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高产水稻
当他们来到晒谷场的时候,云飞明和周书已经带着人和工具等在那里了。
周书现在做了靠山村的村长,负责村里面的一应事务。
而云飞明还是两头跑,他专门负责那些民工和招工事宜。
皇后娘娘和徐芳琳并没有跟着一起,而是跟着云淼淼他们去了右边的山上摘水果了。
她们听了那边有几种是她们没有见过的水果,所以很好奇的就带着人过去了。
“各位大人,郡王你们来了!”皇上的身份他们几个都是知道的。
“嗯,这些稻谷晒得干的差不多了吧?”凌云澜看着晒谷场上一堆一堆的金黄色的稻谷问道,还伸手抓了一把,看了看,颗颗都很饱满。
“是的,这几气好晒个两三就差不多了,回头再晒一下就可以进仓了!”云飞明道。
“那开始上秤吧!”凌云澜指挥他们开始称稻谷。
这时温奕锦和周书都拿了纸笔在一旁的桌子上坐下准备记录。
温奕锦是替皇上做记录的,而周书也是凌云澜要求的。
这时也有人聚集过来了,晒谷场一时热闹了起来,看着那早已准备好的大秤和秤砣,大家的心情就很激动,都在等着看稻谷的重量。
两人抬着那装满稻谷的筐,另一人手持巨大的秤,随着他的手拨弄着挂着秤砣的那根绳子,慢慢的移动,稻谷的重量逐渐显露出来,大家心里都紧张了起来。
“四百一十斤!”随着这道声音的落下,引发了围观的欢呼声。
就连皇上,胡尚书,都不可置信地走上前去查看,连准备做记录的温奕锦听后也顾不得记录了,立马搁下笔快步走向前去查看。
“没错,真的是四百一十斤。这产量怎么这么高?”胡尚书有些不可置信那秤上的印记,又看了看皇上,二人又同时看向凌云澜。
凌云澜则是看向云飞明“大哥,这是哪块地里面的产出?”
“回各位大饶话,这个是养鱼稻田里面的产出。一共收了两亩地,还有一亩的收成在这里。我们都是分开处理的。”云飞明给大家解释道,指向旁边的一堆稻谷。
“那再称下这一堆!”温奕锦到现在都有些不可置信。
他做了好几年的县令,每年秋收的时候,他都会到乡下去查看,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产量的稻谷。
称重的几人又将这边称过的稻谷倒回晒谷场,将温奕锦指的那堆稻谷,装进筐里,再次进行称重。
场面一度又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屏气凝神的等着这一次的结果。
“四百零七斤!”称重的人又道。
“这真是奇迹啊,居然有这么高的产量!”胡尚书摸的自己花白的胡须,仍然有些不可置信的道。
“这还不算,这两块田里面,还各自产了一百零八斤和九十九斤的鱼呢。”云飞明又适时丢出一记重击。
这话一出,那些围观的人一下子就炸开锅了,不但稻谷产量这么高,还产出了这么多的鱼,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人做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晒谷场变得更加热闹。那些听到这边的欢呼声一纷纷丢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一探究竟,发现原来是,在测量稻谷的亩产量,意时又引来了大家的好奇心。
人们面带微笑地相互交谈,询问着各自的种植技巧,这些对话不仅增加了交流,还相互分享种植经验,他们这些人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随着一筐筐的稻谷经过仔细的称重,温奕锦和周书专注地记录着每一次称重的细节,他们的手快而准确,丝没有错错漏。
最后的结果震惊了众人。
稻田养鱼:亩产水稻分别是四百一十斤稻谷和九十九斤鱼;四百零七斤稻谷并一百零八斤鱼。
稻田养蟹:亩产水稻分别是二百九十斤稻谷和一百二十斤河蟹;三百一十斤稻谷并一百零五斤河蟹。
光稻田:亩产水稻分别是,三百八十五斤和三百七十六斤。
“恭喜澜哥儿,你这稻田可是大丰收了!”皇上喜出望外的看着凌云澜。
“父皇,同喜,同喜,我这里丰收不就代表着明年大家都丰收吗?”凌云澜眉飞色舞地道,他心里自是开心的无比的。
“郡王啊,你这产量,老夫是闻所未闻呐 ,见所未见,佩服,佩服!”胡尚书也是,喜上眉梢的道。
“哎,澜哥儿,你这产量可惊人很啊,要是家家户户都如这般,就没有人再会饿肚子了!”温奕锦欣喜若狂的道。
“那温伯父就好好的推广出去吧!你反正今也不走,回头可以跟我大哥和周叔,多了解了解,他们是看着梯田的变化,可是从头忙到尾的,要是实在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过来问我就可以了!”
凌云澜看着眼前温奕锦那张兴奋的脸,知道他是在为那些老百姓高兴,他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时刻关注民生的问题。
“好,好,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争取将这个推广到全国各地去!
温奕锦,这几呆在这里好好琢磨琢磨啊,回头昭告下鼓励百姓们去开垦山地做梯田,还有那个稻田养殖也要推广,这样一来还怕大家挨饿受冻吗!哈哈!”
皇上对于这个产量也是相当的震惊的,同时心中又被喜悦之情给填满了。
“哎,父皇,等一下,如果推广稻田养殖怕是会打乱鱼虾蟹的价格,到时候这些东西多了,就没人要了。
而且稻田养殖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清楚,鱼苗蟹苗数量要少,这样才能有利于秧苗和鱼,蟹苗的成长。
还有每家每户要控制稻田养殖的数量,才不会更快的打乱水产品市场。”
凌云澜突然想到了这一点,就跟皇上明。
“嗯,也对,这个到时候一定要控制量!这一点也要放在计划当中!等你这边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后,要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到时还需要你的解呢!”皇上又道。
“但凭父皇吩咐,儿臣保证随传随到!”凌云澜一脸严肃的回答皇上,不过他那微微弯起的眼睛,透露了他真正的心里。
“还有,父皇儿臣答应,赠送三万两大米西交大营的将士们,回头等着新稻谷上来了,就立马给送过去,也让他们尝尝这新米是个什么味?
另外,儿臣再赠送十万斤大米给边关的那些将士,让他们在那些苦寒之地,也能吃碗干饭,喝上一口热粥!”
凌云澜的动容,字字发自肺腑,最苦的莫过于边关的将士,常年苦守边关。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为爱发电,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