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花灯
苏末听言,低头看向顾锦年。
试试?
可以吗?
顾锦年难得面色一喜,略显激动。
苏末见他这番模样,当即点头,并让开位置,好让他能瞧清些。
顾锦年早就看中那个鱼戏莲花的花灯,他抬起头,仔细看着花灯下挂着的灯谜。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留得水光耀古月,碧波深处可泛舟。
元宵佳节,人潮拥挤,周围的人瞧见念出灯谜的不过一个稚子,不免有些诧异,纷纷投去打量的目光。
而顾锦年却是丝毫不受影响,思虑片刻,便眼前一亮,当即开口道:我猜到了,灯谜是湖水的湖字。
灯谜并不难,只是猜出的人却是一个孩童,不免让周围的人发出称赞的惊呼。
摊主也乐呵呵的,将花灯取下来,递给顾锦年,小公子才智过人,这花灯是您的了。
多谢。
顾锦年极力克制笑意,嘴角却还是止不住的上扬,他抿着唇,接过花灯后,直接递给苏末。
娘,送你的。
苏末有些意外,在听见周围夸赞顾锦年孝顺的声音后,笑着接过花灯。
那娘就收下了,多谢锦年。
顾锦年紧抿着唇,难得腼腆一笑,耳垂发红发烫的厉害。
顾平安也想送苏末花灯,可他一来银钱不够,二来学识不够,他默默低头,遮住眼底的失落,下一刻再抬头,又宛若平常那般没心没肺。
顾杏年却是看中那盏花灯,眼睛眨呀眨的,透着想要二字。
苏末自然不会把顾锦年的一番心意送人,思来想去,干脆给三个孩子都买上一盏花灯,然后领着他们去码头放花灯。
每年的上元佳节,码头周边都会架起无数花灯,河面更是布满画舫。
而在最中间,且最大的一艘画舫撑起的桅杆上,挂满无数的花灯,用引线连着,只要点燃顶上那盏最出众的花灯,不出多时,所有花灯都会引燃。
苏末领着三个孩子顺着走梯下到河边,周边有不少女子正在放花灯。
她挑出人少的地方,蹲下身子,先是帮着顾杏年将花灯缓缓放入河中,随后又将顾锦年送她的鱼戏莲花的花灯也放进去。
夜风拂过,水面泛起波澜,苏末望着随水流渐渐飘远的花灯,双手合十,暗暗许下心愿。
希望今朝事事顺利,孩子平安健康。希望自己能早日完成任务,与母亲重聚。
许过愿,远处传来热闹的声响,苏末抬眸看去,原来是画舫的花灯即将点燃。
点燃花灯的差事并非有专属,而是县令主持,四面八方而来的各路好汉各凭本事,凡最先封顶点燃花灯者,可得白银百两及琉璃灯一盏。
早已等候多时的男子纷纷站在画舫上。
如今沿海县由县丞代管县衙,这会自然也是由县丞主持。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个男子动身徒手攀着桅杆而上。
中途还会单手抱杆,同旁边男子大打出手,引得周边看客惊呼叫好。
苏末见离得近的地方人群汹涌,便没领着三个孩子过去,而是站的远远的眺望着。
这站的远,自然也瞧得不太清晰,只依稀瞧见有黑影从上方掉落至河中。
而早就做小船在河上的衙役们则会将竹竿伸过去,把人救上来后,给披上厚衣,送上河岸,去被县衙征用的铺子里烤火。
也不知掉下多少人,终于有人攀上顶端,取出火折子点燃花灯,然后一跃而下。
同时桅杆上的花灯从上至下点燃,绚烂璀璨,美轮美奂。
顾杏年被花灯迷了眼,抱着苏末的脖子,真好看。
苏末笑着蹭了蹭她脸,杏年喜欢?那以后每年的上元佳节我们都来看。
娘真好~
顾杏年咧嘴一笑,灯火映在眸中,熠熠生辉。
顾平安却是目露向往,喃喃自语道:等我长大了,也要去点花灯
随后他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一眼苏末,见她抱着顾杏年,望着远处的画舫后,抿唇一笑。
他也要送娘亲花灯,送最最最好的花灯。
在一旁的顾锦年将顾平安的小动作收入眸中,微微抿唇。
再过两刻钟,还会燃放烟花,苏末怕人会更多,便领着孩子回了客栈,将窗户打开,也能瞧见。
随着一声巨响,璀璨的烟花在空中炸开,紧接着便是无数的烟花盛放在沿海县的夜空中。
苏末一家四口坐在窗前,静静欣赏着不可多见的美景,而在桌上,放着四碗客栈赠送的元宵。
上元节过后,谢温辞坐着马车从上阳村赶回落山村,同时还带来一个老妇。
倒三角眼,脸色耷拉着,穿着深红色的锦衣,头戴抹额,杵着红木拐杖,一看就不好惹。
谢温辞搀扶着谢母从马车上下来,娘,您慢点。
谢母佝偻着腰,嫌弃的眸光扫过村塾,口吻带着恨铁不成钢之意。
你说你要继续科考,结果却是来了这种地方。
早知如此,还不如把妮儿娶进门,早日生个大胖小子给我和你爹抱。
谢温辞垂眸,笑着劝解道:娘,恩师待我恩重于山,他的人情债,我来帮着偿还也是理所应当的。
再者儿子每月还有月银,正好等年底进京赶考的盘缠就不用在辛苦爹娘操心了。
谢母冷哼一声,就怕你是被什么小贱人迷了眼。
谢温辞微怔,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娘这是什么话?儿子心里只有科考的。
谢母看都没看他一眼,杵着拐杖往村塾里走去。
最好如此,娘不管你往后有什么泼天的本事,但这儿媳妇娘只认妮儿一人。
你若是不娶她,往后娘就上县衙,告你不孝。
谢温辞抿唇,看着谢母的背影,神色莫名。
谢家家境贫寒,他自幼便帮着家里干活,后来家境好些,爹娘紧咬牙送他去村塾读书。
他天赋不错,十四中童生,十六中秀才,十九岁中举,爹娘都因此高兴不已,按理来说,二老该是劝他专心科考,往后娶一房对仕途有利的美娇娘才是。
可自打他懂事开始,娘就告诉他,他要娶妮儿为妻。
妮儿是上阳村的孤女,却不知为何,深受爹娘的喜爱,平日更是待如亲闺女。
他一心科考,但自会试落榜后,娘便催促他赶紧娶妮儿进门。
后多亏恩师登门造访,爹娘才同意他继续科考,可再此期间,却依旧不忘让他娶妮儿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