是真的买账就是两了。
唐璐志却道:“反正这个职务你要兼,怎么开展工作,你跟吴海平部长商量,他是你的老书记了,你们两一起把这项工作搞好。我已经跟他好,由他担任第一副指挥长。”
话到这个份上,也不由张政禹拒绝了,只能硬着头皮先把工作接下来。
回去以后,张政禹先跟赵丹通了气,创文工作期间,自己可能要负责市里的工作任务,可能区里的工作自己不能完全兼鼓,就需要赵丹多费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