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历史直播:我用天幕改变历史

第33章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

  宝年间。

  彻底清醒聊李隆基苦笑。

  谁又能想到一时的放纵,能给大唐引来那么大的祸患呢。

  虞美人:这哪是不知道,这分明是心存侥幸。

  就觉得自己会是那个历史的宠儿,是最特殊的那位,谁会翻车他都不会翻车。

  觉得自己聪明绝顶,不是前朝那些蠢材,能把控住局面。

  虞美人只想,想啥美事呢。

  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软弱,就看那些英明帝王,就真的永远精明,没有翻车的时候?

  怕不是吧。

  秦始皇,一个前没有古人,后没有来者,地间只此一位的帝王,不也是被方士们欺骗,看错了赵高李斯,做梦都没想到这两位还敢绞诏的。

  汉武帝也是,也是千古一帝,晚年不也闹出了一个巫蛊之祸吗。

  不这些离得远的。

  就稍微近一点的,女皇武则。

  封建王朝只此一位的女帝,晚年不也办了些糊涂事吗。

  有的时候真的忍不住感慨,有的时候,封建帝王命太长可真不是什么好事。

  就看看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赵构,清朝康熙乾隆晚年。

  真就一个越老越糊涂。

  ……

  [如果,安史之乱前,李隆基的糊涂大多还跟百姓无关,只是为大唐的破裂埋下隐患。

  那么,安史之乱时,李隆基的糊涂,那可真是要了大命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命入京觐见的安西节度使封长清到洛阳募兵,对抗15万叛军。

  又令儿子李宛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帅征募河东、朔方军队迎战安禄山。

  封长清是善战,但率领新募士兵都是市井之徒,没经过训练的那种,所以无法抵抗叛军前锋军队,接连失利。

  后来封常清,高仙芝相遇,商量后决定利用潼关之险消弱叛军,就下令烧毁多余粮草,退守潼关。

  这波操作,只能理智又合理。

  当时潼关守军,20万,只要后方稳住,潼关守住,长安问题就不大。]

  贞观时期。

  李世民红着眼,听得格外认真。

  心里却仔细盘算,觉得这把能冲。

  可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重。

  这把要是能稳住,那什么安史之乱哪会用时八年之久。

  秦朝。

  嬴政批着奏折,抽空听着幕。

  也冷笑。

  反正自从听他大秦二世而亡了。

  听见就在想着,他家那个败家子胡亥,对比这个唐玄宗又怎样。

  大概是好不到哪去吧。

  就不知道幕什么时候能讲到那个败家子。

  明朝。

  朱元璋拉着他家太子,嘀嘀咕咕点评那个李隆基。

  着李隆基后面的骚操作。

  其实心里也在打鼓。

  因为他想起了幕介绍他大明的时候,可是了他大明可是出了个比肩徽钦二帝的货色。

  心慌。

  永乐年间,朱棣表示自己也很慌。

  同朱元璋一样,也想起了他大明也有败家子,还是自己的后代,忒吓人了。

  也不知道是他以后几代。

  能不能把他扼杀在摇篮里。

  ……

  幕下,各朝皇帝忧心忡忡,幕上,虞美人持续开嘲讽。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操作是正确,可耐不住李隆基在后面拖后腿。

  他听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守潼关不出之后,觉得这不行啊,这不是显得我大唐太窝囊了嘛。

  然后赶紧下旨,让高仙芝和封常清出潼关,正面迎敌安禄山。

  这咋想的,真的,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这是什么,这是外行指导内行啊。

  不懂军事就学秦皇汉武好嘛,直接放权不行,非得学杨广在战场上瞎指挥。

  咋想的。

  关键是,你这操作还不止干了一次,后面又干了一次。]

  虞美人到这里,喝了口水缓解了一下情绪。

  [高仙芝、封常清战死之后,李隆基发现身边无人可用了。

  那怎么办呢?李隆基想了又想,决定启用老将哥舒翰前往潼关对战安禄山。

  要知道,当时的哥舒翰不仅年纪大了,还抱病在身,几乎半身不遂。

  但大唐需要他,他就去了,同样坚守潼关不出。

  这已经足以明问题了吧。

  毕竟现在可不只有高仙芝和封常清做出这样的决策。

  李隆基也该反思了吧。

  但李隆基不反思,不觉得自己有错,反手让哥舒翰兵出潼关,最后又大败。

  二十万大军啊,逃回来的只剩3000。

  李隆基这是什么?

  大唐战神,微操大师。]

  最后一句像是夸,可这怎么听都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

  虞美人没的是,哥舒翰最后并不是你战死,而是被抓,最后选择了投降。

  [在这件事中,除了李隆基之外,还请大家记住两个人。

  一个是高仙芝军中的监军,宦官边令城。

  就是他,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城回京向李隆基汇报。

  “封常清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

  之后,李隆基让高仙芝和封常清二人出潼关迎敌,二人战死。

  还有一个是杨国忠,是的,就是那个靠妹上位的那个废物。

  他又做了什么呢。

  也就在哥舒翰死守潼关的时候在李隆基耳边煽风点火,当搅屎棍。

  最后,李隆基下令哥舒翰兵出潼关。

  要知道,但凡李隆基不那么下令,大唐就赢了。

  因为那个时候,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还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

  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今河南邓州),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

  但李隆基一下令,这么好的局势直接报废。

  哥舒翰战败,潼关也失守,叛军直逼长安。]

  开元时期。

  李隆基手心冒汗,快被老年时候的自己气死了。

  这真的是自己吗。

  干的这些事,跟历史上的那些昏聩君王有什么区别,

  越是想,李隆基越是恍惚。

  气血上涌,更是直接晕了过去。

  皇宫也因为李隆基的这一晕闹成一团。

  “太医,快宣太医,陛下晕过去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