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去捧场
苏末是真把顾杏年的生辰给忘了。
谁让顾杏年的生辰却是独一个在二月底的,再者她的生辰一个月后便是顾敬亭宁南清和顾大郎的祭日,原主因此厌恨的顾杏年要死,从未给她过过生辰,这也使得苏末没多少印象。
而反倒是顾平安和顾锦年的生辰挨着近,且那时候苏末刚到这个世界也不久,本就想着同孩子们跟亲近些,便记在了心上。
不过说实话,顾杏年生辰这件事,就算她不记得,也早就有些苗头了。
就像是这两日顾平安和顾锦年偷偷在捣鼓东西,都不让她看,又或者昨日苏末说要出门,小姑娘捂着嘴巴偷笑,还乖乖的表示她不跟来捣乱。
就连顾钦寒,也不知是不是从顾平安那里得了风声,跟自己提出借钱,然后让她帮忙买些甜腻点的糕点。
苏末揉了揉眉心,只觉得自己忙于外面的事情,反倒是对自家人糊涂了起来,一家子这么明显的表现,她都没有多想。
玉竹也是没有想到苏末并不记得顾杏年的生辰,她尴尬的别过头,故作被一旁的风景迷了眼。
牛车很快到了县城。
街道上人来人往的,苏末都不用去回忆周善馐说过的地址,只在街上站了会,便听到不少人在说起县里新开的吃食铺子如何如何。
更是有三五结伴而行的朝着周善馐新开的铺子那边去,说是新铺开业头三天,提前排队取号,前十桌免单,十一桌到四十桌半价呢。
这噱头确实够吸引人,苏末干脆随波逐流,跟在那些结伴而行的人后面走着。
有他们开路,倒是不显得那么拥挤了,苏末很快便到了周善馐的铺子门口。
铺面比李氏那家铺子还要大一些,装修也相对豪华,伙计们穿着相同样式的衣裳,脸上挂着得体的笑,招待起客人来那叫一个得心顺手,明显是用心培训过的。
不过也是,周善馐选的地方同李氏那边不同,他这边是东街,住的大都是有钱有势之人,铺面小了,装修简陋,服务差劲,在这边可上不得台面。
苏末的目光从里面收回,随后微微抬眸,看向上方,牌匾跟李氏开的那家是一样的,陈氏麻辣烫,通俗易懂。
唯一不同的是右下角处有行小字:沿海县一号分店。
周小六也在门口站着,他身上的衣裳同其他伙计不太一样,袖口和胸口处绣了祥云,一看就要显得更精致些。
他作为周善馐的侄子,眼见又要成家了,周善馐自然不会再让他做店里的伙计,而是给他安排一个管事的职位,管着店里所有的伙计。
只是这会铺子忙,招待客人用不着他,他便来了前头,给排队的人递送小竹简。
竹简上刻了序号,等里面空出位置来,就会有伙计过来跟他打一声招呼,然后他便对着册子叫号,客人凭竹简进去用餐,且凭竹简还可以免费得米酒或花茶一壶。
排队的人挺多,苏末慢慢走到边上,看着周小六忙活,而周小六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发现。
还是周善馐想着出来看看情况,一眼就发现了苏末。
顾夫人来了?
周善馐赶忙迎过去,然后拍了下侄子,你怎么也不知道请顾夫人进去?
周小六把竹简递给排队的客人,然后茫然的抬头,看见苏末后,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苏末则是笑着道:周掌柜可别怪小六,是我见他忙,便悄悄地走到这边上来了,寻思等他闲下来在出声呢。
顾夫人您这也是太见外了。
周善馐听苏末都这么说了,自然也不会在去怪侄子不懂事,他抬手,做个请的手势,邀请苏末进去。
咱们也算是忘年交了,再说我能继续开铺子,还得多亏您说的亲事,下次您来,直接跟店里伙计说一声,我都跟他们打过招呼的。
苏末笑笑没有说话。
跟着周善馐进去,路过的伙计见周善馐带人进来,不免有些好奇,但也就是微微顿足喊一声掌柜的时候瞄一眼,随后便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伙计懂事,周善馐挺高兴,边走边跟苏末描绘铺子的详细情况,然后领着她上了楼。
这二楼我特地弄了几个包厢,虽说如今对女子约束不高,但有的贵家女眷还是比较保守,出门都是带着帷幔。
我这铺子开在东街,自然免不得会接待她们,若是没个包厢可不行。
别看沿海县就是个县城,这里面的水深着呢,首先就地理位置,沿海县隶属峣州府,而峣州紧挨着燕州,燕州的省城便是京城。
再者沿海县拥有附近最大的码头,来往船只有京城的也有湖州的,有时甚至还会有海外之人的船只停留,直接在此处的码头同湖州或者京城来的商人交易。
一般的普通商人,也就是没靠山的,那都不敢来东街开铺子,生怕不小心得罪了人,最后落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周善馐一开始也不敢开东街,甚至他连铺子都租不到,还是昌湖商行的林管事表示西街已经有一家,在开难免出现生意一边到的情况,倒不如直接去东街开一家,至于其他的事,林管事直接出面给帮忙办了。
周善馐最开始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整个人战战兢兢的,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但好在李氏和陈鹤云直言他不用担心,他们和林管事之间有交易,至于什么交易,李氏他们自然没有细说。
周善馐推开最里面的包厢的门,这是他特地留给苏末的,这个包厢位置最好,推开窗便可将整个东街一览无余。
他笑着领人进去,并帮忙把椅子拉开,然后把窗户打开。
周善馐的铺子不同于李氏那边,并非客人自己去摆放食材的地方挑选然后结账,而是有菜单,客人看着菜单选,伙计则是拿着菜单在旁边记数。
周善馐没叫伙计上来,自个把菜单递过去,笑眯眯的让苏末看着点,我听小六的岳家姐姐说了,她们铺子能开,全靠你出的主意,就连那方子都是你出的。
这事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
苏末笑着接过菜单,一边看一边自嘲。
那时候我正想着送孩子去读书,可又不放心带去县里,想着请夫子上门,又怕村里人说闲话。
这思来想去吧,倒不如在村子里办个村塾,一来给自家积福,二来也免能看着孩子。
但办村塾太出风头,我就是个寡妇,出风头可不行,所以就给嫂子他们出了个开铺子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