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上行下效,千古文章
万妖国,大河二年,蚕月文日,和风细雨,香远景清,于万妖国宫城文成殿中,又一次当上教习的孙宇和,望着讲台下的学员们,头疼不已!
论起各自的身份,他们都是四国重要人士,上至无上帝君,下至三品官员,可要是论起治政的水平,一个个还不如下石头村的村民呢!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朗声道:“都记好笔记,我只讲一遍,今这第一节课,我给你们讲讲治政之道,有哪位先来谈谈你们都是怎么治政的?”
下面的所有人都低下头,无一人肯主动应答。
孙宇和无奈的点名:“陆压,你岁数大,带个头吧!”
魔帝陆压站起身来,幽幽的看了孙宇和一眼,大声:“好吧!都不,我老陆带个头,魔人族向来信奉实力,尤其是纯粹的力气,只要我老陆力气大过所有人,谁敢不服我!”他完,展示了一下自己引以为傲的肌肉,然后才坐下。
孙宇和笑了笑,看向鬼帝姜丝,姜丝也不含糊,大方的站起身:“我们鬼人族原是人死后灵魂异变而成,本来没有生育的能力,我老太婆找到了生育的方法,且一胎生了18个,所以才在鬼人族称尊做主。”
她完坐下,不待孙宇和示意,灵帝宋灵站起来:“轮到我了吧!我们这边倒是简单,灵人族生来便有高低分别,越是高级的翅翼越大,我是最大的,所以你懂的。”
苏青河见三人都了,他也站起来准备开口,结果孙宇和直接让他坐下,道:“你不用,我知道,靠血统,对吧?”
苏青河耸耸肩坐下,等着孙宇和下文。
孙宇和看着讲台下的人,沉声道:“你们完全不懂何为治政,要么靠着蛮勇压迫,要么靠着奇技淫巧,要么靠着远古礼制,要么靠着血统高贵,这四个东西,有哪个是治国理政的必需品?或者,一旦你们不在了,你们的国如何继续留存?”
苏青河看向自己的身旁,见三人皆面带不悦,他率先对孙宇和:“你讲的好听,可是你也不是帝君啊!凭什么我们?”
孙宇和看了看他,微微点头道:“你的很对,我们地位不同,本来我是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们的,只是,我出自华国,华国从一个偏安一隅的部落,逐渐拿下整个神州大陆,到底靠的是什么,你们就不好奇吗?”
灵帝宋灵微笑着:“不就是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吗?老娘也会,不信你让我试试!”
孙宇和扶额苦笑着:“我们华国的先祖,为了种族的延续,的确做了一些有失体面的事情,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只是,若仅靠卑鄙无耻,华国岂能有今时今日的局面?”
魔帝陆压皱眉道:“壮国之策,历来是各国根本,你传播给我们,不算背祖忘宗吗?就凭这个,你又怎么保证你的是你们华国先饶智慧呢?”
孙宇和呼出一口气,咧嘴道:“华国从来都是这样的!自古及今,从不在治政之道上藏私,何况,也没什么好藏的,拢共不过六个字,即内外,张紧,上下,如此而已。”
他完,讲台下的人一头雾水,他无奈的甩了甩头,继续道:“内外指得是事务处理顺序,两国相交,自然有内外之分,因事务本身的不同,内政与外务各有其优先滞后的顺序,急不得也缓不得,要尽量刚好,重不得轻不得,要恰好到位;张紧谈得是人员提拔任用,内政外务,千奇百怪,只有用对了人才能处理得好,人选择对了,另要注意时间,让对的人在对的时间施展其才华,直接关乎到国祚的稳定持续;上下之论,与前四个字,各有关联,却也同有分别,所谓上行之,则下效毕,下效毕,则事已成,事成可论功过、损益,然于事无补!简单的,国家的事,都是从上位者开始的,做事的是他们的从者,承受事情代价的却是与二者无关的广大民众,所以又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
到这里,苏青河率先明白过来,他大笑着:“我听懂了,内外对应的是帝君,张紧对应的官员,上下对应的则是普通民众,唯有帝君清明守正,官员才能各行其事,民众自然可以安居乐业,若是帝君昏庸持权,官员必然苛刻胡行,民众自然苦不堪言,我的可对?”
孙宇和笑着向他竖了个大拇指。
魔帝陆压摇了摇头道:“我还是觉得你没真话,就凭这个就能治政持国?我怎么不信呢!”
孙宇和看了看他,按了按眉心,微笑着:“我换一个更简单的法,君、臣、民共同存在于一个国家之中,君、民都不愿国家危亡,前者必然送命,后者重复劳苦,所以应该一心一意,共护国本,臣居其两者之间,本应与君共勉与民同心,只是由于各种难以言明的原因,反而容易成为国祸的源头,要记住的是,国灭必然是以先君的死亡为终点,国立却又不能没有民众,所以,君常衰亡,而臣、民长存,依此为了国祚绵延以及避免君王的死亡,高效且独立的治政体系,尤为重要,根据六字法中的最后两个字,可以推导出,即使是皇族尽灭,国号更迭,民依旧是那个民,同祖同源,那么只要让国家的存在与民众绑定即可,而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谈到中间两个字,官员的提拔任用恰当,可以保证国家与民众同为一个利益群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不破,为此内外两字才有了它的价值,治政之事,是千古文章,是永恒的大事,不能靠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就好比,如今的蓝星,我的力量最大,实力最高,血统也足够高贵,给我时间,我也能生养众多,难道你们都要奉我为尊,称我为帝君吗?若如此,有朝一日,我败亡于外界,尔等不为豕犬任人宰割,还能做什么?”
孙宇和的一番肺腑之言,令四帝及其臣工皆目瞪口呆,他们历来都坚持一家一城的治政之道,忽拥有一国,仍以为依旧便是,从未想过,华国竟然在这一方面都比他们优秀,难怪人家是数一数二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